看看这人模狗样儿的渣男
大家好,我是大仙儿。

关注戛纳电影节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昨天戛纳电影节宣布了官方单元的第二批名单,昆汀·塔伦蒂诺与阿布戴·柯西胥的新作入选主竞赛单元。
这样本届主竞赛一下子就凑齐了五位金棕榈得主,马力克、达内兄弟、肯·洛奇、塔伦蒂诺、柯西胥,其中达内兄弟与肯·洛奇还是双金棕。



如果今年这五位里任何一位拿到金棕榈的话,就会产生第一位三金棕榈或第八位双金棕榈获得者。
说到双金棕榈俱乐部的成员,你们都知道么?
有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今村昌平、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比利·奥古斯特、达内兄弟、迈克尔·哈内克以及肯·洛奇。
今天要介绍的电影,其导演就来自双金棕榈俱乐部——比利·奥古斯特。
《幸运儿彼尔》



说到比利·奥古斯特,他这几年都成了中国影迷的熟脸了。
那部不知道为什么要拍出来的《烽火芳菲》就是比利老先生的作品,这片子的经历还是蛮奇特。
本来是2016年北影节的开幕片,中途突然消失不见,一转眼,又入围了2017年上影节的主竞赛单元。
今年,当听说他的新片入围北影节主竞赛的时候,大仙儿心头一紧,难不成又是一部廉颇老矣的烂片吧?
当真正看完本片之后,大仙儿觉得《幸运儿彼尔》能拿天坛奖,还真不是因为“幸运”。



要说拿本片跟比利·奥古斯特的其他作品比较的话,大仙儿觉得应该是低配版《征服者佩尔》+《善意的谎言》。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本片剧情的话,大仙儿想了想,应该叫渣男彼尔的南柯一梦。
如果再加上一段注解的话,“论原生家庭的影响,是如何毁了他的一生”。
豆瓣的讨论区,有这么一个帖子,“到底是什么毁了他?童年的不幸、贫穷or自尊?
看完这篇文章,你就会明白。
来自于原生家庭的影响,贯穿了彼尔的一辈子。终其一生,他都想摆脱父亲、宗教对于他的影响。
彼尔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严苛冷酷的父亲让他从没感受过童年的快乐,他和他父亲一直以来关系就不好。



没有获得过父亲的肯定,造成他的自卑;父亲对于他的管教,让他绝不容忍任何人的干预。
他的身体里一直住着两个自己,一个他极度自卑,一个他视尊严如生命。
一个这样的矛盾混合体,注定会把他引向失败。
真是由于早年的经历,在他以后的人生经历中注入了两个字“反抗”。
当他得知自己被高级技术学院录取的时候,他迫不及待地跟父亲决裂。



这是他第一次对于父权的反抗,他个人意志的第一次“胜利”,尝试着摆脱父亲施于他身上的阴影。
他与父亲直接的裂痕,一直到他父亲去世都没有弥补。
这只是第一重反抗,他的第二重反抗来得更为彻底,他拒绝自己的基督教出身,他选择与一位犹太教的女人通婚,一次来完成对于自己牧师父亲的最大复仇。
本片是改编自诺奖得主亨里克·蓬托皮丹的同名小说,小说的时代背景是在19世纪末的丹麦。



反犹在那个时代可不是说说而已,就连小说的原作者蓬托皮丹都是一个反犹主义者。
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版本的该小说,其实都是删减版,因为书中对于犹太人非常不友好。
电影版本的《幸运儿彼尔》已经尽可能地回避那个时代在欧洲的反犹主义。
但还是可以从人物造型上看出对比。
男主人公彼尔,虽然很渣,但是颜值不低,打扮起来还是帅的,要不然也不会迷倒萨洛蒙家的大小姐&二小姐。



再看看他的情敌,萨洛蒙家大小姐雅格贝的前未婚夫。
体态臃肿、颜值低下,还很有钱,这绝对符合以前欧洲人对于犹太人的刻板印象。



一个来自基督教家庭的穷小子倒插门“嫁”入了一个非常富有的犹太上流阶层。
就算大仙儿没看过原小说,都能体会到原作者对于犹太人的恶意。
一个为了自己前程走投无门的乡下白人小子,不惜引诱一位信奉犹太教的富家千金,最后差一点登上人生巅峰的故事。
好了,这里就不讨论原作者的恶意了。
回到彼尔身上。



这小子可不是什么善茬,他基本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渣男。
为了成功,不择手段。
这点可以从他是如何对待身边的四个女人上看出来。
第一个女人,是镇上高级餐厅里的女招待。



当时,彼尔身无分文,去这家餐馆刷碗,他俩就这么认识了。
为了糊口,他只能暂时跟她凑合过着,吃着从餐厅顺回家的残羹冷炙。
当他结识到萨洛蒙家族成员的时候,他迅速跟这位女招待划清了界限。



第二个女人,萨洛蒙家的二小姐。
在萨洛蒙家族额餐桌上,彼尔对于自己的计划侃侃而谈,不费吹灰之力,就迷倒了二小姐。



而作为镇上最漂亮的女孩,她不缺追求者,但她还是喜欢上了彼尔。
那会儿,彼尔也是喜欢她的。
好像彼尔也并没有利用她啊,请往下看。
这就涉及到了第三个女人,萨洛蒙家的大小姐雅格贝。



当彼尔得知雅格贝是萨洛蒙家的财产继承人的时候,他马上替换了目标。
开始对雅格贝猛烈追求。
当然,雅格贝就要理智得多,一开始她对于彼尔是拒绝的。
甚至,当面拒绝了彼尔。



但是,彼尔的表现都可以写一本如何教人倒插门的教程了。
第1步,显示高价值,在餐桌上讲了自己的项目,并且博得了萨洛蒙家族的赞许,展示了自己虽然出身一般,但,是潜力股啊。
第2步,主动示弱,暗示自己行为的粗鄙,都是家庭原因,博取女主的同情。



第3步,通过引起二小姐的嫉妒,获得女主的进一步注意。
并且,在与女主前未婚夫的正面比较中获得上风,告诉女主,自己才是她所爱。



第4步,在女主犹豫不决的时候,一锤定音突破女主的心理防线,帮女主做出选择。
“你想成为我的人”,这招他使了不止一次。
看着催眠洗脑的能力,他自己弄一个邪教都绰绰有余。



第四个人,妻子英格。
其实彼尔最对不起的人,是英格,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他是在知道自己的项目最终失败以后,深知自己与雅格贝的社会阶层已经没有缩短的可能。
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父母的死,让他明白,即便是他想反抗,最终他的个人意志还是输了。



不过,他在片中唯一做对的一点,就是跟雅格贝解除了婚约。
他爱国雅格贝呗,相信他在某些瞬间是爱过的,只不过他更爱的是自己。
在影片的前半程,他是幸运的,幸运的好像童话故事一般。
获得一个大家族的认可,这个家族还把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了他,他从童年就魂牵梦萦魂牵梦萦的理想马上就可以实现。
他用一种十分利己功利的手段,一步步走向了成功。
但他最终还是失败了,败给了自己的自尊/自卑。



因为自己童年受尽了父亲的专制,再加上他出身贫寒,他只能用极度的自尊来掩饰自卑。
他一度认为只要自己的项目成功了,他就可以飞黄腾达,跟雅格贝平起平坐。
但是他忍受不了自己的尊严受到侵犯,就像他拒绝向那个建筑部的工程师道歉一样。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童年经历对他的影响。
有一场戏,他父亲去世后,母亲搬出来牧师宿舍去跟他的哥哥一块住。
他跟母亲见面,母亲还是指责他当时的离家出走,当初没有服从父亲的意志。



如果当初,他的父亲可以接受他的选择,可能彼尔就不会用一种流放自己的方式独孤终老。
想起了最近正在上映的《何以为家》,片中的小男孩状告自己的父母。
如果家不是家的时候,哪里才能给家的感觉。
现在“原生家庭”成为了解释各种社会先生的钥匙,父母为人处世的方式,会影响子女待人接物的方式。
子女对于原生家庭的不满所造成的心理问题,可能会移植到子女们所组建的家庭中。
为什么《幸运儿彼尔》中彼尔,最后会选择流放自己,因为他在与不听话的儿子的接触当中,发现自己慢慢成为当初那个所憎恨的父亲的模样。
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可能会随着时间渐渐被遗忘,但其实它早已藏在潜意识中,时不时出来作怪。
-FIN -
公众号:小鲜电影(xiaoxianmovie)

幸运儿彼尔Lykke-Per(2018)

又名:新征服者佩尔 / 幸运的人 / 幸运的佩尔 / A Fortunate Man

上映日期:2018-08-30(丹麦)片长:162分钟

主演:埃斯本·司米德·詹森 卡塔林·格雷-罗森塔尔 本杰明·基特  

导演:比利·奥古斯特 编剧:安德斯·弗里斯夫·奥古斯特 Anders Frithiof August/比利·奥古斯特 Bille August/Henrik Pontoppid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