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既定印象里,美国人只载人登月了一次。即是那次著名的【这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然而并非如此:
1968年12月至1972年11月,
他们共进行了九次载人登月,而我们那时候在……
在三人当年坐在人类的科技结晶里驶向月球,
所目历之景,所身临之感,世间少有。
看到他们在太空听音乐轻松戏耍的时候,
我突然有一种莫名的唏嘘悲怆:
同样是地表的生物,走过了相同岁月,
如果没有工业文明的外部冲击,
我们或许今日仍活在封建奴统的循环里。
这也是为何隔壁会在黑船来航处立碑纪念。
西方也经历过早期矇昧和中世纪的暗夜,
然而他们被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浇透了。
应深信只有当漫长的人性禁锢被打通,
去掉心灵枷锁,人之幸福权利得以保障,
社会才能释放真正的活力潜能与创造力;
而我们似乎千年来被什么东西堵着心性,
精神和内心压根就没被什么解锁打通过,
只是急匆匆也披上一件现代文明的外衣,
然而整个社会心理运行机制还是换汤不换药。
科技领域倒是可以资源整合挪借,却是不能弯道超车的,
甲午海战之前北洋水师也是花钱砸出来的亚洲最威风水军,
三体水滴到来之前,地球的科技也是一种无根基推动的虚假繁荣。
有意思的是,
只要短暂的给这片土地上的人稍微松绑释压,就会迎来短暂的春天。
而长久的生机需要长久致力于从根源上对运行框架改造构筑。
再往下就不说了……
关于纪录片本身:
《阿波罗11号》完成度更高些,
所以此片的稀有画面素材可作为《阿波罗11号》的补充。
比如后来几段蹦蹦跳跳采集样本,开着月球车的几段。
关于第三人:
比起“没人会记得第二个人”,
驾驶指令舱绕月飞行等待同伴的柯林斯,可称是有史以来最孤独的第三人了。
科林斯后来在书中写道:我现在孤身一人,这是真正的孤独,我与一切已知的生命相隔绝。如果可以计算的话,有30亿加上2个人正处于地球的另一面。而在月球这一面,只有我一个人和上帝才知道的别的什么东西。我喜欢这种感觉,透过舷窗,我可以看见星星,这也是另有的一切了,在我所知道的月球所在之地,只是一片漆黑的虚空。
摘一段话:
我知道的是,我的家庭和财产,
我的朋友,国家,都在那个蓝色小东西上,
在这巨大的太空里,它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另:21世纪还有人怀疑登月真假的人,
等同认为自己比当时的苏联航空局还要聪明,也算一件幽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