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生活的碎片,拼凑起来却成为一段历史。

影片人物是不讨喜的,但就像台词中所说的:真实比美更重要。也许正是角色没有被刻意地美化,我们才能真正走近人物,走进这段生活。

我觉得这是一部有味道的影片,导演也巧妙地把味道和生活结合起来。影片中的三个段落标题:奶、羊蝎子和瓜都是食物,这些食物非常生活化,我们想都不用想就能记起它的味道。这些味道和那些记忆相勾连,成为一段柔情史。

奶的味道是“香”。母女俩喝牛奶都很快,甚至可以说都很野蛮。影响最深的就是母亲咬破包装袋,拼命嘬取牛奶的画面。看到女儿喝完奶,袋子里还有剩余,母亲迅速拿起女儿丢掉的袋子,仰头喝起来。我们看到牛奶顺着母亲的脖子往下滴,可母亲还是仰着头,拼命挤压着包装袋。看这段的时候我想起了《我杀死了我妈妈》那段,母亲不顾形象地在孩子面前吃着奶油蛋糕,孩子眼中母亲的吃相令人作呕。所以看到母亲喝奶的这一段时我很关注女儿的动作,我看到女儿迅速抽出一张餐巾纸帮母亲把滴在脖子上的牛奶擦掉,全程看不到一丝嫌恶,这让我非常感动。包括母亲和女儿吵架,女儿躲回自己的房间,不放心的拉开帘子看到母亲像一个情绪失控地婴儿一样拼命嘬取牛奶,看到了这样的母亲,女儿放心地把帘子拉下。从这些细节中我看到的更多的是爱。母女俩的冰箱里放着很多袋装牛奶,她们之所以爱喝牛奶,一方面是因为她们认为牛奶是贫贱生活中性价比最高的营养品,另一方面导演可能是想表现母女两个是巨婴一般的存在,简单固执,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所以才会想到喝奶,仿佛喝奶就可以暂时切断与狼狈的生活的联系,才能做一个婴儿,才能暂时地忘掉那些悲伤。

羊蝎子的味道是“辣”。这种味道很冲但也很直接,吃一口马上就刺激了你的痛觉神经。就像母女俩的感情简单明了,上一秒还在为生活的琐事争吵,下一秒就可以围在一起大快朵颐。这段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女主唯一的好朋友雨杉参观女主租来的房子那一段。在雨杉出场前,我们通过女主男朋友的台词就对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一个总是被抛弃的不幸女人。但是雨杉的出场的色调确是极为明亮的。雨杉穿着靓丽,笑容灿烂,看到女主胡同里的居所眼里全是惊喜。雨杉一再赞叹,反复询问房子的租金,然后女主会压低声音让她小声一点。这段让我看到的不是两个奔三的“老女人”,而是两个稚气未脱的小女孩,在讨论着我们不以为意的东西。羊蝎子在镜头面前极具画面的冲击力,女主在雨杉面前的吃相有所收敛,但也十分的野蛮,而雨杉的吃相更为粗俗。两人一边吃着一边分享自己的近况,推心置腹。她们身上看不出一点大人的世俗,没有客套,没有寒暄,全是真诚。她们都是不成熟的小孩,因为不成熟才被生活“辣”到,也因为不成熟,所以才不怕“辣”。

瓜的味道是“甜”。喜欢敲瓜的不止有母亲,还有一大批像母亲这样的母亲。她们总是把时间花费在类似的挑剔上面,乐此不疲。而相比之下,女主就更像是一个叛逆的小孩,挑人家放下的或者随便蒙一个。母女俩分享瓜的时候很甜,不像前面一起吃羊蝎子,热菜陪着辣酒一起下肚,狼吞虎咽的同时却让人有些心酸。分瓜的时候两个人脸上都是甜蜜,在这个场景中导演安排了一个停电的情节。停电之后是母亲的习以为常和女儿莫名的开心兴奋。女儿甚至提议说以后家里白天晚上都点蜡烛,原因是“上帝看到点燃蜡烛会开心”,而母亲却说蜡烛总会灭掉的,这个时候女儿的回答却是“能开心一会儿是一会儿。”纵然女主离开男朋友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早已过惯了一塌糊涂的生活而男友好的太不真实,即导演向我们说的“女主认为生活就应该是丧着过。”但是“能开心一会儿是一会儿”这句又让我有了不同的感受。这前后其实并不矛盾,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没有安全感、孤独惨败是女主生活的常态,但是女主却没有选择男友给的蜜糖般的生活,她以自己的方式坚强地找到了一个平衡,那便是——学会在残酷的生活中自娱自乐。导演用这样的故事将大众的视线牵引至这样的小人物身上,让观众能够走近她们,体会她们的生活,然后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中找到一个相通点,不管是母女之间的感情还是对待生活的态度,观众都能基于自己的生活经历拥有独一无二地感受。

最喜欢女主骑着滑板车穿梭在胡同的镜头,这样地镜头让我能够体会女主刻意避开人群的那种孤独不安,但也能感受到她身上的烂漫洒脱。女主是一个长不大的女孩,只有骑着滑板车穿梭在胡同的时候,她才真正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公主,所以她才会经常想回到胡同里,才会说“胡同最Fashion”。于她而言,胡同就好像是妈妈的子宫,可以随时给予她庇护。而母亲在胡同里并不只是母亲,还是她的同伴,她们都是缺爱的、长不大的孩子,她们拥有着最柔情的孤独,但她们选择用最浪漫的坚强面对世界。


柔情史(2018)

又名:Girls Always Happy

上映日期:2019-05-17(中国大陆) / 2018-02-16(柏林电影节)片长:117分钟

主演:耐安 张献民 杨明明 李勤勤 黄卫 袁丽 李文波 

导演:杨明明 

柔情史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