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优秀的电影。现代版的《俄狄浦斯》,对命运的无能为力感;因接受命运之残酷,并富有勇气地承担命运之痛;反抗命运不公,最终成为自由的人。影片结尾强调“世上最美好的事物是在一起”。我不这么认为。结尾的主题强调反而显得做作和故弄玄虚。相反,电影最终突出的仍然是“爱”,而“爱”,才是对命运中的“毒药”最好的嘲笑。
影片中的一段反复穿插的交响乐,与舒伯特的《未完成》何其相似,预示着反抗命运之强权的人身上所显扬的无限的崇高。而崇高正是《未完成》的主题,正是希腊悲剧的核心。同样,崇高需要个体的努力,以揭开命运的残酷面纱,像拆一封关诸己身的,或许藏着“恶毒”的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命运的桎梏,重建自己的命运和自由,回归人的自我探寻和自我塑造的本能,哪怕面对死亡的不可避免。正如希腊的悲剧精神,死亡从来不是终结,相反是一种开启。所有死去的希腊英雄,当他们的胸膛被长矛刺透,他们的心脏将会最勇健地跳动,他们的献血将会最猛烈地喷射,然后回到大地的怀抱,以最崇高和最自由的姿态,以死亡的最富有生命力的瞬间,与大地分享属于英雄的自由的命运。

焦土之城Incendies(2010)

又名:烈火焚身(台) / 母亲的告白(港) / 焦头烂额 / 烈火焚城 / 中东的希腊悲剧 / 黎巴嫩的俄狄浦斯

上映日期:2010-09-03(威尼斯电影节) / 2011-01-20(加拿大)片长:131分钟

主演:雷米·吉拉德 梅丽莎·德索蒙斯-波林 马克西姆·高德特 卢巴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 编剧:丹尼斯·维伦纽瓦 Denis Villeneuve/瓦吉·穆阿瓦德 Wajdi Mouawad/瓦莱丽·博格朗-尚帕涅 Valérie Beaugrand-Champagne

焦土之城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