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剧带了点自我投射,尤其是第一集遥控器。
毫不犹豫记下了一些台词:
“妈妈是为你好,你怎么不听呢”
“花这么多钱供你上私立学校”
“你为什么要让我失望”
“画这些乱七八糟的有什么用”
不是原话,但同等的意思几乎都经历过。
永远记得有人跟我说过,我们家就靠你了,我们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但是扭脸就说你看我们根本没给你什么压力。
高中的时候喜欢看电影,那个时候超级迷约翰尼德普,到了周末只要我能用电脑,就会去刷片。也很喜欢动画片,有一天很开心看完了美食从天而降,兴高采烈描述这个电影多么有意思,换来的回答是:成绩都什么样子了,就知道玩。
当然,很倔的我是要顶回去的,直接撂下一句我不考了(高考)。
“老子供你这么长时间,你说不考就不考?!”
那是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我需要记住这个“培养成本”,我是一个“投资”。
另外很多细节联想起过去,也很有意思。
比如家长总会认为,才多大年纪,就化妆,染发,不学好。以前也有这样的伙伴,每每和我说起这些总是一副“别人家孩子都不学好,还是我家孩子最乖”的神情,甚至连别人家女儿偷偷买高跟鞋都带着批判说一番。结果呢,其实现在是我在羡慕别人的状态。
还有一个观点,我妈也很喜欢。“想要赢,除了学历,还要说话大声,后台要硬”。
对社会地位的强调已经到了我想不通的地步。某某儿子考了军校,现在是个干部出入有人跟着,就来一句早知道你也去考军校。某某女儿在航空公司当了经理,就来一句你要是去航空公司就好了。觉得教育行业好,老师待遇好,就来一句你看叫你当老师你不去。甚至有些狗血剧看多了,我推测大概是《翻译官》,就说觉得做翻译特别有地位,你当时就应该学外语。
至于我想做什么,不知道,不重要,或者直接说,这个世界上哪有你想干的事情。
如果不是因为看到了稿费,大概对我想从事的行业仍然无比鄙视。
很多时候不是为自己悲伤,而是为他们悲伤。我希望他们把我丢下,自己计划去旅游,去学习自己想学的东西,剩下二三十年的时间不要把自己的精力就放在狗血剧和孩子身上。
做到这一点,对中年女性来说好像尤其难。
我不止一次说过,想想你喜欢什么,有一点自己的生活,得到的答案竟然是,我哪里有自己的生活。
或者从年轻时候起,她们一直被灌输要“付出”,不可以有自我,以至于老了竟然发现不知道要怎么活。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三个故事里,孩子的另一端都是妈妈。所有人都告诉女性,母爱是伟大无私的,无休止的付出理所应当。
付出得不到想要的回报就成了控制欲。
没有自我,老公出轨了就发疯,最后买个遥控器控制孩子。被家暴,把孩子看作唯一出路。做了家庭主妇,拼命想把孩子教得“出人头地”,觉得对得起自己也满足了面子。
当母亲的总爱说一句话: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
问题是,我不是一块肉啊。
身体是你们给的,但生命是我们自己的。
对于你们也是,生命是自己的,开心用完它。
最后再说一句这个剧,立意很好,但BUG也是真的多,节奏也不太好,但我们需要它。看见回忆也好,看见不可思议也好,这面镜子有价值。
只是,我们的爸妈根本不会看这种剧吧。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2018)

又名:On Children

主演:柯素云 刘子铨 曾少宗 凌心妤 刘亮佐 刘冠廷 吴慷仁 赵正 

导演:陈慧翎 编剧:蒋友竹/简士耕 Shi-Geng Jian/洪兹盈/夏康真/费工怡/马千代/吴晓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