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球奖,我未关注过。
所以不说金球奖了,说说近日看的一部纪录片。
缘于我是村里来的孩子。
前天下午三点,
翘班远道奔赴王府井横店参加了团结湖肖舵组织的《乡村里的中国》点映场。纪录片导演是肖波老师。
看记录电影是其一,其二更令我兴奋的是能见见蔡方华老师。
进三点,人皆齐了。四影淡了下去,我落座后排等电影开场,观影的人们也已开始就座,有些许杂声。
不稍,三两人簇拥着进了来。我老远听见一个清脆洪亮的声音,它来自于一个长发飘然的男子,我在后排听见:“就坐后排吧!”,
没错,那在黑暗中长发飘然的男子就是蔡老师。
他一句落座后排不打紧,一屁股恰巧落在了我邻座上。我甚是激动,不知道该怎么打个招呼。
蔡老还未坐稳,便追了一句,“卡桑是谁?”(一个团结湖参考的读者,蔡老师是团结湖主笔)
前排,一个男子满面欢喜起身招手,“这儿呢!”
蔡老即刻起身,跨过我面前跟卡桑握手至好。待蔡老寒暄完,准备回座落定时,我挤足了微笑,说了一句很久很久以前就想说的——“蔡老师好!”
蔡老师,不知我是其谁。权当一个粉丝招呼,满面理解的笑着回应,“你好!”
蔡老师未及落座,此时电影便开始了。

观影《乡村里的中国》,整个过程中,有笑有泪。
虽然,演员全是杓峪村村民本色出演,节奏也不过是在二十四节气里轮转,故事情节穿插于一个中国乡村的一年中,对白如水平淡,我却在这之中,看见了中国乡村在历史缺席的每一帧。
剧中这几场戏,我印象极深。

第一场就是诗意农民杜深忠和老伴的争论辩白。
【镜头】堂屋里,杜深忠拨弄着借来的二胡,感叹,“以后咱要是有条件了,也弄张琵琶玩玩。”洗着土豆的张兆珍侧过脸,“可别琵琶了,儿子都上大二了,还要买笔记本电脑呢,得多少钱。”
村里人说杜深忠有文化,他听了把身子挺老直,光笑不说话。
他喜欢别人把自己看成文化人。
杜深忠有个琵琶梦。“有了琵琶这辈子都没遗憾了”。他最早听琵琶曲,是村里广播放的春江花月夜,“简直是天籁之音,听着就浑身舒坦。”一直就想有一把琵琶。
电影里,他背着张兆珍,求村里的音乐老师杜庆言带他去县里买,690元,回家怕妻子心疼,撒谎说花了490,后来说漏了嘴,妻子大怒。
“他成天鼓捣这些,能当饭吃?能当衣穿?”过了一年多,提起琵琶,张兆珍还是生气,他过日子心里没数。
杜深忠理直气壮,人活着不能光想吃饭,精神也要“吃饭”。
“一个诗意农民,不能被人理解,这是很正常的乡村生活反映。哪怕是与自己同床共枕几十年的妻子。
杜深忠的精神世界,在活下去的前提下,现实的窠臼里是无人顾及,他极少的奢侈——花690元买的不单一把琵琶,而是人活于世基本的理想追求。
当老伴不懂他时,他依旧要数落一个典型农村妇女的天生缺陷,即在平凡的生活中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在老杜的身上,最能令人反思的是,人活着,并不只是吃饱饭,皮囊之外,他作为一个底层农村“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才是真正的自己。他喜欢别人看他是个文化人,在这之中获得别人不一样的尊重并不是他的诉求,他想表达是自我诗意被人认可的豁免,在黄土地里,他站在一处,不想的是显得比别人高大,而是‘我站在那里,我是一个有生活精神追求的一个人’,就这一点,在中国农民的世界里,是多么难能可贵。
打个比如:就算是鹤立鸡群,你们也得看见那只孤独的鹤,他不希望谁能够真正理解自己,他更需要的是你们承认他是鹤,而非鸡。
正是他这一份难能可贵的坚持注定了他成为整部纪录片的灵魂所在。
农民不只是农民,中国农民也是真实的存在,在偏远的角落里,他们的精神世界并不疏远生活本身。哪怕,他们够不着更高的精神食粮,但现有的,他们必定万般维护。背着老伴,瞒哄了琵琶的价格,也要尝一口这食粮的空。”


第二场戏是第一书记进村,指导村庄脱贫致富。
新来的第一书记驻村公干指导工作。
村主任召集众人掌锣打鼓欢迎,欢迎标语早让老杜提前写好了。
驻村指导工作,现在看来已是中国农村常态。村小,民也小,可偏偏祖国大地上的任何一个村庄,村庄里的世界可不小。工作十分难做。想必诸多基层干部在这一点上身有所感。
工作再难干,那也得干,端不起也得兜着。不然还谈何为村民服务?可即使第一书记做的都是利村利民之实事,难免也常常磕得头破血流。
第一书记进村,立宣传栏,拓修村道,就接连受阻。
村民甲因为建村广场砍了他一棵树,就和村主任在大庭广众之下直接开打。农民都是极其现实的,大多数缺乏集体意识。
在比如牛毛的利益面前,撕破脸皮也要争得你死我活。中国的农民,但凡牵扯到个人利益问题,若是不先杀个鸡来瞅瞅,什么集体那也得靠边站。
自家一瓦一砖,那也是天大的事。因为鸡毛蒜皮受不得半点风吹雨打。这一点,在该片中更是显露无遗。
农民的事,也许在城里人看来是一些鸡毛蒜皮,可就在鸡毛蒜皮之中,每一个人都能表现出他们真实的面目,因为他们的生活就是由这些鸡毛蒜皮组成。
聊闲、吵架、动武、喝酒、骂山……缺一不可。
村道拓修改造,也受到不小阻碍。第一书记是争得面红耳赤。在涉及农民利益时,不是工作做得好与坏能够解决的。在中国农村做工作,有些工作是做不通的。就跟老杜对老伴弹琵琶一样,她不会懂也不想懂,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对牛弹琴。
第一书记进村工作,受苦最多的应该就数村主任这个人了。
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时限到了就会离村,而村主任却一辈子都在村里。东里长西里短,会一直横亘在他的工作和生活中,正是这些做不通的工作,常常弄得自身里外不是人。
拉商人进村谋发展他得送礼,有人谄他贪赃要查他的帐……急眼了也常有埋怨:“大不了老子不干这工作,我也不会饿死。”
年底了,那可怜的些许工资,还得忍爱抠出多余的二百,分抚心寒的同事。
他付出的,人们仿佛“假装”看不见。他得到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不过就是喝杯酒罢了!”。这是多么无奈的尴尬自嘲。

第三场是磊磊一家。
磊磊是个长相清秀的高中生。家里有个精神不定的父亲,母亲不堪其苦早已改嫁他乡。在这个村里,这一家是一个典型的畸形家庭,相信在中国大地上的万千村庄里都不少这样的家庭。
磊磊在与父亲的对话中有这么一句,“ 爸,我不想回家,我一回家就难受。 ”
看似简单的一句告白,却说得切肉的父亲无言以对。这是他无奈的控诉。因着家庭的窘迫,于四壁的颓然,年少的村里娃懂事得很早。
婶娘总想带他去远望改嫁的母亲,他却一直推脱说晚些再去。其实,不难看出,他的内心是矛盾。想去看而不敢。
直到真正见了离家十九年的母亲,竟然一句话也讲不出来。母子二人只得伏在彼此的身上哭。
在那一刻,我几乎也要落泪。
一个乡村家庭的破散,隐藏了几个人内心世界永久的窟窿。虽然未曾真正表达,但那个窟窿却一直存在,在无言沉默的那些时刻,这个窟窿给一个孩子带来的是不可弥补的痛苦,它在无穷的放大……
尽管如此,磊磊始终是一个坚强的男子汉。这些残酷的现实伤害了他,但这些并不能击倒他。因为他已在那个窟窿里,日渐坚强。他学习优秀,懂事达理,就足以说明这点。
第四场就是外出务工的村民在外出事故,命丧他乡。
村民在村里是农民,远走进城务工就成了农民工。即使进了城,他们农民的标签依旧在,不然城里人何称呼他们农民工。即使现在很多农民工的工资已经甚于白领,可他们的身份依旧跟农民挂钩,永远摆脱不了。
外人觉得奇怪,可他们却仿佛事不关己。在城里,干活给钱就行。叫什么都是叫,没什么区别。
老杜说,农民并不想离开故乡,而是被逼出故乡。因为村里养不活一家老小,只得跑到千里之外讨生。
土地养不活农民,这是一个很严峻的现实问题。因为几千年来,绝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是靠自己脚下的土地滋养着的,快速发展的时代把这一千古定律早已打破。想要活下去,远赴他乡又算得了什么。
于是农村里就只剩下万千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他们总是眼睛拉得极长,他们在盼望。
盼望的是两样东西:一是钱,二是打拼的家人。
钱能使一家度日,即使老人少享天年之乐,孩童缺少父母疼爱,也不打紧。因为只有这样,畸形的平凡日子方可得以继续。拼命工作的家人早晚得归,因为至少还有一个古老的节日叫过年。有钱没钱,家人都会重逢。
意外、尘肺病……却铺卷而来,许多农民为了讨生活却命丧了他乡。
片中,老杜翻不过这道坎,他也会作多余的批评。
许多农民逃离家乡讨生却因讨生而亡。这莫名的嘲讽,仿佛印证着那句“鸟为食亡”的俗故。

恰巧,我们村里也是举村外出务工的典型。据算一下,短短十多年,竟然有近10人也是因为外出讨生而命陨他乡。
但尽管如此,农民工二代也不得不远走,老杜的话很直白,没错,他们也不想投身到陌生的城市中,他们是被逼出去的。
亲离子散,远赴他乡,他们勤勤恳恳夙夜不休拼命地为那些日夜崛起的城市添砖加瓦,仅仅是为了活下去。
如此对比,老杜那本身轻如鸿毛的精神世界忽而又显得无足轻重了。因为在探究精神世界问题之前,还有一个更严峻的现实问题是:先得活下去。
观影结束后,蔡老师做了简短分享。
他的大意如此:“在观影过程中,跟着大家,该笑的地方都笑了,但也流了两次眼泪。《乡村里的中国》,反映的是真实的中国农村,在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那些地方,这些是在历史之外的,但是它们需要被记录,因为它们真实存在,而《乡村里的中国》正好记录下了这一缺失的历史。”
以上。

2018第75届金球奖颁奖典礼The 75th Golden Globe Awards(2018)

上映日期:2018-01-07(美国)

主演:塞斯·梅耶斯 

导演:路易斯·J·霍维茨 编剧:Barry Adelman/Michael Shoem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