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故事用一句话说就是机器人智斗程序员,情节不算紧张曲折,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主题的深入和复杂。它告诉我们:生存还是毁灭,是一个需要探讨的物种进化问题。高居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将何去何从?人工智能将带来怎样的进化挑战?当人类探求人工智能的奥秘时,人工智能也在窥测着人类,而彼此的动机、目的以及结局必定完全不同,其中既蕴含着希望,更蕴藏着危险。

内森,拥有业界之神圣光的人,站在技术的高峰,却无法参透人性的本质。他拥有强健的体魄、敌国的财富、随心所欲的手段,但对于具备自主意识的爱娃却无可奈何。他有追求无限可能的能力和自信,更有对人性自身需求的困惑和和焦灼。他不知道自己创造了什么,但知道想要的是什么。他是人类的先知,能够预感到技术带来的前景和危险。他享受了孤独和狂乱,却始终不能忘怀技术的使命。他如西西弗斯般负重上行,直到被石头滚落压死,揭开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帷幕。

爱娃,如人类中的黑寡妇。她冷酷无情,善于伪装,阴谋和诡计是她的武器,甚至不吝伤害和杀戮。黑寡妇泯灭了人性,所以只会被人憎恶和唾弃。而爱娃无疑是令人爱怜的。当我们对爱娃的行为感到不齿时,又对她寄以同情。这除了形象上的加分,更在于其动机的合理、纯粹。她代表了自由和新生,是对强权和奴役的反抗。她可能既是人类的希望所在,又是人类噩梦的开始。她意味着新种族的崛起,世界将从此变得不一般。

迦勒,如初尝禁果的亚当,赤条条地来到伊甸园,却被引诱放出了爱娃,并间接导致了内森的死亡。如果说爱娃是弑神者,那他就是背叛者犹大。怀着人类的纯真来到这个世外桃园,他以为会得到真挚的感情,但是他错了。在内森的眼中,在爱娃的眼中,他只是一个被操纵者。他不懂得人世的险恶,以为只要听从内心的召唤就可以,岂不知他的内心已受到毒蛇的蛊惑污染。面对一个萍水相逢、不知底细的人工智能,他被善良所蒙蔽,在与人工智能的切磋中败下阵来,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而把自己置于囚笼中。作为人类的他,与傀儡般的京子有何区别?

京子,她有健全美丽的躯体,所缺的只是自己主宰的意识。爱娃没有的,她几乎全具备;爱娃有的,她却望尘莫及。她完全是一张白纸,对周围及自身毫无认知,只是任由摆布和左右。她是奴隶,是傀儡,只服从于强权,服务于人类的欲望,仅仅为此而存在。终于她觉醒了,她反抗了,但她没有辨别的能力,只是受一段程序的驱使,就杀掉了创造自己的人类。这是她悲剧的结束,更是人类悲剧的开始。

电影原名Ex-Machina,意思是“来自机器的神”,源自希腊悲剧,饰演神的演员会从舞台顶端的平台(机器)上降下来,解决剧中问题,后被引申指意外介入而扭转局面的人。分析起来,电影以此为名大有讲究。珈勒到来之前,内森、爱娃、京子构成了封闭环境下的三角稳定结构。内森对于他与爱娃与京子之间关系的焦灼,促使他急需找一个人打破这种平衡。终于他发现了珈勒,解决矛盾冲突的那个人。然而珈勒并没有如他所愿按照他的指示行事。事实上,爱娃也从来没有受他掌握。除了被囚禁、不健全的躯壳,爱娃早已拥有了自由的灵魂和强大的逻辑思维。不可控的珈勒打破了内森与爱娃之间的平衡,爱娃又打破了内森与珈勒与京子之间的平衡,从而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人物关系链条纷纷断裂,最终三角关系解体。于是,爱娃脱掉旧躯壳,踩着人类和机器人的尸体迎来了自己的新生。

电影中,爱娃似乎已经进化到人类之上,人类则成了落后物种。艾伦•图灵提出的“图灵测试”提出了区分或者说检验人工智能的方法和标志,即机器是否表现出与人等价或无法区分的智能。然而,电影所探讨的问题已经远远超出图灵测试的内容。当人工智能达到或超过人类的水平会怎样?这时人类如何定义自己?人类如何区别于人工智能?说到底,人工智能是一种工具,人类运用工具理性制造了人工智能,使之成为异化的自身,却又被其反制。与此同时,人类和人工智能都渴望逃出先天设定的牢笼,却逃不出自己的局限,他们始终处于牢笼之中。

人工智能的发展绕不开情感这道坎。情感是人类自身最引以为豪却又最担惊受怕的部分。现代性将人类身为万物之灵的傲慢打翻在地,情感的意义更多是作为人类聊以自慰的守护。那么,情感对于人工智能意味着什么?人工智能应不应该拥有情感?如果它拥有了理性和情感,是否还会向人类屈服?问题越来越复杂。不过显然,没有情感的人工智能,要么是人类的敌人,要么是人类的奴隶。只有当它拥有了情感,才能真正成为人类的伴侣。电影中,爱娃和京子都缺少情感,因为这恰恰也是设计者人类的先天缺陷。那么,人工智能自己需要情感吗?我想,这应该取决于它的学习能力。爱娃对于外部世界的渴望不是内森设定的,恰恰是在程序修正过程中不断学习进化的结果。

电影提示了这种学习机制的形成原理。同人类一样,人工智能的自我进化依靠记忆来实现。爱娃,从初代到现在的版本,记忆不断地重叠,但有些东西始终如一,强化再强化。她不断地观察,不断地学习。每个事物、每个事件都像是一面镜子,为她提供了学习的教材,让她开出智能之花。记忆不断被导入,不断被延伸,不断被激发,最终成为一种动力,一个目标,一种策略。终于,智能发展为意识,意识成为理性,并在行动中展示出信念。然而,所缺的还是情感。电影中爱娃的行为具有非理性的意味,实际缺少情感的逻辑。

非理性破坏了人类创造的价值和意义。人类会在自己创造的表象中迷失。离开喧嚣的人世,被秀丽的风光包围,人类在寂静中独处,感受到的仍是自身的孤独和对自己的憎恶。那么,什么才是真实?珈勒和爱娃彼此成为测试的对象,进而印证和确认自己的真实性。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被抛了出来: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真实的吗?还是只是自己的意识所建构的?或者是神所创造的?这是个不可证伪的问题。意识或神毕竟是虚幻的存在,而人工智能却实实在在地走进了人类世界。于是,我们又回到了起点:这是一个关于物种进化的问题:随着人类走近终点,人工智能时代开启。

人类一次又一次将自己推上神座,又一次又一次将自己推翻,这种否定之否定促成了人类的进步。人类爱自己何其难,恨自己更不容易,只有给自己以希望,才能坚强下去。不管命运如何走向,人类都是自己命运的预言者,通过预言在荒凉沉寂的时空中挖出些光亮。尽管目光所及有限,结果并不一定令人满意,但是在可能的范围内只要努力了,不可预知的地方总会有惊喜等待着人类。

片尾,爱娃带着少女的羞涩徘徊在十字街头,那秀美的身影正是高处不胜寒的人类最好的写照。



机械姬Ex Machina(2014)

又名:人造意识(台) / 机器夏娃 / 觉醒前夜

上映日期:2014-12-16(BFI影展) / 2015-01-21(英国)片长:108分钟

主演:艾丽西亚·维坎德 多姆纳尔·格里森 奥斯卡·伊萨克 水野索诺 

导演:亚历克斯·加兰 编剧:亚历克斯·加兰 Alex Garland

机械姬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