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那么一类人,对机甲情有独钟。机甲类的电影也有不少,但要选出机甲类电影的最佳,虽众口难调,但其实并不难选,就这一部。原因如下:
考虑主题,要聚焦在机甲上,排除披着机甲外衣的电影。
如讨论重生循环,重在破解谜题的动作片《明日边缘》。
如讨论未来人机关系的《终极者》。
如充满人文情怀的《钢甲铁拳》。
如讨论物种沙文主义的《第九区》和《超能查派》。
如强烈突出螺丝变形特效和后来新鲜感过去后只剩下呯呯呯轰轰轰的《变形金刚》(还有第一集里弯腰修车的那个人)
以上,我都喜欢,但我都不选。我更喜欢这部《环太平洋》。
谈到机甲,留给人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日漫EVA。这部电影就借鉴了EVA机甲的概念。那这样一部的电影的目标指向应该是什么,当然是让观众看机甲啊。看机甲的大,看机甲打怪兽。
为了突出机甲的“大”,片中处处放置一个参照物,楼房、小人、货船,并加以突出。所以,其他机甲片虽然也出现了大机甲,但没有一部能让观众留下这么深刻的影响。为了突出机甲的大,难以驾驭,甚至引入了“双人操作”的概念。这里说一句,一辈子如果只能挑一部电影去看IMAX版,到2019年为止,最值得去看的就是这部了。如果运气好,买到第一排,那种看机甲一眼看不到头的感觉,震撼啊。这才能体现IMAX屏幕的优势。
同样,机甲打怪兽的动作也处处围绕着“大”设计,不像其他机甲电影为了看爽,追求流畅的动作打斗,《环太平洋》的动作是那种一板一眼的,有蓄劲,又爆发,这才是机甲该有的样子。
“钢铁巨人”,平淡无奇的四个字道尽了本片的精髓。
还有要怒赞的是原生配乐 Pacific Rim,出手自Ramin Djawadi,师从配乐大神汉斯 季默。这兄弟还操刀了钢铁侠、越狱、权游和长城等的配乐。配乐完美配合电影。这里不对配乐作技术性分析,只提一个建议:坐快速电梯下楼或者在游乐场玩失重项目,试试在脑袋里回响这配乐,是不是感觉要去开机甲啦?
这里要顺便谈谈电影的质感问题。电影和电视剧差异在哪里?除了时间短,镜头要提炼外,我更看重电影的质感。什么是电影的质感?就是画面色彩的调校。用更简单的话来描述,就是当在电视上看到一个画面,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一部电影。走极端的就是《斯巴达三百勇士》和《罪恶之城》系列。这可是一个良心操作,需要花钱还不一定得到好的回报。反面教材就是如今的漫威系列,尤其是《银河护卫队2》,剧情是精彩,特效是牛逼,但和美剧的画面有差别吗?它没有了观看一部电影的特有的一种情怀。这种情怀,经过调校的画面质感要其主要作用。目前电影质感方面做得最好的两位导演,一位是扎克 施耐德,一位就是本片的吉尔莫·德尔·托罗。扎克 施耐德作品还有《美少女特工队》以及让他折戟的DC宇宙(《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联盟》)。在追求票房的大环境下,已经很难坚持花大精力去搞画质艺术了。漫威没有画质,不是照样挣钱最多吗?还好托罗的坚持终有回报,他的《水形物语》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
《环太平洋》刚上映是,批评不断,主要集中在了剧情上。但故事剧情实在不是托罗的长项,《刀锋战士》、《地狱男爵》有剧情吗?被寄予厚望的《猩红山峰》也倒在了剧情上(铺陈震撼的猩红美学,无论画面还是配乐都做到了极致,我可怜的抖森)。就算是《水形物语》,讲了一个奇情故事,故事大框架抓人,但是具体展开还是挺敷衍的。几个铺垫和暗示,就进浴缸了?它的好,还是主要在画质上,氛围渲染特别好,能让你通过画面看到哑女的内心世界。
但在《环太平洋》上,剧情真不重要,只要淋漓展示末世机甲的巨大美感就可以了。但当时期望值越高,失望越大。口碑一般,票房失利,后续作品腰斩。直到5年后中方注资的续作。人性就是这样,当我们拥有时,不懂得珍惜,当遇到更差的那一个,对比下才知道前任的好。为什么《环太平洋2》没有了前作的震撼?因为画质拙劣,剧情更敷衍。同样是巨大机甲,却没有了机械朋克艺术的加持,成为了低劣可笑的圈钱下脚料。证明之一:同样的演员,猫耳短发的菊地凛子在第一部雨中出场多惊艳,但在第二部中,虽然戏份不多,但是已沦为平庸。
再加上当时的票房大趋势,民众的购票热情集中在了漫威系列和派拉蒙的《变形金刚》上,题材相似的《环太平洋》颓了,同样的《明日边缘》也颓了,没有成为爆品。唉,阿汤哥啊, 艾米莉啊。
重申,目前机甲类电影巅峰,只有《环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