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谢天谢地我终于把这部两小时30多分钟的黑白电影看完了。倒不是因为电影本身不能吸引人,虽然确实像是流水账一般略显拖沓……很久之前就听说过这部电影,也不是因为大名鼎鼎的维斯康蒂,仅仅是因为它的名字-----大地在波动。这么一个看起来很壮阔很有地理学术性的名字让我陡然失去了深入了解的兴趣。如今再次与它“相遇”要为它写点什么使得我不得不重新尝试了解它,然而令人失望的是,网上几乎没有关于它的大段文字,都是些提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时顺手一笔带过的只言片语,可见它在历史上是这么的令人“生畏”,不仅枯燥乏味,而且是150多分钟持续的枯燥乏味。
大概故事情节在看之前我是知道的,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一直拖着不愿去看的原因,在影片的一开头布满屏幕的大段大段文字就像是导演的“警告”-----这不是什么happy ending,别做梦了!这里面也没有你想看的明星!这里是意大利,不是歌舞升平的好莱坞!
维斯康蒂在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这是同样一个人剥削人的古老故事。所有这个小城里的房屋、街道、渔船,还有人民,所有演员都是从当地居民选出来的。渔民、农民、砖匠,以及鱼贩,他们用方言表达自己的痛苦和希望-----在西西里,穷人并不说意大利语。
是怎么样的一个国度,怎样的一种残酷,让穷人连自己国家通用的语言都不能说。

影片一开头是一阵轻松的口哨声,差点让人误以为这是一个有诙谐感的故事,不过随后而来的冗长的敲钟声立刻打破了这“以为”,低沉压抑的钟声没有尽头,令人绝望。
妈妈,姐姐,妹妹,爷爷,哥哥,弟弟。女人们在家里等着出海的男人们回来,带着换回来的钱继续下一个等待的循环。在海上劳累了4天的渔民们想尽快把鱼都卖出去,不管鱼贩和船主会给多少钱,然后就奔回去和家人团聚。他们当然知道,辛苦了这些夜晚其实并不能换回能让他们温饱的钱。就像画面中一拉起渔网全是鱼的喜悦并不能盖过挣不够养家糊口的钱所带来的痛苦万分,甚至都没有丝毫的喜悦。因为渔民们和观影之前的我一样,已经预知他们的人生他们之后的命运。这才是命运最残酷的地方----已经告诉你你的一生情节。就像一个圈,你不要去管它有多大,是椭圆还是正圆,你唯一能做的只是在里面日复一日相同地盲目地奔转。你就像马戏团的木偶,被生活提着线走,没有灵魂。
于是纳多尼喊出了那句叛逆的话----人人都为钱出卖自己的灵魂。其实这也算不得什么严重的事情,钱买不到一切但是能买到大多数,渔民们需要的不过是那大多数中的一小点,够吃饭够穿暖,如果出卖自己的灵魂能换来足够的钱那就算了。最悲哀的是,这灵魂廉价得连温饱都挣不来。
所以在陆军服役时受到过不公平待遇的纳多尼要革命。把老一辈的话抛在脑后。
在一个收成不好的夜晚,大家抱怨大海吝啬甚至抱怨海不够大,爷爷说那又怎样,这海可是上帝赐予的。于是纳多尼说:“上帝赐予了这一小片海和礁石,还有这些行驶不了多远的渔船,但上帝并没有创造那些奸商来剥削我们渔民。”这时候的纳多尼简直像是金田起义时候的洪秀全,嘴里念叨着上帝心里筹划着闹革命。
革命的日子到来了。站在海边礁石上高举着鱼贩的秤号召着相同压榨下的渔民的纳多尼多么像那个喊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不禁觉得历史的讽刺,所有因为被压迫而想反抗的革命似乎结局都是失败的。纳多尼的革命也是,大家纷纷效仿把鱼贩的秤扔进大海换来的是被关进监狱。
故事当然没有就这么结束,还记得罗斯福为了保护羊群而捕狼的故事么,狼没了羊也活不长,世间事物总是相互依附的。鱼贩没有了渔民帮他们做事,自然也少了靠压榨得来的收入,所以他们勾一勾翻云覆雨的手指,让警察把纳多尼他们放出来。他们有着自己的道理-----想革命却迷惑的渔民们像篮子里的鱼一样寻找出路,最后就会像鱼一样放弃。
蚯蚓对石头说,我会在你身上打穿一个洞。在鱼贩眼中,这就和纳多尼一样,是一个笑话。
鱼贩们显然低估了纳多尼,他并没有庆幸自己安然无事然后就此老老实实继续从前的工作,他对当时的社会下有权势的人的行为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们把我们关进监狱是因为法律说我们犯法,但情况有利于他们时法律已无关紧要。”这句话简直是让我热血沸腾,不管是在等级森严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古代甚至现在的中国,这句话简直就是对整个社会权倾一方的概括!
纳多尼开始了他的第二次革命,这一次他不号召大家不代表贫穷,他仅仅是想先改变自己家的状况。当他们全家穿戴整齐要去卡塔尼亚抵押他们唯一的财产时,穿过小巷和人群,他们是多么的欢快,手里紧攥着美好未来的唯一希望。没人理解他们,当你生活在贫困中,威胁无处不在,你非但无暇顾及去改变生活,还要担心会不会有更糟糕的事情降临。
一个多月后房子抵押手续办完回来的纳多尼就像拥有了全世界一般。第一天为自己捕鱼,捕到了满满一船空前未有的凤尾鱼,上帝都在黑夜中对着纳多尼笑。可惜我们都不能探知这是上帝的鼓励还是嘲笑。
纳多尼对玛拉说到冬天就会挣大钱了。这样类似“到……就会……了”充满希望憧憬的句式让人不安,在《控制》中Ian对刚生完孩子又背负着养家重任的妻子说“过了秋天就好了,再等一等。”;《无间道》里陈永仁对李医生说“过了今天就没事了”,后来刘建明也这么说。结果呢?Ian没有活过这个秋天,他在还有几天就熬出头的时候在癫痫与心病交错折磨中上吊自杀了;陈永仁说完那句话后的第二天就被子弹穿头死在了电梯里,刘建明也在说完那句话的第二天自己用枪打穿上颚成了植物人。
所以,不能等,因为你有可能等不到,可是除了等,你也没别的路可走。就像之前纳多尼对心爱的女孩说“有钱人也许明天就变成穷光蛋。而有一点东西的穷汉子明天或许会变富!”的时候女孩子的回答那样----“那就明天再说吧”。
世界太阔,上帝的哭笑不只为我。你应当明白这个道理。
警察都来奉承,腌鱼时从小孩到老人都咧开嘴欢快大笑。你已经得到了你想要的一切,梦想得到的东西就近在咫尺。不过就是等到冬天而已吗。
可是还是等不到了。当和影片一开始一样的钟声响起,梦就要碎了。那大钟是用来预报暴风雨的。
终于意识到,那夜上帝在夜空的笑是在告诉你他要给你开个玩笑。
如同纳多尼一家一夜之间成为“有钱人”一样,仅仅一夜之间他们之前的一切全部失去了。就像是生活好不容易要明亮起来的时候有一双大手毫无预兆地按下了开关,整个世界陷入一片措不及防的黑暗。
再也不会亮起来了。没钱修船,房子被银行没收,家庭成员纷纷出走濒临解体,鱼贩们处于报复和羞辱拒绝向纳多尼家的人提供工作。直到后来,纳多尼放下了最后的尊严,回头去求当初他发誓宁可饿死都不会为他们工作的鱼贩。当饥饿袭来的时候,你就顾不了那么多了,你会屈服,即使自己被掠夺一空。曾经会因为鱼贩一句嘲讽而大动拳脚的纳多尼,面对整个屋子里的人的奚落侮辱也只是沉默。他没有资格再说什么,他不是视死如归的英雄,他有一个大家庭,他要养家糊口,更重要的是他要为自己当初的革命的结果负责,所以他只能回过头继续过之前被剥削的生活。

不禁发问,拍这样一部时间如此长的电影维斯康蒂的意图到底何在?指控还是警告?在我看来,本片不仅是指控鱼贩对渔民的剥削,更多是在唤醒一个群体,那些一代又一代甘于这种被剥削的命运的人们,正是因为他们,使得对抗宿命的勇者成为了一名殉道者,最终的结果不是谁战胜了谁,而是让整个社会进入一个死循环-----贫穷愈加腐蚀人性的尊严和道德理想,人人都为钱放弃了自己的灵魂。
革命,从来不足以树立起艺术的标杆更不会直指艺术的巅峰,片尾纳多尼一家重新登船冒着风雨再次把生命交给大海告诉我们,生活并不曾低于灵魂,你若是决心屈服于它,那么你也只能为它所奴役。

重新扬帆的航程,熟知的生活轨迹,未知的磅礴未来。



大地在波动La terra trema(1948)

又名:La terra trema: Episodio del mare / The Earth Trembles / 大地震動

上映日期:1948-09-09(意大利) / 1952-01-15片长:160分钟

主演:Antonio Arcidiacono Giuseppe A 

导演:卢基诺·维斯康蒂 编剧:安东尼奥·彼得兰杰利 Antonio Pietrangeli/乔万尼·维尔加 Giovanni Verga/卢基诺·维斯康蒂 Luchino Visco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