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好放于1996年导演的连续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不算小众,其独特的90年代美学风格这几年来持续被一些观众所推崇。在这个连续剧的豆瓣页面上,隔三差五就会有一些90后、2000后前来标注、感慨,怎么有这么复古、真实的古装剧。
我也是中学时看过一眼,当时觉得这些故事我太熟悉了,《东周列国志》小时候就翻过,人民美术出版社还出过一套精美的连环画“东周列国故事”,连续剧节奏很慢,所以没怎么看。
如今过了21年,再来看,真是欲罢不能的好看。
这就是荧幕上的话剧表演艺术啊,演员的表演、对白都非常优秀,值得反复回味。小时候的自己还是太幼稚,只知道看戏,不知道看人,看不出其中的衣冠仪礼、百姓生活,都是相当严谨的复古表现,堪为典范,绝非今日那些淘宝款、古风款的花里胡哨的廉价虚假的古装戏能比。
看古装戏,首先要看的是那一份苍凉粗粝的意境,越是质朴,越显得古意盎然。这并不是我们有什么特殊的情结,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古典、对历史的美学体验与童年、青少年时期的体验就会不同。
《春秋篇》改编的并不是《左传》《国语》,而是小说《东周列国志》,所以,还是不能当做历史去看,而是当做历史文学、历史话剧来看。这丝毫不损其美学价值。90年代的文化,虽然比80年代要浮躁,但比起今天来还是相当沉郁的,有很多美学观念仍然秉承了80年代。在《春秋篇》里,就鲜明的展现了一种带有“寻根主义”色彩的荧幕图景:色情、暴力、史诗、浪漫主义、CULT。比如,第一集里原野里奔驰的马匹和红衣小孩,就让人觉得颇有些“瘆人”,同时还生出对谶言的几分敬畏;比如,齐桓公小白之死,居然真的让演员(杨立新)躺在一堆蛆虫上面,等等。
演员就更有趣了,多数是央视老《三国演义》的班底,就算配角也常常是名角,只看阵容就一目了然:
王绘春饰演周幽王、孔子,他就是《雍正王朝》里的八王爷;唐国强饰演郑庄公;胡军饰演宋国的华元;杨立新饰演齐桓公;梁冠华饰演公孙无知;魏宗万饰演屠岸贾;闫怀礼(《西游记》里的沙僧)饰演齐庄公;何冰(《大宋提刑官》的宋慈)饰演鲁庄公;石小满(50年代儿童电影《小铃铛》里的小朋友)饰演晏子……

《三国演义》的面孔,比如张山(赵云)饰演楚成王;张光北(吕布)饰演“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周继伟(张昭)饰演晋献公;蒋恺(郭嘉)饰演晋文公;谭宗尧(王允)饰演秦穆公;李庆祥(袁绍)饰演吴王阖闾;修宗迪(陈宫)饰演宋襄公、申包胥;张连仲(田丰、《水浒传》的朱贵)饰演赵衰;张炬(张松)饰演百里奚;郭寿阳(郭图、《西游记》银角大王)饰演石碏……



此外,李建义(《人民的名义》季昌明)饰演颖考叔、刺杀吴王僚的专诸;李光复(《人民的名义》郑西坡)饰演曹刿;吴刚(《人民的名义》李达康)饰演伍子胥……

女性演员也很棒,能看到《唐明皇》里的王皇后饰演周幽王的申后;奚美娟的武姜、蒋勤勤的齐姜;王馥荔的夏姬;东方闻樱(老红楼梦的贾探春)的伯赢……

总之,我之所以不厌其烦的列举这些,不是为了说明阵容强大,而是想描述这种奇妙的穿越感,当你看到李达康饰演的伍子胥从年轻到白头,演的真是太好了,特别是挖楚平王坟和鞭尸那段,使出了浑身解数,台词也极为震撼人心。当申包胥斥责他“有家无国,只孝不忠”时,渔丈人适时摇橹出场,营造出一种并非历史但胜似历史的传奇感,让人感到华夏的风日,生与死,复仇与报答,都带着浓烈的悲剧气息。

东周列国·春秋篇(1996)

又名:Eastern zhou,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主演:王绘春 林乃桢 郑强 何冰 修宗迪 张山 周继伟 杨静 丛林 

导演:沈好放 编剧:欧阳逸冰 Yibing Ouyang/郭启宏/王培公 Peigong Wang

东周列国·春秋篇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