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把一个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改编成电影,要贴合原著形象,因为原著已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电影杂志《Empire》直言不讳的说到:跟《帕丁顿熊》相比,导演威尔·古勒对《比得兔》电影的处理显然算不上成功,因为电影中的比得兔和原著大相径庭;詹姆斯·柯登过于成熟和世故的配音,也不如换成荷兰弟才更贴切。
但我认为,《比得兔》至少有一处亮点,就是融入了原著的作者碧翠丝·波特的角色。虽然碧雅的人设仍然有很多缺陷,但看得出导演并没有把重点完全放在比得兔身上,也试图借着碧雅来传递对碧翠丝的解读。
碧翠丝从小就热爱自然,尤其喜欢研究真菌。她曾向英国生物分类学的最高研究机构递交过关于真菌繁殖的论文。但当时的社会鲜有女性科学家,贵族出身的父母也要求她像同时代的淑女一样管理家务和参加社交,以便融入上流社会。
碧翠丝没有进入学校接受教育,而是遵从贵族家庭的习俗,跟着家庭教师学习。终日的玩伴,只有她饲养的兔子和青蛙。当她不得不放弃所热爱的科学,就把目光转向了身边的动物们,创造出了广受欢迎的比得兔形象。
和碧翠丝的经历类似,《比得兔2:逃跑计划》中比得也遭遇到了身份认同的错位。他自认为是个无畏艰险,带领家庭成员勇闯菜园的英雄,没想到在其他人眼里他是个只会搞破坏的家伙。即便比得努力保护着汤玛斯的西红柿,也被误认为是在使坏。汤玛斯不得不一遍遍的提醒比得,叫他远离麻烦。
厌倦了总被贴上"麻烦制造者"的标签,比得投靠了一只叫做巴拿巴的老兔子,他生活在格洛斯特街头,自称是比得父亲的老朋友。渐渐地,巴拿巴的计划越来越疯狂,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发生在农夫市场的大灾难。跟《比得兔》电影里一样,比得也是在看到家人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之后才幡然悔悟,最终在汤玛斯和碧雅的帮助之下救回了失散的动物们。
与其说《比得兔2:逃跑计划》是在展现比得的成长,倒不如说是碧翠丝的"逃跑计划"。本来想当科学家的碧翠丝,因为不被世俗认可转而拿起画笔,开始创作比得兔的故事。不愿让商业化的模式毁掉原作里比得兔朴实和真挚的形象,碧翠丝拒绝了迪士尼的购买请求。然而,担心其他厂商无法忠实地还原比得兔的碧翠丝,又开始自己设计周边产品。
碧翠丝的行为,颇像碧雅在《比得兔2:逃跑计划》里的所作所为。出版商建议把故事背景设计的再宏大一些,走出那个小花园,植入快艇,飙车,飞机等观众爱看的元素。但碧雅经过一番纠结之后还是否决了,因为那些场景并非他们的真实生活。可是后来拯救散落在各地的小动物时,她和汤玛斯上演了飙车和高空跳伞等戏码,把狂想变成了现实。
是比得自己导致了他的堕落,活成了一个真正的"麻烦制造者"。他试图通过巴拿巴逃离汤玛斯的不信任是徒劳的。同样的,碧雅也经不住作品大卖的诱惑,在出版商的诱导下接受了比得是个坏小子的人设。碧翠丝通过创作童话故事来逃避世俗的约束,但最后还是要参与作品的商业化。其实约束他们的不是环境,而是自己。就像巴拿巴面对比得责怪的时候说道:
It is not hard to lie to someone who wants to believe.(跟一个愿意相信的人撒谎并不难。)
或许是想通了这点,碧翠丝不再创作儿童故事,而是寄情山水。
她热衷于购买农场,和培育黑脸绵羊。跟湖区另外一位名人华兹华斯一样,治愈他们的心灵的,只有最纯粹的自然风光。
华兹华斯在《咏水仙》里写道:
我独自漫游,像山谷上空 悠悠飘过的一朵云霓,蓦然举目,我望见一丛 金黄的水仙,缤纷茂密;在湖水之滨,树荫之下,正随风摇曳,舞姿潇洒。
连绵密布,似繁星万点 在银河上下闪烁明灭,这一片水仙,沿着湖湾 排成延续无尽的行列;一眼便瞥见万多千株,摇颤着花冠,轻盈飘舞。
湖面的涟漪也迎风起舞,水仙的欢悦却胜似涟漪;有了这样愉快的伴侣,诗人怎能不心旷神怡!我凝望多时,却未曾想到 这美景给了我怎样的珍宝。
从此,每当我倚榻而卧,或情怀抑郁,或心境茫然,水仙呵,便在心目中闪烁——那是我孤寂时分的乐园;我的心灵便欢情洋溢,和水仙一道舞踊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