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来讲,再怎么严肃都不为过。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战争是人性恶的爆发。但商业对冲突、对暴力、对英雄、对煽情、对大场面的迷恋,使得多如牛毛的战争电影中有以嗜好战争场面的大制作,有描述英雄成长的传纪电影,有讲述邪恶对抗的类型片,但阐述个人遭遇、揭露人性的电影却如凤毛麟角般珍贵。

全篇采用黄色的基调,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人类世界的枯萎,而却没有丝毫嗜血的资本通病。远景、全景和中景镜头呈现了客观和冷静的视角。而对个人命运的写照则通过母亲——那娃玛万的三封信和她的儿女寻找过程来一一呈现。


将故事勾连完整:诺娃玛万与阿拉伯人相爱,生下尼拉德。丈夫被杀害,孩子被遗弃,战争开始后,诺娃踏上了寻子的归途。她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后,成为反抗的斗士,因射杀民兵首领被捕。在狱中,顽强不屈的她被称为“唱歌女人”,却遭到了牢头——她的亲生儿子尼拉德的强暴,并生下双胞胎姐弟。姐弟遵照遗嘱,踏上了寻找父亲和哥哥的路途……


这是一出俄狄浦斯王的悲剧。而战争退位为一个背景,一个导火索。 导演揭露的是战争对家园的摧毁、对人性的扭曲,而影片的第一人称,也是隐藏的主人公——诺娃——是爱的使者,她的人生意义在于打破这仇恨的链条。她也有“成长”的过程——被战争所害、成为战争斗士、用“歌声”来反抗、用“爱”来宽恕:她诞下了敌人的儿子,她不得不爱。

导演再次显示了“节制”的功力。他对仇恨的宽恕,并不赋予主人公的大彻大悟,而是归于命运的安排:她的儿子成为敌人,她的敌人就是她的儿子、是她的“丈夫”。也许救赎

不能靠政治家、不靠慈善家(《辛德勒名单》)、也不靠自己(《肖申克的救赎》)——靠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也许,对命运的敬畏才是能够救赎人类的“诺亚方舟”。而这救赎是通过“母亲”来实现——想到一句话,如果这世界上的政治家都是女人,那将少掉多少战争。



导演用“寻找”的过程完成了历史与现实的“穿越”。很多战争题材,都呈现了现实对历史的缅怀,特别是对英雄和情感。如《拯救大兵瑞恩》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经典电影都以影片的当事人或后代墓地吊唁为结局。他们缅怀的是残酷中美好的东西。但这样的缅怀,有如儿女不愿听父母老掉牙的故事一般,很难能深入人心。而这部片子用子女的寻找勾连起整个故事,子女见证了母亲的伟大时也亲身体会了残酷——他们的父即是兄,他们的兄即是父;他们的敌人也是家人。历史与现实就是这样活生生、血淋淋地的勾连在一起。


对于《焦土之城》这样一部电影来讲,再怎么解读都不为过。

焦土之城Incendies(2010)

又名:烈火焚身(台) / 母亲的告白(港) / 焦头烂额 / 烈火焚城 / 中东的希腊悲剧 / 黎巴嫩的俄狄浦斯

上映日期:2010-09-03(威尼斯电影节) / 2011-01-20(加拿大)片长:131分钟

主演:雷米·吉拉德 梅丽莎·德索蒙斯-波林 马克西姆·高德特 卢巴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 编剧:丹尼斯·维伦纽瓦 Denis Villeneuve/瓦吉·穆阿瓦德 Wajdi Mouawad/瓦莱丽·博格朗-尚帕涅 Valérie Beaugrand-Champagne

焦土之城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