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老电影,我在初三时(2000年)看过,那个时候自己只有十四五岁,对未来、对爱情、对理想都不懂,但是,我记住了这部电影。
后来,上了高中、大学,我一直在找这一部电影。以前我只觉得女主角有种惊艳的美,如莲花般高洁。后来,直到快大学毕业,才找到这部电影。再一次看完,感觉与心情,很不一样的。
也就是那一刻,我才明白,其实,我在寻找一种情怀。
比如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活,到处都是青春飞扬,到处都是白衣飘飘的年代。那个时代是很好的。有顾城北岛海子的诗,有高晓松和老狼的校园民谣,有黑豹唐朝和崔健的摇滚。那个时候,很多人都是有梦的,他们的梦都不远。
走到社会,在打拼中碰壁的时候,我才慢慢明白,其实,我们的梦想,即使不遥远,也如同地平线,明明距离越来越近,可就是走不到。
我想起了自己初中的那些暑假,几乎都在姥爷家里。那里有很大的平塘,有树林有阴凉,还有声声不绝的蝉鸣;夜里明月当头,村里人聚在一起摆龙门阵;太阳明晃晃的,那些夏天,我常晒得很黑;广阔的沙地,种满了西瓜或者甜瓜,沙瓤的,很甜。就像是年少时光,时间飞快,却又难以忘记。
姥爷2008年去世,我写了篇文章做纪念。我和姥爷的感情是很深刻的。就如同电影里的芒芒和他的爷爷。这种感情我懂,所以,我也会经常怀念姥爷,也怀念我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
等到了高中,我开始思考人生。我在诗集里写道“永远的2003年,我开始思考人生,思考未来!”那是成长的开始。但是,那个时候学习压力是很大的,还是要回归学习。
在月光明亮的夜里,你会唱水木年华的歌,会快速走过香气扑鼻的花丛,会读完痞子蔡的书后遐想一下未来可能会邂逅的爱情,会在烈日下的球场踢一个小时全场都不觉得累,会站在偌大的教学楼望着窗外广阔的蓝天发呆。
高中时代都是这样。说喜欢是件很奢侈的事,说爱,更是一种浪费。虽然也曾,浅尝辄止。
我的大学,如今想想,是很充实的。除了没有实质的爱情,其他的都有。那个时候,我开始听高晓松的《恋恋风尘》,我至今都相信,06-10年这四年,是我最青春正茂的时刻。也是我一生里的黄金时代。只是,勇气依然还有,胆子却越来越小。季塔湖畔、微风文苑、彩虹尽头、逸夫楼后,即使毕业若干年后,回去走走,依然会感受到很多似曾留存的印记,来过,活过,不曾爱过。
就像电影里的男主角朱波,大学即将毕业,在那个六月的初夏,擦肩而过的邂逅。他在帮助芒芒寻找自信,也在努力找回他自己。梦里面的美好,不一定轻易就会实现。所以,接受现实很重要。青年时代,二十五六岁上下,开始有生存的压力,开始面对各种竞争,锐气渐消,就如王小波说的那样,像是挨了锤的牛一样。而生活,是个缓慢挨捶的过程。
只是,三十而立之后,越来越世故之后,开始怀念那些比较单纯的少年时代。
我曾在无数个梦里回到大学时代,留着长长的偏分,时常有说不完的话,骑一辆天蓝色的阿米尼山地车在校园穿梭。眼前到处都是青春的脸庞,二十来岁的姑娘,面色苍白,脸颊瘦削。
毕业后,因为常熬夜,所以掉头发很厉害,身体发福,时常沉默。我想,男主角朱波大学毕业10年后,是否也会是如此?
影片的结局很好。火车将行,女主角坐在了他的对面。长裙飘飘,笑靥如花。其实,这些只是在电影里才会有,只是一种情怀,只有你回忆过往才会想到,而这些,现实里是没有的,就如同已经过去的年少与年轻,也是永远不会出现的。
就如同郭襄,她用一辈子去寻找杨过,其实,她只是在寻找一种逝去的少女情怀,当然,她再也找不到了。
文章写于德州高铁东站,2018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