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意大利经历的漫长的战争终于统一,首度迁回罗马。这一段历史在初中和高中课本上只是薄薄的几页。那个年代太久远了,我们无法经验和难于想象。1886年,德·亚米契斯这个退役军官写出了传世之作《爱的教育》。或许他不是一名重要的作家,但是这本书在中国却产生了震动性的影响。在他逝世后十二年,著名教育家和出版家夏丏尊先生翻译了这本书。题目定的颇为有趣,原作《Coure》便是“心”的意思,《爱的教育》则是更为传神的意译。这本书成为了中国知识谱系中经典的儿童读物,同时也是中国中小学教育中极为重要的思想资源,其中《小抄写员》曾选入人教版小学教材,每月故事则见于各个外国儿童短篇小说选本之中。《爸爸的老师》在97年(?)还被中国的超级畅销杂志《读者》选登,多篇日记也作为考试中的阅读题目出现(我本人做过5篇以上的这类题目……)。

当然这些都可以立为专题进行考察。我倒是认为对这本书的评价不应当限于儿童文学的范畴。比如,在1886年,亚米契斯便采用了这种颇有现代主义风格的文本拼贴的样式——日记这个私密而开放的空间(当然日记是要供家长阅读的)呈现出一种类似今天博客文写作的方式,有日志和留言,还有对留言的回复;有原创,也有转载(每月故事)……当然这是附会之说,只是在小时候读这本书,所见不过一鳞半爪,并不具有通篇把握结构的能力,更不会意识到作者在叙事上的技巧。多年后回来看,倒是有很多新鲜的发现。比如文章中洋溢的对意大利这个民族国家的爱——毋宁说是试图在这本书中,或者在小学教育中建构那个“想象的共同体”;而作者无疑是通过恩里克,文中的“我”,以及永远充当道德评判者的作家父亲来从资产阶级角度来探讨“和谐社会”的可能性,其中颇有些共产主义者的调调(当然这也是本书内化为中国版本的重要原因,自二十年代到今天都是如此)。当然这篇文章我主要是讨论《三千里寻母记》(原作中五月的“每月故事”,题为《从亚平宁山脉到安第斯山脉》),从这部事实上独立的短篇小说到1976年日本ANIMATION制作的“世纪名作剧场”中的第二部,52集动画片“母をたずねて三千里/Haha wo tazunete sanzenri”(http://www.imdb.com/title/tt0074002/,mtime竟然没有收录)之间有趣的语际穿越问题。

78年版的动画片,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导演是高畑勲,场面设定是宫崎骏……这部动画片曾于1984年被引进播出(解密海外怀旧动画,老猫,阿福等。http://www.mtime.com/my/100813/blog/9574/,这是中央电视台的播出数据,其他省台很可能也播过,暂时无法考证),虽然我没有看过,然而在碟市上见到这张碟还是买下了。花了三个月看完,倒是很有收获。对照吉卜力的早期作品,还是可以看出许多风格上的一脉相承。在搜索中还发现了本片的剧场版(http://www.wofox.com/movie,29345.html),电影频道曾经播出过(http://ent.sina.com.cn/m/2006-03-12/15051013331.html),暂时还找不到下载。不过鉴于剧场版通常是TV版的简编版本,讨论TV版还是比较合适的途径。

《从亚平宁山脉到安第斯山脉》是原作中篇幅最长的一个“每月故事”,在我看来,它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短篇小说,而更像一个长篇小说的浓缩版本,有很多个适合扩写的入口。在动画《三千里寻母记》(所有资料见http://lib.verycd.com/2004/12/04/0000029092.html)中,深沢一夫对这个文本进行了丰富却略有冗长的扩充。全片52集,到第16集马尔可才真正踏上去往拉丁美洲的船。增加了十几个重要人物(还有一只猴子……),对父亲、哥哥的形象进行了扩充。特别地,流浪剧团中的菲尔丽娜与马尔可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精致的互文关系。在动画片里,这个故事被改写为一个成长故事,它有着“公路电影”的表象和叙事,有着流浪艺人的符号,甚至有两小无猜的纯洁友爱。作为一个面向儿童的电视动画文本,无疑它是成功的。我说它冗长是因为它确实不适合集中和连续观看,于是我在观影过程中也试图复原儿童观众的接收途径:每天一集,并且一定会在吃饭的时候观看……当然这部动画的节奏很缓慢,使得我即使埋头吃饭也不会漏掉任何重要的细节,并且还颇有心得。

一方面是叙事。事实上《三千里寻母记》并不单纯来自《从亚平宁山脉到安第斯山脉》,在动画的第23集,《爱的教育》一书中二月的“每月故事”《爸爸的看护人》被巧妙地融合进去,并在51集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回声,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处改动。此外,在小说中拜雅布兰卡(Bahia Blanca)仅仅是被提了一句,在动画中却占据了24-37集的重要篇幅,其中27集木偶剧的嵌套叙事则分外抢眼。在前15集的故事中,马尔可为了去阿根廷一事的各种行动,则让我联想起狄更斯的很多文本。而在16集开始的标准“公路电影”叙事中,马尔可则负载着很多重要的道德评判作用,尤其是38集到45集,基本上可以用“阶级”作为关键词来进行分析。从与原作的关系来考量,在37集之前基本都属于编剧的再创作,这也是我感觉到本片冗长的另一个原因,后面用了15集的篇幅讲述了原作约80%的故事,不能不让人感觉有赶工之嫌。

而就叙事模式而谈,我认为这部动画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丁丁历险记》的影响。埃尔热在《丁丁历险记》中使用的人物回旋曲的叙事模式在本片中有重要篇幅(当然时不是埃尔热首创还要继续研究……),重要人物,如佩比诺剧团、伦巴第老人,以及一些戏份较足的配角都会在不同的章节中出现。这是长篇系列剧和单元剧叙事的一个重要模式。当然我认为《丁丁历险记》对本片重要还因为其场景设定,宫崎骏为本片曾赴意大利、阿根廷进行考察,在影像风格的处理上,“漫画式的写实”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此外在对梦境的处理上,很多超现实的元素(尤其是阿根廷段落)也有《丁丁历险记》的影子。当然我可以如《永远的丁丁》一书般为本片做一个真实场景和动画场景的索引,只是工程浩繁啊……

另一方面则是视听语言。当然本片是典型的日本动画叙事语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视角。因为马尔可只有9岁,低机位和仰角镜头在本片中十分常见。而进入阿根廷段落之后,大俯角、大全景则占据了相当的比例。音乐则是一个很有趣的方面,其中融合了意大利民谣,阿根廷/秘鲁等南美小调,吉他曲,当然还以典型的日本动漫场景音乐和歌曲为主。主题曲“草原のマルコ(草原的马尔可)”显然是取材自南美音乐,以各种变奏在本片的南美段落中出现,44集中马尔可和巴勃罗的合唱曲显然是一首翻译过的南美民歌。而另一个贯穿全片的“我漂亮的跳舞鞋”一曲则应该是取自意大利儿歌。当然日语的歌词则又构成另外一个有趣的事实。当日语风格的“Bella Ciao(朋友再见)”在“意大利之星”响起的时候,作为观众我不得不露出会心的微笑。

然后便是我感兴趣的话题。亚米契斯当年创作这个故事,大约也并不会想到这是一个可以用来讨论阿根廷籍意大利人身份问题的一个文本。事实上他在这个故事中仍然呼唤的是一个统一的意大利,阿根廷在他那里并不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于是在动画中,这个问题被放大,意大利人和“阿根廷人”是有矛盾的,可是这个“阿根廷人”的概念似乎也值得商榷。动画中涉及到对阿根廷“原住民”高乔人的描述,然而在动画中,欺负马尔可的所有阿根廷人,无一例外地都是资产阶级白人,这就非常有趣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当动画中所有的人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的时候,我们并不能区分他们的身份,意大利人、巴西人、以及“阿根廷人”。这个问题显然不是一部动画能够处理的。当这个故事从意大利东渡到日本的时候,马尔可的国族身份显然是被弱化了,高畑勳的处理则是用“同乡”来代替国族,比如“意大利之星”那一场著名的戏。事实上,亚米契斯原著中更为强调的是马尔可的“热那亚”身份,在动画中,这个概念在39集中被集中呈现。另外一个有趣的话题则是这个故事的潜文本。当它作为一个“日本故事”呈现的时候,这个故事又涉及到日本移民的问题。且看马尔可为何要绕路在巴西停一停,这必然是有原因的。动画的结尾也向我们昭示了这一点,马尔可的决心是成为一个医生,然后“回到阿根廷,来帮助这里的人民”,这并不是原作所包含的内容,《从亚平宁山脉到安第斯山脉》结尾戛然而止,却余音袅袅,动画则加了一个回旋曲式的结尾,重要人物都再次出场谢幕,并给出这么一个确定性的表达。恋母情结在这里似乎并不适用,因为在《三千里寻母记》中,母亲与梦想,或者自我价值判断事实上是等价的。多说一句,什么时候我们身边的动画,或者其他影视文学不再关注贫穷了?似乎一旦如此,便会把主题引向对阶级的讨论。然而这些动画毕竟是一个梦境。《苦儿流浪记》中主人公找回了自己的身份;《三千里寻母记》中主人公找到了妈妈也找到了梦想。这似乎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然而考察80年代中国引进动画的篇目,我们却确定地能看出其中本意和效果的重大差别,这是斯图尔特·霍尔意义上电视作为传媒的必然问题,然而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如果探讨这部动画“日本化”的方式,日语本身所具有的仪式感(“早安”、“我回来了”之类)会带来人物行事方式的变化。马尔可几乎不可理喻执拗(在我看来如此,或许儿童天性使然,然而写的有些过)则是对原作的发展。至于人物,日本式的人物还是更多,尤其是编剧增加的那些人物。我们可以确定的指认出其中的日本逻辑——某些人物身上的日本民族性,当然来自编剧的身份——对原作的日本式读解。比如马尔可对工作的态度——这一点在动画片中被无限放大,几乎要成为一个结构性的内容。然而本片还承载着“世界想象”作用,当我们考察动画片在日本大众文化中的地位时我们便可以理解到这一点,毕竟着是一个对真实空间的“漫画式复原”,对改编并不必要提这么高的要求,然而回归本片的定位,本片当然地成为《从亚平宁山脉到安第斯山脉》的一个优秀的视觉读解方式。

《三千里寻母记》在中国产生的影响似乎并不如《咪咪流浪记(苦儿流浪记)》,在相当一部分人群之中还经常把这两部动画搞混,因为他们的风格和故事实在太像了。毕竟这部动画片构成的是“文革后”一代人而并非“80后”的记忆。联系到互联网的普及,热衷于怀旧的80后,如我,大概也不会对宫崎骏和高畑勳之外的东西发生兴趣。然而一个更加有趣的事实是,在imdb网站的评论(http://www.imdb.com/title/tt0074002/usercomments)中,一位来自西班牙的网友称本片在西班牙获得了巨大成功,并在电视台多次播出,而另一位来自美国的网友则认为本片不仅仅是一部“soap opera animation series”,他认为本片受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法国新浪潮的深刻影响,尤其是德·西卡、肯·洛区和罗西里尼的影响……大约我们的结论还是要落在ANIMATION公司的“世界名著剧场”的企划上,相关资料可以参考阿福的博客《[原创]解密海外怀旧动画二十(日本公司篇)》(http://www.mtime.com/my/541891/blog/547398/)。当一个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世界性的文本被改编的时候,改编者确乎会赋予其某些关于自身的内容。在日本,这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其最核心的内容可能有关谈论拉美的日裔移民;在中国,《三千里寻母记》联系着《爱的教育》这一母体的特殊社会意义;而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可以从日本动画公司的营销出发来看其全球战略。《三千里寻母记》确实成功地完成了改编和本土化的过程。而内化在其中的“日本逻辑”则成功地隐藏起来。只是,这确乎是一个适合怀旧的动人故事。那种粗糙而简约的影像方式,如今真的是不多见了。那个时代过去了,那些记忆还在。


全片可参见:
http://www.tudou.com/playlist/showPlayList.do?lid=2413262
(三千里寻母记 国语版)
似乎只能找到台湾和香港的配音版本。个人认为还是日语的配音更好。参见文中关于日本化的论述)
强烈推荐主题曲《草原のマルコ》!!!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pOe7eic2uU/

http://www.mtime.com/my/yinxiang/blog/962873/

三千里寻母记母をたずねて三千里(1976)

又名:寻母三千里 / 万里寻母 / 万里寻亲记 / 寻亲三千里 / 3000 Leagues in Search of Mother

主演:松尾佳子 二階堂有希子 

导演:高畑勋 编剧:深泽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