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完了近期很火的电影 Menu,虽然之前有被小小剧透,但我还是觉得很惊喜,非常喜欢。

看这部电影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揣摩主厨的心路历程、人物的互动关系,以及选择每位顾客的原因和动机。电影提供了富含隐喻的文本,以及对现实问题的映射。剧情背后所隐含的意义,在电影中都有线索和表现,让我看完电影之后还能不断细品、猜测和印证。

我说它是一部好电影,因为我和家属看完之后足足讨论了 3 个小时,从美食文化、社会阶层、初心和执念,再到粉丝经济、时装行业、对人的尊重,最后居然聊到了哲学问题,简直大呼过瘾。

有很多想表达的就放在评论里了,严重涉及剧透,没看过电影的慎点。

电影剧照

关于主厨的心路历程

电影剧情中,主厨要干什么已经不是个秘密了,但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才是最值得细品的。对主厨心路最重要的细节,是他卧室里的一张照片:年轻时在汉堡店打工的他,笑得最开心。

很多年前,主厨 Julian Slowik 在一家叫做 Hamburger Howie’s 的餐厅打工,从此爱上了厨师这个职业。汉堡虽然不贵,但顾客大多是穷人,连 10 美元都付不起,所以那时的顾客吃上汉堡,是真心满足和幸福的。主厨作为服务提供者,也能从顾客的幸福中获得满足感。

顺便说一句,这个餐厅对主厨的影响很深,一方面体现在后来他用 Howie 来命名自己的米其林餐厅,另一方面汉堡店的管理文化就是“Kiss The Cook”,对主厨顶礼膜拜的文化一直延续到主厨自己的餐厅,甚至上升到军事化管理和洗脑。

后来,主厨不断精进厨艺,开了自己的餐厅,对美食的极致追求换来了评论家的欣赏和吹捧,他的餐厅越来越有名、越来越高档,直到最终只有富人阶层才能光顾。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主厨却逐渐失去了作为一名厨师的初心。美食评论家、脑残粉、富有的常客等等各种人,都在不断摧毁他做厨师的乐趣和动力,最终异化为极致追求美食艺术的变态狂魔。

这个异化的过程,在后面的分析中会逐步展开,但主厨最初做厨师的乐趣和初心,以及后来不断丧失和异化的过程,是电影埋在剧情里最重要的线索。

美食评论家有什么错

美食评论家能够欣赏主厨的艺术追求,也是帮助主厨成名的助推器。然而,美食评论家最大的问题,是她的过度挑剔和吹毛求疵。或许只有这样的评论家才能在她这个领域“卷”过其他人吧。

所以,评论家不断解读、包装每一道菜时,她却同样纠结于某个酱汁的表面有些裂开了。你看,主厨煞费苦心力求打造一场完美的盛宴,却依然被评论家挑剔酱汁开裂这种细节,可见想要满足美食评论家并获得认可,是有多难。对评论家来说,享受美食不是她的工作,挑剔才是。

主厨给她的回应是,再给你上一大碗开裂的酱汁,然后不过瘾,那我再上一盆。在最后的晚餐中,主厨终于不再想要迎合评论家的挑剔目光了,而是还之以讽刺和挖苦。

在高端餐饮行业,美食评论家的话语权真的太大了。他们一句话能捧红一家餐厅,也能一句话写死一家餐厅。所以在给评论家的薄饼上,印着很多被评论家批评而倒闭的餐厅。主厨只能不断迎合她,却永远无法让她满足,也就永远无法获得全面和完美的认可。

在主厨丧失初心的异化过程中,美食评论家就是提着木偶的那根线,而美食杂志则是在旁边吹捧和赋权的帮凶。这根线拽着主厨负重前行,永无止境。

关于女主角的男朋友和“脑残粉”现象

女主角的男朋友是个美食爱好者,也是主厨的“脑残粉”。电影里最反讽的一句话,是他说“很多歌手和体育明星的粉丝,那些人是白痴”。

但整部电影里他自己的表现就像他对白痴的批评一样,无论明星做什么,他们都顶礼膜拜、无脑吹捧。主厨应当是提供服务的人,却被美食爱好者当作神一样供奉,反转了服务者和顾客之间的角色关系。

而最要命的是,这位美食爱好者其实并不热爱美食,那只是自欺欺人。他只想要记住那些晦涩的知识,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品味和不同,然后发到社交媒体上去炫耀。一个真正热爱美食的人,怎么可能自己都不会烹饪呢?

所以女主角男朋友这样的“脑残粉”,对主厨良苦用心的吹捧和逢迎,也在消解掉主厨作为一名厨师的乐趣。毕竟,厨师作为服务提供者,最本质的快乐来自于顾客对美食的理解和认可,从而获得满足。你一个富二代脑残粉,根本不理解美食,却还要不懂装懂、偷拍发帖,拿我的作品去炫富装逼,简直是对艺术作品的侮辱。

为什么选择常客、明星和另外三个顾客

两位常客大概是所有人中最富有的人,别人能来一两次餐厅就三生有幸了,这两位老年夫妻却来光顾了 11 次。然而,他们说不出这里任何一道菜的名字(即便每次都会拿走菜单作为礼品),他们来这里,只是因为付得起钱,而不是因为享受美食和欣赏主厨。光顾这家餐厅最多次的顾客,却是这样不懂美食、不在乎美食艺术,甚至品德低下的人,真是莫大的讽刺。

电影明星的身份则是和主厨无比相似,是在另一个领域走上巅峰、一炮而红的艺术家——是的,演员的本质,是“表演艺术家”。然而,这位演员大咖的成名之作,却是一个大烂片。主厨说,当他心灰意冷、毫无乐趣的时候,看到另一个行业的顶级服务提供者,放弃艺术追求,一心赚钱,这是对服务行业、对艺术领域的侮辱。而这,难道不会是十年之后的主厨自己吗?这是主厨对电影明星的蔑视、唾弃和恐惧。

另外三位顾客就职于投资这家餐厅的公司,他们和餐厅的天使投资人一样,代表资本的力量。而资本不懂艺术、不享受美食,一心只想赚钱,甚至要求主厨把一些食材换成其他的平替。资本和赚钱,超过对艺术的追求,同样让主厨失去了做厨师的乐趣和初心。

为什么主厨放过了女主角,以及初心和执念

女主角 Margot,是这次顾客中唯一的意外,她不应该出现在这里,不属于这次艺术作品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Margot 和主厨之间有过三次内心的共情,而这些共情最终让主厨对Margot动了恻隐之心,放她一条生路。

第一次是在卫生间里,Margot 透露自己的家境,来自贫穷的地区,母亲住在拖车公园里。主厨所怨恨的是顾客这些傲慢又无知的富人阶层,而不是和自己一样出身贫寒的可怜人。这是第一次阶层的共情。

第二次是在办公室,主厨表示 Margot 和他一样,都是服务提供者,都曾经热爱自己的职业,都遇到了糟糕的顾客,也都已经失去了当初的乐趣。这是第二次身份的共情。此时,主厨依然没打算放过 Margot,只是给她机会去选择位置。

后来,主厨借用拿桶的名义考验Margot,后者当然趁机报警。这让主厨非常愤怒,认为她的背叛说明她不应属于服务者的一方,活该待在和其他顾客一样的位置去接受审判。此时,Margot和主厨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危机,浇灭了观众原本的期待。

第三次共情,是 Margot 对主厨内心痛苦和迷茫的共情。在上最后一道菜之前,Margot 站出来表示不喜欢这套菜单,要求退菜。这并不是无端的指责,而是点出了主厨在整个盛宴中最致命的缺点:没让客人吃饱、没让客人开心。你一个厨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给客人填饱肚子,最本质的快乐来源就是让客人满足。这是任何一个服务者最初的乐趣。

那么现在,请回到当年在汉堡店打工时的你,给我做一个芝士汉堡——不要玩儿那些花活儿,就是最普通但又最美味的汉堡,就是那个当年让贫穷顾客好不容易吃上的便宜汉堡,吃完之后却比这里所有的富人都心满意足、心怀感激。

这是第三次共情,让主厨重新找回了一个做厨师的尊严、乐趣和初心。就因为这一点,主厨决定放 Margot 一条生路,形成了二人关系和剧情的最终反转。

为什么这些顾客最终不再反抗

电影的最后,这些顾客似乎接受了结局,不再反抗。这里的剧情让我有些出戏,未免也太魔幻现实主义了。但事后回想,这不就是一个魔幻现实主义的故事吗?顾客因为自己的罪恶,接受审判,成就了这次“伟大”的美食艺术。

顾客放弃反抗,有三种情况。第一是彻底的绝望,尤其是在逃脱失败和巡警到来之后,最后的希望被掐灭,面对一群要和自己同归于尽的人,再也没有反抗的希望了。第二是愧疚和自责,是自己的行为造就了主厨的迷茫和异化,咎由自取。第三是对极致艺术作品的认同,通过彻底的救赎净化自己的心灵,以至于最后时刻还有顾客对主厨回应 Thank you。

而这最后一道菜,甚至不是给人吃的。在我看来,这是美食作为一种艺术最终脱离它最初的本质,达到荒诞程度的写照,也是艺术追求达到极致最终异化的体现。

最终的结局,更多是情绪的高潮,是逻辑自洽的文本,是故事的终结。我就不再纠结于,倘若真实发生这样的事情人们会如何做出反应了。这不是现实主义的纪录片,这是一个带有寓言意味的故事。


菜单The Menu(2022)

又名:五腥级盛宴(港) / 五星飨魇(台)

上映日期:2022-09-10(多伦多电影节) / 2022-11-18(美国)片长:107分钟

主演:拉尔夫·费因斯 安雅·泰勒-乔伊 尼古拉斯·霍尔特 周洪  

导演:马克·米罗 编剧:Will Tracy/Seth Reiss

菜单的影评

YLLD
YLLD • Some Q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