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当时我刚走出电影院时的心情来说,是很想给“很差”的,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一下,其实是被某些地方恶心到了,但特效的光影确实做得不错,不管怎么样好的地方还是得承认。

距离当时看片已经有些日子了,偶尔跟人聊起这部片子,发现仍然好评的人占多数,差评的人少数。于是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对它评价这么差、它到底在什么地方恶心到我了?

剧情是短板这大家都承认,问题是剧情差的不一定恶心到我,阿凡达剧情也很平庸,星球大战的剧情也不见得有多出色,我也一样看得津津有味。所以我并不是非要每一部电影都先有个像魔戒或者死亡游戏那样的极品剧本才能满足。

从剧情延伸开去,此片的人物塑造其实也很烂,但这应该也不至于给个烂片的评价,像最近的地心引力,看片过程中有好几次把女主角给掐死或者转身离开不想继续看下去的冲动——但看完以后我给的整体评价还是“不错”。

设定上有很多硬伤,但这应该也不是最重要的理由,不然地心引力一样会被我枪毙掉。超级战舰一样讨不到好,但超级战舰我也觉得不错。

想来想去,最终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导演讲故事的方式太过自我中心主义。这一点渗透到剧情、打斗、设定等各各方面,隔一会恶心我一次终于把我恶心出个差评来。

什么叫“讲故事的方式自我中心主义”呢?就是他有一个想要表现的东西,作为正常的导演,会想办法用电影手段去表现,同时会让电影的各部分尽量融洽,能够“自圆其说”。声影光各种信息涌进观众的大脑,造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正是让我觉得值回票价的东西(比如看阿凡达,看到最后我真的感觉似乎自己也可以变成蓝精灵了)。

而此片正相反,导演有些独特的审美关注点,以至于他过分关注这些点,却忽略了关注点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每次我试图把自己代入到电影中去的时候,就会被一个很明显的矛盾给”弹“出来——这个矛盾是如此明显,以至于我想欺骗自己都做不到。我不是贝爷,没办法拿起一只虫子对自己说’它蛋白质含量很高”就能自己吃出“鸡肉味”来。

比如,表现毛子天朝等几部机甲牛B,本该用一场战斗来表现。事实上日本动漫或者金庸小说中都常用这种手法,比如B战胜了A,C战胜了B,D战胜了C,你觉得D好牛B的时候E跑出来又把D给秒了——于是“E已经超神”这种感觉已经深深地刻在你的皮肤上,你想抹都摸不掉了。但这片子就几句话,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一句“6年啊,6年!”——然后一出场被怪物给日。这是机甲牛B还是导演SB?你跟我说他很牛B,结果你就光说,不给看,这跟小学课堂里的那种说教有什么区别?

再比如,在讲述机器人的设定的时候,看起来设定是很丰富的, 又是核动力,又是钛合金——一打起来就完全忘了这些了。机器人拿起一个铁皮的船去砸怪兽,这就好比人拿起一把纸片做的剑去砍野兽一样可笑,你不是拳头硬么?你拿那么软个东西是打人呢还是缓冲挠痒呢?

驾驶员选择的时候,居然要以格斗术来评价。嗯,作为好歹看过一些机战类动漫的正常人,肯定会想,机器人的动作要跟人同步了,所以才会训练人这些动作了,对吧?OK,前者对了,后者错了。后面机器人打斗时的动作很像身上绑了几十斤铁块的人,什么动作都做不出了。什么你说机器人很重就该是这样的?那你用拿些李连杰式的花式武术动作选个毛的驾驶员啊!

还有男女主角的感情,OK这个问题估计被人说烂了。我想说的是导演你选演员的时候能不能稍微有点谱?看到那个女主的时候我总有种她会怎么怎么样的感觉,结果每次到后面都是大跌眼镜。你知不知道气质、动作、表情、眼神、语气都是一种对观众的暗示啊,每次你的暗示跟你后面的讲述完全都对不上头的时候真的很想杀人啊你知不知道,你宁可找个死鱼眼来演也别找个乱放光放电的啊!

总之,这个片子从头到尾就是在不停地把我拉进电影再踹出来、拉进去又踹出来。各种零碎的素材堆砌在一起,闪得人眼花缭乱,但走进一看互相之间都不兼容。眼镜碎了一地,我只好闪人了。

结论:有强迫症的科幻、悬疑、推理、剧情、表演、文艺爱好者不适合看本片。

  

环太平洋Pacific Rim(2013)

又名:悍战太平洋(港)

上映日期:2013-07-31(中国大陆) / 2013-07-12(美国)片长:131分钟

主演:查理·汉纳姆 菊地凛子 伊德里斯·艾尔巴 查理·戴 朗·普尔 

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 编剧:特拉维斯·比彻姆 Travis Beacham/吉尔莫·德尔·托罗 Guillermo del Toro

环太平洋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