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之前,想先说说什么是我自己的午间回忆:中学期间有两年,位于市中心的学校并没有富余的食堂用以解决学生的伙食,于是爽快地批准了我们有一个半小时的午间“课外活动”,让学生自己搞定午餐。起先的一段时间我多在学校附近的小摊饭店流连,怀揣着不超过十块人民币,大摇大摆走出校门,装得像一个资深食客。但这样的日子没过半年就厌倦了,既然装不像也懒得装,遂回家吃午饭,正好母亲彼时是家庭主妇,也乐于实践她所谓的营养学,自觉没给家里添太多的麻烦。在等待午饭的时候,电视便成了我唯一的消遣。我的午间回忆,就来源于“在身后的抽油烟机声音中,努力听清电视节目”的这样一幅场景。《闲人马大姐》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部,并没有太多的笑点,但很日常,很下饭,母亲也喜欢看。而《炊事班的故事》给我的记忆,却只有片头曲和片尾曲,现在想起来很是奇怪,对此剧为数不多的画面记忆,是转场时候的空军基地样貌和一架架起飞的战机,以致于后来我在重温它的时候,会有一种难得的新奇感,和口袋里找出钱的新奇感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之所以提起午间回忆,实在是因为自然而然地把迄今为止生命的回忆分门别类了,而这一门类,恰好对应着国产情景喜剧对于我的启蒙时期。故思虑再三,还是提一笔显得完整。
《炊事班的故事》前后拢共拍了三部,所以这篇感想我并不把它作为一个总结类的文字,算一个开头吧,想说一说这部剧本身给我的感受(后续两部的剧评估计侧重点与此篇不同)。
如果是看完所有的剧集,回过头来看看这部,觉得很平淡,画质也稍逊色一些(B站上并没有这一部的资源,我是在油管看的),收音也并不好,倒是有一种在高铁候车区的观剧体验。其和后两部另一个显著区别是,场景较为单一,也更加接近日常化的喜剧模式,有时候在某集的开头就能够很快揣摩出编剧的情节设置技巧,说是技巧,实则大概是老套路/固定模板吧。当然,偶尔的小包袱来得出其不意,就会有格外的欣喜,比如说,“班长的腰”(剧集名称并不是“班长的腰”而是《审查节目》)。这集是后两部里续集《老高的腿》,《大周的脸》的设计来源,也是我觉得第一部里相当出彩的一集。编剧的台词设计能力在这一集体现得淋漓尽致,演员的表情管理也是上品,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走向,从这集开始就有迹可循了。而且由于出场人物众多,角色的展现并不局限在炊事班和文书,连长等主演,一班长,卫生队和指导员领导等客串演员(或许非主演这个词更加贴切一些?)也均有登场贡献了极好的包袱。结尾洪班长真的“一不小心闪了腰”算是以比较自圆其说和“政治正确”的处理手法,情理之中,不减分。这一集在我心中,总体水平可与第二部相当。
“班长的腰”刚开始并没有闪,是小胡虚构,炊事班其他人怂恿和连里要求文艺汇演拿出一个作品的结果。而这个作品一开始因为一班长和文书想当然的判决而失利,不算意料之外。之后连长拍案叫绝形成反转,“班长的腰”变成了闪得好,再到最后班长真的闪了自己的腰。我想将这一过程和《炊事班的故事》这一军旅喜剧作类比。结合一些还算可靠的新闻消息,了解到这部剧的原型是一个高亚麟胡亚捷等人演出的一个小品,因其大获成功,尚敬遂萌生了创作以此为基础的情景剧的念头,这也是为何副班长老高(范明饰)不叫老范,帅胡(沙溢饰)不叫小沙的原因。总的来说,这应该是比较早期的军旅喜剧大胆尝试,虽然军旅生活内容带有文工团影子,但导演和编剧应该是抱着“闪腰”的打算的吧(笑),或者是算主动要求“闪腰”的。它成功了,至少在我的心里它是成功的,即使没有连长的拍案定夺的权力,我也愿意当极力促成节目的小张。重温完三部的时候,曾经尝试写了写对炊事班每个人物设定的猜想,对于洪班长,我写了:“假世故是军营多年给他的附加品,真天真才是他悉心挑选的宝贵礼物”。再借一下这句做作的话用在此篇不着四六的感想里:
纵有前辈后浪,《炊事班的故事》是国产情景喜剧里的真天真。

炊事班的故事(2002)

主演:洪剑涛 周小斌 毛孩 范明 姜超 沙溢 

导演:尚敬 编剧:陈满秋 Manqiu Chen/陈保生 Baosheng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