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大写一番,后来编辑说没地方,写一千字得了,我也再无动力了,就一千字。。)

在倪匡的卫斯理系列小说里有这么个故事。说是卫斯理的表妹高彩虹认识了一位笔友,两人通了几年书信,这位笔友表现出来的高富帅加学霸气质让彩虹表妹只想跪着唱征服。她渴望见一面,但这位笔友百般推脱,于是大侠卫斯理出马了。卫斯理为了找到笔友,不惜冒险夜闯军事基地,然后他发现,这位笔友出身果然不凡,居然是一台“活了”的超级电脑。

如果说一台电脑“活了”,那就意味着它已经拥有了人工智能。那么怎么证明一部电脑拥有了人工智能呢?有个古老的办法叫做“图灵测试”。顾名思义,这是计算机先驱图灵发明的。这个测试大概的意思是说,如果电脑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其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则电脑通过测试。可以说,倪匡那部小说,其实展现的就是一次“图灵测试”。

当人类能够制造人工智能的时候,人类其实已经扮演了造物主的角色,而被制造出来的生命又会不会甘心被奴役呢?这已经不仅是科幻的问题了,这还是神学的问题,哲学的问题。试想当机器人拥有了人类的情感和欲望的时候,你怎么能够保证这些机器人不会“变坏”?你又怎么能够保证他们不会按照它们理解的“真理”来改造社会,这样的想法一旦和科技相结合,就好像人类历史上那些独裁者一朝拥有了权力……我想这就是科幻作品往往对人工智能心存恐惧的原因之一吧。

最近“反叛”人类的著名人工智能是钢铁侠创造的“奥创”,它被钢铁侠赋予了拯救世界的使命,然后,他就开始按照他自己的理解来拯救世界了——首先把复仇者联盟干掉。这是这部电影最有科幻味道的设定了。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电影是小成本影片《机械姬》。这部电影的整个故事,就是把一次图灵测试作为背景。实际上这部电影探讨了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比如怎么理解机器人与人类的情感。这部电影有意思的地方不在于里面的机器人,而在于机器人的创造者和测试者的对话,这些对话探讨了关于人工智能的很多困惑。或者说这是在探讨人的特点。因为测试人工智能实际上就是在为人下定义,符合定义的就会被认为是人。不过这部电影仍然对人工智能表达了深深的担忧,假如机器人学会了欺骗,人对此是没有提防的。

如果你问我“复联2”和《机械姬》哪一个更科幻,我绝对会选择后者。格局虽小,表达的却是思维的乐趣和伦理的担忧,这个格调是“复联2”不能比的。有人说今年是中国科幻元年,因为刘慈欣的《三体》终于要登上银幕了。我其实不想看到这样的大片,我更想看到《机械姬》那样的小片,看到一些思辨的东西,而不是大而无当的东西(电影《三体》制作团体实在令人担忧)。如果我们想把大刘的作品搬上银幕,那为什么不从《朝闻道》开始呢?

机械姬Ex Machina(2014)

又名:人造意识(台) / 机器夏娃 / 觉醒前夜

上映日期:2014-12-16(BFI影展) / 2015-01-21(英国)片长:108分钟

主演:艾丽西亚·维坎德 多姆纳尔·格里森 奥斯卡·伊萨克 水野索诺 

导演:亚历克斯·加兰 编剧:亚历克斯·加兰 Alex Garland

机械姬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