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后与青春化敌为友》:青春片的更多可能性
十七岁是带着满身棱角横冲直撞的年纪,十七岁也是心怀热血为梦想不顾一切的年纪,这是人生中最懵懂纯真的一段时光,也是日后回想起来无限怀念却再也回不去的一段青春年华。罗颂其导演的电影《十七后与青春化敌为友》就讲述了这样一段发生在十七岁少男少女身上的青春故事,一群将街舞当成人生理想的高三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备考之余,认真地为对他们来说很重要的一场街舞比赛做准备。在这期间他们遭遇到了友谊的考验,爱情的萌芽,亲情的崩裂和梦想的挫折,最终突破重重阻力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也与自己的青春达成了和解。影片在展现当代青少年的爱情与友情生活和对梦想热血追逐的基础上,将现代街舞与京剧元素相融合,让传统艺术焕发出了新的魅力,也为青春片未来的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和思路。



近年来,青春片在电影市场上呈现扎堆创作趋势,但千篇一律的套路和充斥着狗血的撕逼情节使得观众对这类影片已经开始厌倦。《十七后与青春化敌为友》却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呈现了青春应有的状态,没有车祸和堕胎,没有劈腿和失忆,有的是一群充满热血的青年们对待理想的追求和坚持,青春在这里以一种正能量的形式展现出来,让人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与激情。影片融入的街舞与京剧元素也使人耳目一新,创作者将舞蹈很好地融入了叙事之中,使人在观影过程中并不觉得几段舞蹈的插入很生硬。男主角梁易翔所喜爱和代表的是充满着现代文化色彩的街舞,象征着自由与随性,而女主角羽辰自小学习的京剧则代表了传统与程式化的规矩。如果说梁易翔被羽辰吸引是因为羽辰在他脆弱失意时给了他安慰与温暖,那羽晨喜欢上易翔则是被羽翔所代表的那种向往自由、随意洒脱的气质所打动。当易翔所在的街舞团体将京剧与街舞日渐融合的时候,也是易翔与羽辰感情逐渐深入的时刻,两个拥有不同文化喜好的青年人最终的相爱也寓意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也会找到一种方式和谐共处。作为一部青春片,创作者在呈现青年人的情感状态之余不忘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生机,这种责任感和意识是当下电影市场所稀缺和值得被鼓励的。



除了梦想与爱情,《十七后与青春化敌为友》还展现了亲情的和解与温暖。男主角梁易翔自小便失去了母亲,而身为歌唱巨星的父亲对他与母亲的过少陪伴致使易翔对父亲产生了过多的怨念,也使父子二人间的隔阂越来越大。从小便缺乏亲情温暖的易翔养成了敏感易怒的性格,街舞是让他将自己从孤独的世界中解放出来的方式,也是他向往自由生活的一种象征。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也导致人类情感产生异化,许多孩子如同影片中的易翔般自小缺乏父母的关爱,影片将这种社会问题呈现出来,使人在观影之余也有了更多的思考。最终父子间误会的解除也使得二人完成了关系的和解,使观众最终拥有一个圆满结局的同时,也包含着创作者对当下社会缺失父母关爱的青少年的一种美好祝愿。



青春片作为一种电影类型片的一种,描绘的是青少年的生活状态、心理特征和精神世界,因此核心母题应当放在“成长”上,在此基础上可以延伸出诸如爱情、自我认知、梦想等主题。此外,随着青春片的发展和市场的日趋成熟,青春片在展现青春生活的同时也可以寻找与其他类型的融合,为青春片注入更多的创新和活力。如《闪光少女》主打青春加民乐,在西洋乐器与民族乐器的对抗中探讨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泰国电影《天才枪手》则将谍战元素融入青春片中,在动人心魄的考试作弊情节中展现青春个体对自我与社会的思考以及对教育制度的批判与反思。《十七后与青春化敌为友》则是将青春与歌舞相融合,用歌舞吸引观众的同时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创新与传承。



随着电影市场的不断繁荣,类型片的创作也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可能,一味地复制粘贴前人的创作方法,将青春片停留在肤浅的爱恨情仇上只会导致观众的厌恶。只有正确把握青春片的内核和“成长”主题,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索青春的意义才能将青春以正确的方式呈现在大荧幕上。与此同时,积极探索青春片与其他类型相融合,不断注入新的可能性和创新点,才能将青春电影做成更加成熟的、可持续发展的电影类型。

十七后 与青春化敌为友終極舞班(2016)

又名:十七岁 / 终极舞班 / 青春的你 / Battle Of Hip Hopera / Dance withYouth

上映日期:2016-09-23(中国台湾) / 2018-03-16(中国大陆)片长:91分钟

主演:卡斯柏 翁滋蔓 邦邦 高艺 邱昊奇 许凯皓 赖昱宏 黄书维  

导演:罗颂其 编剧:罗颂其 Sung-chi 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