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先介绍影片,我想先谈这“滋味”。如同品咖啡,刚开始有种新奇,似乎是丝样轻淡,再把它下意识停在舌床,那几秒钟的苦味便于味觉记忆里延长,因为苦得不愿意它继续游走。可是它的苦又不是分明,而是摊开一团,所以忍受了。大脑会不会分泌出甜味?没有。它苦得也干脆,它的使命里只便如此。所以电影里苦痛的情节用了一个多小时,让神经的情感体验达到了最长,还好没有长着就乏味,只是不堪忍受罢了。这一口或许幸而没有硬吞掉,没有提早漱出口去,到了这时,神经莫名不已地轻松,就如刚开始尝的那样,或许说出导演没有将这种苦味夸到绝对的感谢话有些遛马,所以我说他不过也是懂得品咖啡一人而已。
再说说电影的主题吧。不是我要做绝对评价,绝对观感,因为看到每一步都有个人味觉里的滋味,也何须定性呢?但我想说的话确偏“绝”,跳出电影,而去捕捉元素。影片讲述三段情节,共有一个咖啡主题,各有人生苦味,咖啡的相关品既在单节里主线,又有各节的交叉,很难想象如此丝苦地将所有苦痛联系。甚至苦——甜在各自的情节里也不一味重复,简直不可重复,但我们又能看到,人之同理。有讲苦的承传,有讲苦的无轨,有讲苦的乐之回归......我甚至不想打上句号,表示它的完结。电影完了可我还像品着这杯咖啡。并且注意,每段里的苦涩出来都在于一种说教,在整个巢覆的惶恐国际背景下,有对无序骚乱,有对贫穷公平,都是生活的苦在煽动手里作怪,在根性里对抗,可是它本身便在苦里,搅动的只不过难忍的涩心,是好难忍啊,好难受啊......人无可避免无比自然地置之于境了。呼号两声才能缓解。再有城市生活与田园生活,高层生活与底层生活,生存与精神,过去的罪恶与现在的救赎......无数组苦涩在舌苔味蕾里扩充。
至于电影本身,画面简洁,构图生活化,比例突重,无毫丝紊乱,看出电影人尼采式的不神圣化绝对化,以及一种包裹理想色彩的真实化,当然也还是少不了caffè主题精神品味;人物真实,不刻意彫塑,又合苦中,而琴声缦缦,似如风声,吹荡每个生命飘扬起的苦涩;情节平行独立而同位于一味苦涩,长而不冗,似而无非,恰到好处。
总之是部好电影,是杯好味咖啡。

咖啡风暴Caffè(2016)

又名:咖啡

上映日期:2017-12-30(中国大陆) / 2016-09-03(威尼斯电影节)片长:110分钟

主演:恩尼奥·凡塔斯蒂基尼 芦芳生 谭卓 肯·德·布沃 提伯·范登 

导演:克里斯提诺·波顿 编剧:克里斯提诺·波顿 Cristiano Bortone/马修·汤姆森 Matthew Thompson/安娜劳拉·切尔夫 Annalaura Ciervo/石铭华 Minghua 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