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账号:去病电影,谢谢!

战争历史题材电影在绝大多数国家都是既叫好又叫座的电影,而且往往成为全世界各民族了解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历史的最有效途径。
只有在中国,尤其是今天的中国,战争历史题材电影在恍恍惚惚的几十年间变成了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文化“鸡肋”。
不但不能为我们这个经历过全世界最残酷的战争战火、全人类最纷繁复杂历史进程的民族宣示百折不屈、凤凰涅槃般的魂魄和精神,反而成为一抹随意涂鸦、泥沙粪土混染的蒙羞布。
即使是制作者、拍摄者、参与者们也都心知肚明,只是为了生计、为了不菲的制作经费,大家故意的视而不见罢了。
为什么会这样?
其中原因确实复杂,主要的棍子当然不能打在个人身上。
当社会出现问题,整体文化氛围出现问题,坏的东西必然淘汰好的东西。
我们需要一次认真的研讨才能说明具体缘由。
但是我们相信,这样的现象不会持续太久了。
从临床表现上来看,中国的战争历史题材电影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虚假。
电影和其他艺术形式在表达上的本质不同,那就是真实。
电影可以在视觉上达到百分之百的真实,甚至超出现实真实的真实。
这就是电影独有的能力。
战争历史题材就更是如此。

《助产士》是一部片长120分钟的芬兰影片,于2015年09月上映。
影片表现了1944年的芬兰,在二战的余波中与德国和苏联持续冲突着,并且在拉普兰一战中受到重创。
海伦娜是一个小地方的助产士,在多种压抑的环境中她艰难地生活着。在遇到德国纳粹军官乔纳斯•安赫斯后,她被这个神秘的陌生人吸引,跟随他来到了战俘营,并成为了那里的一名护士。在安赫斯的眼里,海伦娜有着与其他女人截然不同的魅力。他们发展出了一段狂野而激情的关系。
然而他们炙热的爱情并没有消除残酷的战争给安赫斯带来的创伤,也没有办法消除掉在战俘营的高墙下隐藏的令人毛骨悚然的秘密。当战乱将这对恋人分开时,他们约定在曾经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小屋里重逢。
战争结束之际,海伦娜和乔纳斯冒着生命危险,经历千辛万苦去找寻彼此,强烈的生存意志让他们打破道德的鉫锁,一路指引着彼此回到对方的身边。

《战火中的芭蕾》由中俄联合制作,2015年8月上映。
影片内容表现的是1945年日本即将战败之际,我国东北边境一个小村镇里,一名纯真善良、土生土长的东北大妞鹅儿,平时在面包房打工,喜欢芭蕾,并与苏联侦察兵安德烈之间产生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两部电影很巧合的拥有有一些共同点,且同期放映。
反映的都是战争即将结束之际,故事都发生在边境附近,都是有特性的本地女孩爱上异国军人,同为表现战争中的爱情。
只是,一个表现真,一个表现假。

开篇场景:
《助产士》开篇即是紧张的场景:德国士兵枪毙苏联战俘,并把不愿开枪杀人的女主角赶向冰冷的大海。
场景真实,画面表现真实、紧张,直接突出了女主角的性格和人物特征。
《芭蕾》开篇是一幅童话般的景象:美人冰上独舞,大雪漫天纷飞,火车原野奔驰……紧接着是天真无邪的儿童在铁轨边玩耍。
在“童话般的家乡”的旁白声中,女主角随着教堂优雅的音乐踮起了脚尖,预示着芭蕾的故事开始,一旁一群不分贫富贵贱的孩童们和谐的在神父指挥下唱着悠扬的歌曲。
这几个场景和影片表现内容基本无关联。
顾名思义,战火中的芭蕾,战火的分量应远远重于芭蕾。
此处战火丝毫未见,反而是一派宁静祥和的和平景象。

《芭蕾》接下来开始表现战争元素:
一队日本军人在野外搜寻,地面上的血迹,日军在街上奔跑,日军军官谈论苏联间谍被打死和逃跑。
这是典型的国产电影套路:
尽快交代故事线索,用最直接的符号式表现和对话引领剧情发展。
画面内没有任何可以让观众引起注意和兴趣的内容。
优点则是拍摄起来相对简单,列队在镜头前走路、跑路,军官一副深沉的面容对话。
这些画面一共用了2分钟时间。
《芭蕾》接下来的镜头让人有点匪夷所思:一具应该是抗日人士的尸体被高高的吊于高处,日军的摩托车开过街市,但街市上人群熙熙攘攘忙碌依旧,尤其是孩子们玩耍着欢声笑语……
这是要表现什么呢?
是要表现虽然在异族侵略和统治之下,虽然有不屈服的英烈在抵抗和牺牲,但衣食无忧、生活在宁静祥和童话中的中国人显示出了一贯的麻木不仁吗?
想象一下,就是街上吊死一个十恶不赦的杀人犯,也会在周围形成一种特别的气氛,这不是常识吗?
更何况还是一个为了民族自由独立而反抗异族入侵的英烈!
接下来是充满温馨氛围、更加让人感到暖意的俄式面包房加茶餐厅。
在温柔甜美的旁白中,身穿裘皮的贵妇、衣冠楚楚的商贾、制服齐整的侵略军和衣着朴素但仍然干净利落的火车司机、工友们谐和平静、其乐融融,聚集一堂……
在这个“世外桃源”里,从1931年918开始的侵略和占领丝毫未见踪迹,日军对东北人民的压榨、欺凌、迫害和杀戮丝毫未见踪迹,包括抗联在内的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民的愤怒和反抗也都丝毫未见踪迹。
只有日军军官与中国工友热情的寒暄,中国工友同样热情的回以下流的暗示。
只有女主人公鹅儿的梦想盘旋萦绕:总有一天要成为柳芭大妈那样的芭蕾舞演员。
不禁想问一句:在今日的我国,您能找到这么一个地方吗?
如果非想拍一个童话爱情故事,能不能不拿战火说事呢?

在各自遇到爱情对象之前,看看《助产士》的表现方式:一点都不童话,只有真实。
刚刚接生完的孩子,因生孩子死去的产妇床上、腿上的血迹,盖上产妇全身的白单子,疲惫的面部表情,与旁人交谈中的愤怒。
顺便表达了自己强烈的性格和人格特征——“我不会杀害孩子的,他们是上帝赐予的礼物。”
她独自骑车走过空旷寒冷的原野。
中途遇到德国军队的车队和自己的哥哥,帮助推出陷入泥沼的车辆,顺便——表达了自己对眼前战争的强烈的看法——
“还有20万德军在这里游荡,女人失去了贞洁,男人失去了自尊。”
(德军和芬兰并不是敌对的双方,盟友尚且如此,日军和中国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却如此温馨和谐……)
接下来是一个本地二流子的骚扰和哥哥的保护,表现了女孩存在环境的恶劣,为下面的剧情进展铺垫。
这时影片的男主人公登场了。
虽然在前面已经出镜,但此刻的他才正式亮相:英俊的面相,忧郁的眼神,潇洒的步态。
最重要的是,一没有占领军傲慢冷漠的神态,二还算热心助人,一声口哨,车上的德军士兵下来帮助推车。
只有做足了这样的人物铺垫,这个军官才能拥有之后刻骨铭心的爱情。
这是最普通的人物刻画,和剧情密切联系的人物刻画。
从女孩的眼神和面部特写,观众一眼就能看明白她的心理活动,而男主人公的面部特写也直接铺垫了他之后的感情线索。

这才是《战火中的XX》……战火痕迹明了透彻,本身就给观众带来了视觉冲击。
感情线索同样鲜明,观众一目了然,完全可以与自己的亲身体验得到印证。
此刻,两人只是如同成千上万郎情妾意的男女一样,仅仅是邂逅而已。
如果剧情要往前推进,还要有更进一步的线索和行为。
这也是符合观众的个人体验的,是真实的。

再来看咱们的“鹅儿”。
出场后的一系列表现是:
皑皑白雪中推车行进略带艰难;
进入教堂,表情甜美的听音乐;表情安详的给日本军官服务;表情更加安详的在厨房一边洗碗一边压腿;在柳芭大妈指导下专心的开始练习芭蕾舞;
她仿佛真的生活在童话世界中。
眼前的战争岁月、血腥屠杀、强敌国耻均与她毫无关系,她对此也没有任何看法。
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鹅儿自己说的是:梦想着有一天当上芭蕾舞演员。
日本军官说的:你的女儿真漂亮……
鹅儿爹说的:我老婆说是我的……
还有一个傻乎乎的暗恋者出场:鹅儿是我的偶像……
您觉得有劲吗?
等到鹅儿的感情“对象”——苏联侦察员出场,彻底无语。
夕阳仍在,街道上按照导演的命令空无一人,以便鹅儿的剧情进行。
鹅儿依旧是迈着欢快轻松的步伐,双手舞动着向家中走去……
突然,听到一声怪异的呻吟,紧接着又是一声更大的……
鹅儿当然要四下寻找,也很容易的就发现了“简单的藏起来”方便鹅儿找到的苏联侦察员。
鹅儿害怕要跑,这是真实的,她应该回家叫大人来。
但是一声“救我”后,鹅儿马上又回去了,把头巾解下来扔过去,这也还算可能。
鹅儿又要跑,是要回家吗?
这时,空旷的街上过来了弟弟“六子”,问了一声“这是谁啊”?
局面改变了,鹅儿不再跑了,突然不再怕了,俩人一起把苏联侦察员拉回了家。
当然,街上还是不能有一个人。
这就假了。因为,之前剧情并没有铺垫,观众一点也无法看出鹅儿是个敢于在那种可能失去生命,甚至全家被杀的情况下也要救人的正义女神。
生活中其实也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只是电影不是猜谜语,是要让观众看见、感觉到、相信的艺术表现。
既然以假开头,后面就一直假了下去。
小兄妹顺利的把伤员拉回了家;
母亲顺利的接受并帮助掩饰;
父亲回来在略做申斥后也顺理成章的接受了,并请来做兽医的大舅子给伤员看病。
在那种环境下,让一个普通人、普通人家这样做是多么艰难的事,但在这里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

看看《助产士》:
女孩在邂逅了英俊德国军官后,经历了一场场景真实血腥的接生;
英俊德国军官又来到孩子出生的屋子里拍摄纪录片,再次遇到了女孩;
两人的目光也再次相遇;
军官为女孩拍照,女孩擦去身上的血迹为拍照打扮;
此处交代出军官的电影制作人背景和芬兰母亲的背景(他不是一个铁杆纳粹,这对剧情发展很重要);
表现了居民对德国军队的愤怒情绪;
私生子孩子的出生呼应了前面女主角说的:“战争让女人失去贞洁、男人失去尊严”,前后验证。
继续表现了英俊德国军官的反常情绪(虽然观众此刻还不知道原因)。
最后,刚刚接生下来的私生子孩子被其家人和女孩的哥哥一起在沼泽地溺毙。
这和一开始女孩“我不会杀死孩子”的看法形成了强烈的矛盾,这是她个人的矛盾,也是战争环境下导致的矛盾。
这样的环境是导致主人公故事的、真实的核心线索。
此时女孩表达的心愿是:祈求上帝让那个男人带我离开这里吧,除了这里我愿意死在任何地方。
到此,女主人公的动机完全成立,故事可以继续下去了。
第二天,在默默地看着英俊德国军官拍电影时,女孩又听到别人说德国军官马上就要回到一个集中营。
女孩以威胁说出哥哥参与杀害孩子的秘密为由,迫使哥哥同意想办法让她进入德国的集中营工作。
仅仅是为了能够离开阴郁的家,为了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工作,已经费了很大的周折。
相比之下,我们的鹅儿在大街上捡了个“能让自己和全家被杀死”的苏联侦察员就太容易了。

人类为什么一直不能摒弃谎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真的很难,假的很容易。
就像拍电影。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账号:去病电影,谢谢!

助产士Kätilö(2015)

又名:Wildeye / The Midwife

上映日期:2015-06-13(上海电影节) / 2015-09-04(芬兰)片长:119分钟

主演:克里斯塔·科索恩 劳瑞·提卡宁 皮尔卡-佩卡·彼得柳斯 汤米 

导演:安提·乔金恩 编剧:安提·乔金恩 Antti Jokin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