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在消费主义的殖民下,似乎总要找一些所谓的噱头。同志片也不例外,即使是小众电影,有时甚至见不得光,但是同片中一个不变的例行镜头始终还是指向“性爱”。少则背面全裸,多则直接开干。雄性的荷尔蒙似乎必然与狂野的交合相勾连。难怪一些女性主义者对此大为光火,斥之以倒退的性。所以男同与女性的共同的解放,也难以找到契合的基点。
回到电影,不得不说它还是少了些深刻。说到底就是一个同性恋男孩不断寻找自我归属的历程。其中来自各方面的纠缠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呈现。就Ricky与母亲之间的矛盾作为一条重要的线索也只埋入到隐形的层面上展开,因此主人公在死与生之间的徘徊也就显得不那么有强烈的张力了。从而导致Ricky的人生窘境被过于局限和窒息,广阔的生活背景被抽离,于是展现到观众面前的矛盾自然也就苍白了很多。同志生与死的问题也就被简单的还原为性与同志间真爱的隔离。
其实性与爱不能被粗暴的分离,但是具体到同志群体,这两者的关系似乎总是那么的泾渭分明。影片无非传达出了这样一个信号:爱远比性来得长久与美丽。不过,现实生活却远比电影更为复杂和矛盾。同志真能如此简单地找到真爱?性在同志爱中占有几分地位?爱在缺失法律认可和社会尊重的情况下能走多远?这些问题显然比这部电影更为发人深省。
不过,Ricky的境遇倒是提醒了我们。我国到底还有多少类似于Ricky的青年,他们到底存在怎样一种认知的困境。不被人提及也就不会被人尊重,同志的污名也就一直会生长下去。鄙人一直期待我国影人能以一种更为关怀的镜像语言去反映各个年龄段和阶层的同志生活。通过一幅幅鲜明的人生百态,激活大众对于同志群体的全新认知和公正对待。
当然,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乌托邦的寄托。无论是哀思抑或是希望。

宅男The Houseboy(2007)

又名:居家男孩

上映日期:2007-11-17片长:81分钟

主演:尼克·梅 Blake Young-Fountain Murr 

导演:Spencer Schilly 编剧:Spencer Schi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