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圣归来》是本月这个反智档期中,迄今为止唯一看完不想骂街的电影。
2.创作者很聪明。孙悟空,对他来说,不过就是借壳上市,电影跟《西游记》几乎无关。就是个英雄打小怪兽的故事。而且还不是打怪升级,只写了其中一关而已。这有效的避免了冗长,还尽可以把所有关于特效的本事在一幕之中用尽。把高潮挤压在一幕之内就是大家觉得燃爆的原因。懂得节制和取舍是《大圣归来》成功的基本要素。
3.除极个别地方有瑕疵之外,整体上讲,特效high爆。最近这段时间,从视觉上——单单从视觉上让我感到振奋的电影,除了《疯狂麦克斯4》也就是《大圣归来》了。但前者的想象力还是要比《大圣》高出太多,那部作品对于蒸汽朋克、机械、邪典等等一系列的展示,是出于文化高度的,《大圣归来》仍停留在视觉层面。但这一点,在中国能做到,已算塔尖。更何况,除了大场面,还有那些有趣的小细节,萌萌的土地神,荷叶上的小青蛙,江流儿的鼻涕……这一切都看得出来,是经过无数次实验最终筛选的结果,但又能如此放松的表达,确实难得。
4.《大圣归来》其实根本没有情节。本质上讲,这就是一次视觉展销,技术和意识做得非常不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但这诡异地成就了这部动画电影的口碑。原因是这样的,中国电影,尤其中国动画电影,目前还没有能力展现和输出价值观。原因呢,是众所周知的原因,有些事情不能聊得太细。聊得太细就会被删掉。但就有一些中国动画作者不信邪,非要通过动画片阐释一些道理,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他们死的样子也都比较解气。《大圣归来》有效而决绝地剔除了一切争议存在的基础。它本分地讲述了一个落难英雄重寻自我拯救良善的段落。你把这个猴儿替换成变形金刚或者蝙蝠侠,基本也都成立。特效是技术,技术是中立的,技术做好,就会被夸。而如果设置长篇情节故事,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价值观和道理的雷区,到时候必定血肉横飞。目前,中国动画只能走技术这一条路。导演想明白了。
5.既然说到讲道理,顺便提一句,有一个败笔实在可惜。江流儿看到龙会飞,感慨了一句,孙悟空突然间像江流儿的班主任一样絮絮叨叨,“如果有一天你够坚强,够勇敢……”这是何必呢?这部电影中的孙悟空从开始就被塑造成了孤胆英雄的形象,亦正亦邪,痞气、戾气和正气混杂的那种。他之所以可爱,就是因为本质上,他像个行走在纽约街头,身怀绝技又谁都不份儿的男人,而不是一个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走出来要保唐僧西天取经的猴儿。那句台词露怯了。
6.电影结束的时候,有很多人在感叹刚看到入戏就结束了。这也是导演聪明的一点,意犹未尽永远好过婆婆妈妈。更何况,对于这样一部只能展示技术的电影,把所有这些燃爆的特效再重复一个桥段,那会收获怎样的效果呢?它缺乏剧情的支撑,所以不能用技术过长时间地支撑一切,当所有把式都耍过,让大圣体面的亮相下台就最好的办法。
7.所以,本质上讲,这仍是一部相对低龄受众取向的动画电影,成年人成群结队地去看,总有点让人心酸。因为,在这个溽热的七月,你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果想看一部电影,这部动画片已经算最接近成年人思维的一部了。这全靠《栀子花开》一类的电影衬托。我们根本没得选。我在想是不是可以笼络一帮小盆友,放在电影院门口,让观众来看的时候可以带上他们,以假装是带着孩子来看,这样既可以避免一些尴尬,又可以让小盆友可以多看几次。
8.对于《大圣归来》就只一个好奇,实在百思不得其解。汪峰老师在这部电影中到底扮演着怎样一个角色?孙悟空和江流儿在河边走着,突然间响起了歌声,“我不是一块石头,也不是一粒沙子……”最初,我以为谁的手机响了,刚想做外宾状声讨中国观众的素质,后来声音越来越大,观众们都纷纷开始窃窃私语,终于认定这是电影的插曲……汪峰老师的这首歌吧,特别适合地铁站的连锁饮料加盟店,或者黄焖鸡米饭之类的馆子,他出现在这样一部动画片里,肯定充满深意,一定是隐喻是象征,我按照汪峰老师的一贯的深刻主题,坐在影院里努力感受风,感受存在,又往翅膀和远方的路子上想了想,还是很迷茫。希望有人能从后现代,解构主义以及荣格等人的理论中为我指点一二。谢谢了。
(文/杨时旸)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

又名:大圣归来 / 猴王 / 西游记3D / Monkey King: Hero is Back / CUG: King of Heroes

上映日期:2015-07-10(中国大陆)片长:89分钟

主演:张磊 林子杰 吴文伦 童自荣 刘九容 吴迪 刘北辰 赵乾景  

导演:田晓鹏 编剧:田晓鹏 Xiaopeng Tian/刘虎 Hu Liu/米粒 Li Mi/金冉 Ran Jin/金成 Cheng Jin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影评

慕詩
慕詩 • 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