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亲密关系之间最忌讳的一句话就是“我非常了解你。”
刚开篇看到弘治的父亲对儿子那番看似鼓励的话就能感受到“祸根”。过于自信的男性在夫妻或者恋人的关系之间都是不讨喜的,一个人太膨胀了之后对方的空间必然会被挤压,要么就是一边内心“喝喝喝这个傻逼”的容忍,要么就是意识不到这种过于自信的愚蠢,反过来感受到压迫感。而亲子关系之间出现这种情况会更棘手,因为从孩子的角度来说,父亲的形象是无力去反驳和颠覆的,于是这种不平衡感会让孩子产生类似习得性无助的反应——那又如何,我没有办法反抗的。
看到这个例子让我想到了某位前男友,他自己的双亲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自诩从小就跟他讲道理。别以为这样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亲子关系上就不会有问题。在这种环境下他的性格反而形成了非常典型的“哦,行,那就这样嘛,我懒得说。”的模式。原因在于父母在从小与他交流的过程中,最终的结果都是父母压倒性的优势赢得了胜利。反正你们都是对的,我怎么说都说不过你们,那算了,我还是不说了。不表达自己的想法,反而是安全的,因为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了也得不到尊重,反而会被一点点的驳倒,让自己产生深刻的自我怀疑。不说出来才是对自己的保护。“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我是安全的。”
剧中的展现手法非常有意思,在主题曲开始之前的一点片段里,先来了一位话太多的老太太。开口就是说自己的老头子不爱说话,跟他说什么他都嗯啊唔啊的这样随便应对了,于是想着来找男主领养一只猫会不会两个人有更多的话题。短短的三分钟剧情里男主三次试图回答老太太的提问,但是他的话一出口都被无视了,老太太其实并不真正需要你的回答,你当听众就可以了。我想她那位可怜的丈夫应该也是这样的,一起生活了一辈子了知道自己认真的回答她的问话也是被无视的下场,于是我干脆就不说了,嗯嗯啊啊这样过去就好,我说了你也不会真的认真听的。
这种相处模式在两个成年人之间也许还好,毕竟已经是成年人了都应该有为自己负责的能力,并且很多事情的影响并不会像青少年时期那样因为青少年的敏感而被放大;又或者这位老太太与她的丈夫之间其实有非常深种的问题与矛盾,只是因为剧里并没有展开描写于是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这个孩子身上,这种相处模式的弊端一览无余:表面上看起来一直在鼓励孩子有话要直接对他说,其实根本没有给孩子留下说话的空间,他自己自说自话都不够;因为父亲太自信了,所以当孩子说出与父亲的设想相异的话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你不该这样啊,一定是有什么原因的”,然后自己给自己找几个理由就又能轻易的完成逻辑自洽,完全忽视了孩子内心的想法。当孩子想养一只尾巴看起来像断掉的猫的时候,父亲只觉得“果然是我的儿子,这样善良,知道可怜没人要的猫”,却不知道孩子喜欢这只猫是觉得心有戚戚焉,感受到了自己与这只猫是同类,让他觉得内心的孤独有了寄托,他甚至给猫取了和自己一样的名字。父亲反复对孩子说你在学校被欺负了要给我说哟!然后话音刚落就开始自夸,完全没给孩子留下说话的空间。不知道在这个孩子从小到大与父亲成百上千次的对话里,有多少次他曾经试图开始说话,但是被父亲的夸夸其谈无视掉了呢?
与孩子沟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的安全感也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在学校被欺负了不告诉父母,原因可能有很多种。
羞耻感,觉得自己这样做了之后可能反而会被父母责骂,于是为了自保干脆不说。事实上真的很多父母都会觉得被欺负了肯定是被欺负的人自己的问题,比如我自己的生父就是非常典型的,你被欺负了也不能哭,只要哭了就是你自己的错,我曾经因为被欺负哭了之后反而还挨了来自所谓最爱你的人的耳光。从这个角度看来现在那么多人不自觉地持有受害者有罪论也不是怪事了,毕竟从小就是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下成长起来的。这种情况下其实欺凌的伤害已经算是二等了,第一等的伤害源来自于父母。只要孩子忍下第二等伤害就可以规避第一等,对他们来说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划算的。
还有可能是因为并没有在潜意识里觉得父母能够保护自己,这种对父母的安全感的缺失需要为人父母者好好检讨自己的疏失。这里先不展开讨论。
还有可能是习得性无助,跟被家暴的女性觉得没有办法摆脱来自丈夫的虐待一样。其实在《弯美与百合子》里看到百合子觉得杀掉家暴的DV男是她得到救赎的唯一途径,是能够感受到她的逻辑方式的:我无法摆脱他,离婚也没用,我敢离婚他就敢杀了我和我的家人,所以我能得救的话唯一的方法就是让他去死了。没有类似体会的人可能很难理解这种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人的思维,但是对于已经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人来说,这种思维是很难扭转和打破的,这种思维是被一次次的伤害不断的加固了的。
也有可能是在孩子之前觉得受到各种形式的伤害,向父母求助的时候,并没有得到重视,被轻视了。成年人和孩子之间的承受能力的差别其实是很大的。如果父母不能放下身段去设想当自己是孩子的时候受到这种伤害会是什么反应,而只以自己身为一个成年人老油条的觉悟认为“这有啥,屁大的事儿”之后,对于非常敏感的孩子来说,可能就已经不会有第二次的求助了。而不那么敏感的孩子,在经历次数过了阈值之后也终究会学会闭嘴。当然,也有非常多的父母在设想自己是孩子时的承受能力的时候过度放大了孩子的感受,小题大做。这依然是一个需要避免的问题。为人父母确实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设身处地,及时沟通,调整自己的很多想法和感受,都是需要做到的,也都是剧中第四集这位父亲根本没有做到的。
当剧情进行到最后1/4,孩子因为被欺负三天没去上学被学校告诉了家长之后,愤怒的父亲认为一定是孩子被欺负了于是跑到学校要说法,却惊讶的得知孩子也参与了欺负另一个同学的行动。他回到家之后对孩子的怒吼和疑问却依然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我”是怎么教你的?你身为“我”的儿子怎么能这样?你居然做了这样的事,“我”不相信!当他听到儿子承认自己真的欺负了同学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我”没脸见人了!“我”记得“我”没有这样教育过你!然后对旁边在叫的猫怒吼说“你不配做我家的猫,滚出去!”儿子却直接的说出了父亲没说出口的弦外之音:“你不配做我的孩子”,你不过是想表达这点罢了。父亲恼羞成怒打开门把猫扔了出去,孩子着急要去追,父亲立刻抓住他说“我”还没有把话说完呢!后来孩子忍无可忍自我意识终于爆发,把父亲按到地上打了一顿然后推倒了来劝架的母亲之后毅然决然的冲出家门去找猫去了。
整个剧情里,父亲一开始对孩子夸下海口,说“爸爸对你真是无所不知啊!”,但实际上他对儿子的所有认知几乎都是错的。但是很快在这里剧情就要收尾了,于是强行让儿子突然找到了猫之后抱着猫看到了父母向被他欺负的同学的家长跪下道歉的场景,儿子深受触动之后立刻与父亲冰释前嫌。但是现实不是这样的。我不相信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那种在得知儿子欺负了同学之后第一反应是我没脸出去见人了的人,会真诚的为了自己没把儿子教好而跪下给人道歉。我也不相信这种一直自信过头了十几二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人,会一下自己就开始意识到自己一直都是错的,开始愿意放下身段去了解真正的孩子,而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孩子。我更不相信这种极端自负的人在知道孩子原来这么抵触自己的时候的反应不是暴怒,而是反省认错道“我以前没发现,对不起,是我不好”。从儿子的角度来说,我也不信他会在父亲指桑骂槐的说出“你不配做我家的猫”之后没多久就为父亲补偿性的说出“你一直是爸爸所骄傲的儿子”而感动。真实的生活里,不是这样的。编剧其实没有能力让这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龃龉在50分钟内顺利反转收场。在真实的生活里,这种漫长的以年为单位造成的隔阂,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弥合。在电视剧里,他们可以第二天第三天就阳光灿烂的抱着这只猫拍一张幸福的家庭合影。可在真实的生活里,这种事情其实并不会达到一个爆发的临界点,于是自信过头的人继续自信爆棚着,一直到死,而被挤压到没有生存空间的另一方,也只是默默的在心里把这段关系判了无期徒刑。也许那个自信过头的人会在某一天意识到另一方的疏远与躲藏,会暴怒还是会质疑,都有可能。更可能的是那个自信过头的人依然对自己的判断力深信不疑,于是一辈子都活在自己的自圆其说里。
最后,真是想咆哮一句,这种男人过度自信的毛病,到底是哪里来的啊!到底是父权严重的东亚国家才这样,还是全世界的男人都有不小的概率会这样?


毛毯猫ブランケット・キャッツ(2017)

又名:毛毯猫咪 / 猫咪情缘 / 毛毯与猫 / 毯子与猫

主演:西岛秀俊 吉濑美智子 岛崎遥香 唐田英里佳 酒井美纪 美保纯 

导演:大谷太郎 本多繁胜 编剧:江头美智留 Michiru Egashira/重松清 Kiyoshi Shigemat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