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电影是一个朋友推荐的,他说看完后这部电影传达出的绝望让人窒息。晚上可能会睡不好觉,我正好和电影里的郭富城一样“好奇害死猫”心理。这类电影对我而言有无法抗拒的诱惑。
结果发现这部电影内地没有上映,找的网络资源看完的。顺便吐槽一下,可能内地对观众有着母亲一样的保护,永远不拍《素媛》、《熔炉》、《雏妓》、《无人知晓》这种纪实残忍基调的电影。票房好的永远是英雄类大片,小资情调的电影,无趣极了。
正好昨天看了一篇文章,描写的是日本“孤独死”现象。剖析了很多绝望的年轻人,在出租屋内孤独而死的场景,人们渐渐丧失爱与被爱的能力,社会丧失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的能力。在吹捧诗与远方,倡导提前消费的时代,难道这不是最应该关注的事情么。
也许孤独死正离任何阶级的人并不远。金钱已经满足不了人类的孤独。
扯了很多废话步入正题。
其实现实中很多人会不理解小梅这样年纪轻轻,就爱慕虚荣又一天到晚‘人间不值得’颓废的年轻人。她可能会为了一对耳环出卖自己肉体和灵魂。她渴望被社会认同,也曾努力过,去努力学港语,做兼职,有着大多数女孩单纯的对美和被爱的需求,但现实不允许。她的母亲也是在社会中挣扎的底层人士。一步步摧毁她自尊自爱之心的,也许是被母亲朋友要回去的那对比较贵的耳环,也许是她爱上的嫖客女朋友那句“你可能也会喜欢垃圾”,还有她自己的年少无知。
片中对她自尊心被摧毁做了一个特写。她想起自己被说成“垃圾”和嫖客对她的爱意回忆,决定继续接她本来拒绝的嫖单。这不免让我想起时下流行的网络暴力,你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杀死一个人。让少女想死的可能就是本来就很脆弱的自尊心,被别人视为垃圾一样踩碎了,让她走上了自暴自弃绝望的道路。
说实话,我原来也不理解这样的年轻人,甚至厌恶,直到越来越多的朋友,跟我倾诉自己的抑郁,自己人前人后或被欺骗后的感受和情绪,现在很多人都是朋友圈里光鲜,岁月静好,私下其实无人述说,也许是因为面子,因为需要社会价值。当然他们比小梅成熟许多,尽管社会不美好,他们也在坚强地与自己和解,与抑郁症抗争。也比小梅的生活环境强很多。
小梅这样的“卖”自己的年轻人我也接触过,什么机遇下接触的我就不说了,我只说原因,有的可能是净身出户单亲妈妈,有的是农村的父母跪着哭求她养哥哥到结婚,有的是为了父母的医疗费,所以不完全都是爱慕虚荣。他们的家庭或机遇实在糟糕,让他们无力挣扎。而爱慕虚荣的那类,实际上是心底深深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其实有钱也很难治愈,是一些害怕被看不起导致的。
每次听到这些我就很庆幸自己有一个非常爱我的母亲,无论我做什么遇到了什么她都鼓励我,尽管也是单亲家庭但她教会我不卑不亢。尽管后来谈心时她告诉我其实她很自卑,我才知道她有多么伟大。所以原生态家庭的爱,对一个人是致命般的重要。
而小梅的感受,是一路被爱,一路拥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的小公举很难理解的。也许更多人和片中嫖她的富二代女朋友一样,觉得她是“垃圾”。但就是这种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化的不理解,导致“孤独至死”。
实际上有些富二代们也孤独,大家一面仇富一面因为他们的身份巴结做朋友,无脑吹捧。所以很多富二代们也没什么真朋友,也没什么追求,和普通人一样打游戏、约妹子、硬着头皮出去吹牛逼喝酒,因为这些能够让他们有一丢丢价值感。
当然还有一些人也是很幸福的,那就是即有钱又精神富足的。大家都很想努力成为那种人,但或许大部分人在追求的路上走偏了。
扯这么多其实我只想表达为什么小梅毫无挣扎地自愿被杀,胖子愿意坐牢帮助她被杀。朋友说凶手是毫无原因第一次见面就把她杀了,而且过程很残忍。而我看到的却是两个对生活绝望的年轻人,满满的情感慰籍和“来生不想做人”的仪式感。凶手剥掉了小梅的脸皮,他不希望她再做人,做人太累太痛苦了。源于他同样不幸而又孤独绝望的生活。
让我想起《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还有时下年轻人喜欢的《人间失格》里的一句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话被很多家庭物质条件还不错的年轻人追捧,让我思考,也许他们匮乏的是爱。
什么是爱呢,也许不仅仅限于男女之情,或许是片中郭富城扮演的警官对真相对当事人深切的关注。对他们心理上的探讨,这种关注其实很缺乏。
给这片五颗星出发点就是这片有了关注与探讨,有对边缘人群的同情。只可惜注定是小众电影。

踏雪寻梅(2016)

片长:61分钟

主演:舒宇歌 谢诗欣 李心悦 李奇原 宋文豪 阳东霖 

导演:李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