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狗》是我此次TIDF影展最喜欢的作品,细腻、温润、层次丰富,加上女导演观察的角度与众不同,让影片极具个人风格,我知道男性作者很难达到如此细腻的程度,却也不妨碍作为男性观众的我可以体会作者的感受。此片最终获得亚洲首奖,我想也是靠影片感动,说服了阅片无数的评委们。我看影展特刊介绍此片导演金宝蓝,84年生人,曾经做过杂志写手,现在在纪录片公司工作。所以就不难理解,影片的旁白让人有阅读小说的感觉,影片出现大量作者的旁白,梳理影片的叙事线索,更一步步带着观众进入作者内心隐秘的情感中。
影片又一只被遗弃后被好心人收养的白狗开始,作者因为好奇心和爱心在一点点的询问周围的邻居关于白狗的故事,在她采访的人中有小学生,杂货店老板,遛泰迪的大姐,一个身体和精神有点问题的中年男人,还有一个给白狗送饭的阿姨,最后是那个收养白狗的超市老板。一个很认真的采访关于一只白狗,这些邻居和观众一样多少有点奇怪,这个摄影机背后的女人到底是想干什么?被采访者的回答都如此随意放松,以至于答案幽默的一塌糊涂。把认真和随意拼贴,作者仍然是默默甚至决绝的观察这只白狗,现实的荒诞感也在白狗所在的天台上慢慢展开。
为何作者要花大量时间在观察和帮助这只白狗,除了爱心外,我想金宝蓝在白狗身上找到了自己投射过去的影子。金宝蓝和白狗一样都是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金宝蓝在影片里搬了13次家,她晒衣服的环境也不断在变,并越来越远离市中心;白狗被关在天台上,等待有人来喂食,等待晚上主人来溜溜他,绝大多数时间他只能从阳台望向路口,看着过往的人,以及渐渐消失的房屋。
金宝蓝在此片一个重要的架构就是以自己不断的搬家建立了一个主时间线索,我们可以说是现在进行时,在主时间线上她把白狗、在公园里打发老年时光的老奶奶、曾经在美容届风光,现在孤苦一人,试图参加整容节目重拾信心的阿姨,这些角色逐一放置到时间线上,由观察他们引出了作者自己的回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另一个时间线就是金宝蓝的个人记忆,我们说是过去时。至此,作者的真正用意也渐渐显露,借由白狗,作者真正要追问的是自己的精神困境。相比于主时间线的线性逻辑,这条线是极其跳跃的,记忆中的痛点时隐时现,伴随着家庭录像,与好友的电话录音,与前男友的电话录音,你感觉到作者有时在闪躲,有时又鼓足勇气去面对。
观看此片时感受到的丰富层次,我想来自于金宝蓝把情感、观察,思考有效的组织到一起。作者没有完全陷入到自己的情绪中,她带领观众挣脱出来,一起进入到她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对原生家庭、对婚姻,对自己成长经历的思考,这一切又绵密的编制在影片中,让此片也由个人影像日记似乎演变成了韩国当代社会的影像日记。
此片还是让我想到沙青的《独自存在》,他们的观察都是由从观察自我,漫延到观察所处的环境的日常,又由这些日常引出对自己精神世界的思考。值得一提的是,两部影片都是用普通的DV完成的,不是广播级的摄影机完成的。电影的核心还是内容,技术为之服务,思考的沉淀,会让影片的内容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成就优秀的影片。现在这个技术门槛几乎为零的时代,也给了创作者们更大的自由,每个人都可以使用影像这支笔。

白狗(2017)

又名:Baek-gu

片长:83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KIM Bo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