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轮》:再见,白鸽飞舞
文/王小二

每一次升格的白鸽飞舞里,都将有流血的不幸。作为吴宇森的标签,白鸽每每与圣像、教堂共处一个画框,调节情绪节奏,固化肃穆浪漫。《太平轮》里,白鸽在船头“太平”二字的背景前闪翅扑腾,标签化的镜头让离散以及已知的沉轮死亡成为观影预设。此时,“太平轮”犹如吴氏黑帮片中的教堂,在遭遇破坏中提供人性、情感的旋转舞池;而“太平”两字则有如圣像,包裹了期许、愿景以及永远的奢望。

在黄教主的注视下,太平轮缓缓离港,叙事的重心没有随目光移到船舱,而是停留在空中,任两只海鸥观看船的灰色与单调,直至驶离画框。此后,便是黄教主用力过猛,拿捏过度的阵地战,便是三段情感的两处相思,历史别愁。一部上集最终成为背景介绍,成为乱世爱情的铺陈,甚至一度成为政治正确的镜头陈列。固然,大江大海里,少不了因袭历史的重担,但多线索的情感和离散,也在因此而消耗其内在的力量。

《太平轮》以战争建构起庞大的历史转折背景,由抗日战争到国共内战,香港作者对历史的把握呈现出自觉的正确性,镜头语言所关注的细节处均在强化历史转折乃至历史结局的必然,其间甚至令人想起十七年电影的影子。想必也是为了调剂历史的沉重,类似吃兔子情节被安插其中,肚子倒是饱了,乐子倒是有了,只不过联系下文,其突兀感毕现。

战争场面在本片中占据一头一尾的重要位置,无论是短兵相接的战斗场面,还是两军对垒前的枯燥等待,战争的残酷及震撼性一览无余。头尾两端的战争,是1945-1949这段历史的注脚,也是视觉、听觉的冲击,而夹在中间的爱情故事,则应当成为更重要的叙事关注点,给予直抵内心的力量。但是,三段具有熟悉面孔的爱情,不温不火,情感饱和度偏低,拉长的情节展示,让它们几乎全部处于朦胧的暧昧状态。故而,影片形成了头尾重、中间轻的块状的叙事结构,且节奏控制偏弱。

三段爱情里,金城武和长泽雅美的故事最弱,以致于后者仅仅存活于回忆中。但奇妙的是,这段唯美、伤感的纯爱,却也最令人期待。期待不单单是源于女影迷们两眼冒光连绵不绝的金大叔真帅的呼吟声或者男性观众对长泽雅美才露尖尖角的不满足,更是因为两者的情感故事因身份敏感而有走向深层探讨的可能性,君不见《海角七号》那些年的创纪录、惹人疼。一个是日本殖民下的台湾人,一个是帝国的主人,国仇与爱情,世俗与民族,纯爱之中具有先天深刻的基因。身份问题在上集中浅尝辄止,并没有被过多的渲染和深化,如果下集能在此处有所建树,围绕身份问题圆满一段爱情,那么影片至少在这一点上立住了脚跟。

黄晓明和宋慧乔爱情过于潦草,从初识到婚姻再到离散,没有一步在顺理成章中完成。两人的存在甚至一度给人以符号化的印象,似乎他们是影片提供的两个极端化的人物符号,用以框住所有人物的边界。前者是战场上的热血男人,阳刚至诚;后者是纯良的女人,在等待中彰显着美丽和美德。虽贵为一方边界,但黄教主的表演仍然令人捉急,每每耍酷时拗住了口角,倒是宋慧乔的形象、气质和表演比较妥帖。同时,二人亦引出了两种极端化的空间状态,战场与桃花源,在历史转折的当口,前者指向现实,后者指向期许中的未来,而中间地带则是章子怡困顿的上海,是金城武周遭风言风语的基隆小镇,是更广大的中华大地。

佟大为、章子怡的萍水相逢故事最具生气,尤其佟大为成为影片中最有趣的人物。东北人的角色定位增加了不少喜感。他与黄晓明构成傻萌小弟和酷帅大哥的组合,有点黑帮片的感觉。吴宇森在处理男人故事时常有出彩的招数,两张照片也能玩出花样,趣味和情感铺陈兼得,只是这样的地方太少。章子怡的戏份倒是不少,但存在感不强,唯一强烈的是她的目的性,在所有人中,她登船的渴望最有力。不过,即便如此,人物身上“神女”的光环似乎也并无存在的必要。

作为一部独立成篇上映的电影,《太平轮(上)》的毛病不少,所有的铺陈都在指向下集的迸发。有意思的是,上集末尾的字幕把泰坦尼克似的命运交待个底朝天,欲知后事如何的扣子让吴导自己给解开了。可见,吴宇森志不在于太平轮的命运,而是各色人的情感关系、灾难时的命运抉择。如是这样,明年的《太平轮》倒是值得期待。

太平轮(上)(2014)

又名:太平轮I:乱世浮生(台) / 生死恋 / 1949 / The Crossing : Part 1

上映日期:2014-12-02(中国大陆) / 2014-12-25(中国香港)片长:129分钟

主演:章子怡 金城武 宋慧乔 黄晓明 佟大为 长泽雅美 秦海璐  

导演:吴宇森 编剧:王蕙玲 Hui-Ling Wang/苏照彬 Chao-Bin Su/陈静慧 Jinghui Chen

太平轮(上)的影评

小加
小加 • 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