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有记忆开始似乎中东这个地区的名字总是和战争相关,就这样,一直持续了这么多年。小的时候并不能理解战争的可怕,对于战争徒有一个名字的印象而已,但这些年,看过一些书,一些电影,亲眼的所见所闻渐渐让我明白,这世间再也没有比战争更可怕的事情了。

我的记忆里生活是波澜不惊的,或许因为我生在了一个好时代的好国家里,虽然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并不是很强大的国家,但至少在我生活的地方从来就没有过战争。记得第一次有了对于战争的形象理解还是在初中的历史课上,在教材的最后有那么小小的一段文字讲述着从20世纪末中东地区一直有接连不断的战争发生,老师找来一个短视频给我们看,我看到灰色的烟从红色的战火中冲上天,人群挣扎悲号的声音听起来分外恐怖,但那时候毕竟年幼,不过多久就忘记了这个事情。之后的日子,偶尔在新闻中看到哪里又打仗了也不会有什么深的体会,因为它离我的生活实在太远了。

我第一次对战争有了深入的了解是因为《追风筝的人》这本小说,当年畅销五星的小说,据说感动了无数人。我用一个暑假断断续续地翻完,感受到了的是伤痛,震惊,以及爱。是的,战争带来了悲剧,但最后爱补偿了伤痛。但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影响不在于它是一个好故事,而在于通过这个故事我了解到了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处于战争中的伊拉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次对站战争的深入了解是通过《我在伊朗长大》这部电影,特别喜欢的电影的叙述方式,通过一个女孩的成长讲述她了经历的八年战争中伊朗的样子和她的体会。

第三次便是这部《焦土之城》。
我几乎是在看到结尾时惊到说不出话来,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内看着别人的影评哭抽了三次。战争的可怕,完全没有办法用语言来形容,我只是感恩,我是这样的幸福,没有生活在战火中。

不谈古代和近代因为争夺地盘而引发的战争,近些年来中东的战争基本上都是宗教之争,包括如今在全世界其他地方的恐怖事件,也都是宗教争端引起的。

宗教是神圣的,至少我对宗教的理解一直都是如此。虽然有人说信仰是迷信的,信仰宗教的人都是愚蠢的,宗教不过是统治者用来麻痹我们的工具,但不管怎样,世界上大部分信仰宗教的人都是善良美好的。

虽然古时候也有宗教纷争,信仰差异,也因此发生了战争,但因为距离太远我无法考证和谈论。就说今天,这些年来在中东发生的战争基本上都是由信仰分歧产生的。还记得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当做圣城,在这座圣城里有一面哭泣之墙,据说是可以直接和神对话的地方。每时每刻都有全世界的人赶来这里和神交流。然而因为它的过于神圣,每一个宗教都想占有它,所以耶路撒冷的哭泣之墙真的变成了哭泣之墙,而通往耶路撒冷圣殿的苦路也真的变成了苦路。

生活在法国的我在过去一年里更深入地拜读了《圣经》,参与基督教的活动,也更深入地体会到了恐怖主义。《圣经》里面充满爱,而恐怖事件溢满恐怖。

今天下午我看天气不错步行到小广场买《圣经》,挑来选去买了一本最便宜的。结账的时候,女收银员特别开心地问我看没看过《旧约》中的CANTIQUE DES CANTIQUES,我说没有。她说她超级喜欢这一篇,推荐我一定要看,她说这是描写爱的,很生动很美好,说我一定会喜欢,还贴心地帮我插上了书签。我看到她眼里闪耀的光亮,我坚信,这一定是一个虔诚善良幸福的天主教徒。

去年一年里我在格勒每周都会去一次教堂,还会和朋友聚会一次一起学习《圣经》。在这过去的一年里我感受到了来自朋友的爱和关怀,以及来自神父的爱和关怀,我在这个韩国教堂里虽然语言不通依然感受到了爱和快乐,这是基督教带给我的,也是信仰让大家聚在一起,相识相知。所以我一直坚信,信仰《圣经》的人都是善良的。

然而《焦土之城》给了我一个结实疼痛的耳光。
我对于黎巴嫩这个小而不出众的国家的唯一了解就是在这里曾经有一个我非常喜欢的诗人纪伯伦,再有就是曾经听宣宣说这个国家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打仗,他说不知道这个国家现在是不是还主权和领土完整,声音里充满了无奈和叹息。
今天,我对黎巴嫩有了更多的了解。

曾经看过导演的《囚徒》和《宿敌》,超级喜欢《囚徒》,虽然不是很喜欢《宿敌》,但仍然惊叹于导演天才。也是因为相信导演的能力所以找来这部《焦土之城》,据说是和奥斯卡失之交臂的高分影片。和导演的其他片子一样,这部片子也有很强的逻辑性,以及强大的剧本,超形象的故事呈现力,整个故事看似沉闷实则节奏紧凑掌控力极强,也依然是到结尾才给人砰然一击,让观影者半天缓不过来神。

导演的每部电影都是阴阴冷冷的调调,沉闷却有张力的节奏感,多线索叙述,别具一格的故事,让人大吃一惊的故事结局,开放式的电影结尾,以及电影背后深刻的内涵。这些故事总是令人不愉快,甚至说是痛苦的,但最后你又能感受得到这背后的丝丝温暖。从电影中我感受到导演深邃的思想以及他价值观中闪耀着光芒的正能量。

《焦土之城》看到快结束的时候我差不多猜到了结局,但我不敢相信,我在心里一次一次地否定自己的猜想,但最后导演还是揭露了这残忍的真相。这是一个因爱而生的故事,却因为信仰的分歧变成了悲剧,一个女人因为对儿子的承诺耗尽一生来寻找她的挚爱,最后她终于实现了承诺,然而真相令她难以接受,但是爱最终让她释然。是的,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相爱才是最重要的。

我其实不知道为什么母亲要让她的孩子们去找寻他们的哥哥和爸爸,因为她明知道真相会打破所有人平静的生活,或许她认为活在残忍的真实力比活在甜蜜的假象中要好吧,或许她这一生的目的都是为了兑现她找到儿子的承诺吧。

一对相爱的恋人,信仰的不同没有阻碍真爱,但不被世人的容许,他们只能私奔。私奔的路上,他们撞见女孩愤怒的哥哥,女孩的哥哥打死男孩。女孩怀孕了,妈妈将她锁在家里,孩子一生下来就被送走,她抱着孩子一遍遍唱着温柔的摇篮曲,不肯撒手。名誉尽毁的女孩被扫地出门,寄住在亲戚家,读书,工作,加入恐怖组织,一切都是为了她的遗失儿子。被囚禁15年,备受凌虐,生下一对耻辱的双胞胎,但她始终唱着那首摇篮曲,思念自己的儿子。这一生,她幻想了无数次他们的重逢,没想到重逢来得那样突然和措手不及:她的一生是一个十足的悲剧,令人难以承受。

宗教是一切罪恶的源头,它造成了战争,造成了女主,以及她所有爱的人一生的悲剧。乱伦是人类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悲剧,好像古希腊俄狄浦斯王的悲剧重现。我们该怎样释怀?或许唯有死亡,然而死亡并不是故事的结局。

宝贝们,
你们的生活从哪里开始?你们何时出生?
我带着骄傲开始诉说。
你们父亲的出生又是怎么回事?
我要开始讲述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我说,你们的故事由一个誓言开始,
愤怒之线由此断了,
谢谢你们,我终于有勇气这么做了,
这根线终于断了。
  
我也终于可以轻摇着怀中的你们,
轻轻地哼着摇篮曲,哄你们入眠,
没有什么比彼此相伴更美好了。
我爱你们,
你们的母亲,娜瓦尔。

这是女主写给给双胞胎兄妹的信。
她曾经发誓无论发生什么都会永远爱着她的遗失的孩子,如今,她依然爱他。
没有什么比彼此相伴更美好的了,没有什么比彼此相爱更美好的了。

或许宗教可以让我们彼此憎恨,但亲情依然是血浓于水永远不断的纽带。
是爱让我们在一起,是爱让我们包容一切,是爱让我们放下憎恨。
没有什么比彼此相伴更美好的了,没有什么比彼此相爱更美好的了。


2015-10-27 22:02

焦土之城Incendies(2010)

又名:烈火焚身(台) / 母亲的告白(港) / 焦头烂额 / 烈火焚城 / 中东的希腊悲剧 / 黎巴嫩的俄狄浦斯

上映日期:2010-09-03(威尼斯电影节) / 2011-01-20(加拿大)片长:131分钟

主演:雷米·吉拉德 梅丽莎·德索蒙斯-波林 马克西姆·高德特 卢巴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 编剧:丹尼斯·维伦纽瓦 Denis Villeneuve/瓦吉·穆阿瓦德 Wajdi Mouawad/瓦莱丽·博格朗-尚帕涅 Valérie Beaugrand-Champagne

焦土之城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