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08-09

筹款风波:平静与冲突

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来自伊朗的剧情片《筹款风波》一举拿下评委会大奖和最佳女演员两项殊荣。近年来,伊朗电影再次走近国人的视线,给电影界带来诸多惊喜。下面,我就从白描、女性、信仰三个方面出发,浅谈观赏此片的主要感受。

白描:超越流水账的纪实
伊朗电影描述的通常是家庭、朋友以及不容易产生戏剧冲突的日常生活。《筹款风波》亦是如此。工作、旅行、车祸、看病,这些看似再平常不过的事件,贯穿了整部电影。但与平淡的流水账不同,片中不经意间出现的反转与冲突,使得日常化的剧情变得戏剧化起来。画面按着时间顺序一幕一幕过,在简单的故事和压抑的情感下实现了精致的细节处理,加由长镜头和人物特写的带动,让观众直面主人公丧极的人生,也更容易走近他们(自己)。
私以为,之所以能拍摄出这种“高级”的白描,还有一项重要的法宝——套层。筹款过程中,有对友情的挑战,有对亲情的顿悟,有对婚姻的忠贞。主人公每一次灵感,却又都是一次考验。影片的台词很多,倒也不会觉得太啰嗦;影片的场景很简,倒也不会觉得太空洞。导演用纪实的手法,真实而不做作,使得这笔白描生动有力,在我们的观影路上藏了一个个小包袱,等着观众自己在合适的时机去引爆。一面不露声色,一面却又让人看得喘不过气来,感叹这算尽的机关与深刻的扎心。

女性:柔软下坚韧的存在
凭借在本片中精湛的演技,青年演员萨瑞•巴亚特荣获了第20届金爵奖最佳女演员的称号。她在片中时而平静时而愤怒的表演,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女主人公在片中大部分时候的眼神在我看来是坚毅的。无论是面对丈夫的病情和他隐藏的秘密,还是面对朋友、父亲、小三的重重盘问,对于一名屡遭重创的女性,她选择的是应对而不是逃避,光是这点就够了不起的了。或者这也可归于马太效应的一种吧?在绝望下,坚强的人会越发坚强,而脆弱的人会越发脆弱。失望与迎着失望的坚强共存,激发出人性深处的潜能。
很难不去将本片和《一次别离》做比较。萨瑞•巴亚特也曾通过《一次别离》摘得第6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银熊奖。面纱后的伊朗女性,再次成为大荧幕上的聚焦。这个相对保守的西亚古国,儿童和妇女是绝对的主角。面纱能遮盖伊朗女性的容貌,却遮不住她们在中产困境中体现出来的饱满力量。从这点上来说,又给《筹款风波》增添了许多现实的意义。

信仰:现实中最后的救赎
男主人公哈麦德目击一场车祸后藏尸掩盖真相,终因恐惧而突发旧疾。妻子娜哈尔为救其性命,四处筹款求医。期间遭遇了朋友的背离、肇事司机的逃逸、寻求关系紧张的父亲的帮助、被号称器官捐献者诈骗、假扮妹妹身份问小三借钱等重重障碍。直到最后,计划好的旅游没有成行,想救的病人没有成活,家庭破碎,朋友崩坏,空留一条灰暗的长廊和一场寂寞的冰雨。
这即是本片的大致情节。几乎可以说是一次次在希望中得到失望了。《筹款风波》是导演莫斯塔法•塔吉扎德赫的剧情长片处女作。从这类题材中,可以窥见伊朗中产的骨气与素养。本片的英文片名叫《Yellow》。黄色在伊朗,象征着正面、积极。我们能看见现实的不堪一击,也能看到人性的闪光点。比如明知丈夫外遇仍竭力救人;骄傲的父亲仍对女儿倾其所有;送行时,主人公强忍悲痛化妆……作为一个(什叶派)伊斯兰政教合一的国家,“克制”这一感受被无限放大,但同时,又带来了敬畏与尊重。
我相信片中的主人公是有信仰的。这信仰不局限于宗教,而是现世的人性善恶。正如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哲学家艾里希•弗洛姆在其经典著作《爱的艺术》中指出的,“是全部人格的一个性格特点,而不是同某些被看作为对的思想内容有关的东西。”或许,爱和尊重并不是天性,而是来自于人性深处的宽悯理解,是一种力量,需要时间才能获得。而出于此的信仰,便是残酷现实中最后的救赎。

2016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访问伊朗,并在《伊朗报》发表了题为《共创中伊关系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中国和伊朗都是文明古国,近年来在电影产业上也都花了不少心血,影片的数量和质量都呈现一种向上向好态势。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笔者希望能看到更多更好的伊朗电影,也祝福中国电影这艘航母越行越远。

筹款风波زرد(2017)

又名:Zard / Yellow

上映日期:2017-06-17(上海电影节) / 2017-10-04(伊朗)片长:93分钟

主演:萨瑞·巴亚特 Anahita Dargahi Shahroo 

导演:穆斯塔法·塔吉扎德赫 编剧:莫斯塔法·塔吉扎德赫 Mostafa Taghizad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