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09-30

活着:《活着》:电影的胜利

不明白《活着》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争议。在我看来这可能是张艺谋拍过的最好的电影,抛去政治不谈,这部电影非常完美。
摄影方面,《活着》是张艺谋在《一个和八个》之后又一次对“雕塑”和“版画”风格的尝试,而这次尝试获得了比《一个和八个》更大的成功:在影片的大部分篇幅中,昏黄的画面使整部电影带有版画的质感,影片本身剧本的沧桑感也融化在了这版画的质感里;古色古香的小城住着很多人,这些人本来应该使镜头变得十分拥挤,但是在《活着》中,画面的层次感做得十分鲜明,并且“看客”的雕像化描写从群体到个体都下了十足的功夫;镜头中,曲折悠长的小路多次出现,“人生”的隐喻显得十分自然。可以说,《活着》的优秀有很大一部分源于摄影的成功。
围绕着《活着》展开的争论中最大的争议焦点是剧本的改编,这应该是所有小说改编电影都曾遭遇过的尴尬吧。可是,小说与电影有太多的不同,在我看来,小说改编电影是否成功,关键在于电影能否在有限的篇幅和无限的影像空间之中做到一种平衡,而非是否能够表现出原作的思想性——我甚至认为,完全表现出原作的思想是更加不可取的做法,因为小说和电影的创作者本来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群体,没有人可以与另一个人的想法完全相同。导演为了实现自身的创作要求,就必须对原作故事有全新的理解,如同陈凯歌改变了《霸王别姬》的结局,而徐克对《青蛇》也有不小的改动——而在这个前提之下,《活着》的平衡感把握得相当出色:张艺谋删去了馒头出生之后的章节,也把叙述角度改成了第三视角,删改了原本带有深刻意义的对白。显然,张艺谋要做的是对福贵生活的那个年代(也许不仅仅是那个年代)的中国做一次全景式的巡礼,而非仅仅着眼于作者本身的自我意识的叙述。很多人对于电影《活着》的诟病着眼于福贵是否经受了更多的磨难,但是这种诟病并无意义,因为磨难的同义词并不是“智慧”与“生活的真谛”,加上更多的对磨难的描写只能拨乱影片的节奏,使影片内容更趋于冗长和无意义,并没有太多积极的影响。另外,对“看客”形象的笔墨加重,从中获得的对国民性和群体意识的思考是相比原作更为积极和有意义的。
而所有在叙事上的改编,其实都应该落到主题的改变上。张艺谋跳脱出了余华对于“生命”主题的关注,即“生命的真正意义就在于生命本身,在于生命的延续性,而不在于生活的有意义或无意义。”这种“生命主义”的观点同样十分深刻,但是对于《活着》这样的题材,它完全可以讲述成对国民性的关注,而这种关注是可以有更广泛的影响的,也是更具有警世意义的,毕竟原作的观点十分深刻,但是如果无法让国人改变自身根本性的缺陷,国人就无法认识到生命的终极意义,那么这样的“生命主义”也只是空中楼阁,并不能产生任何实际的普世价值,所有的意义也就只是余华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与欣赏了。

活着(1994)

又名:人生 / Lifetimes / To Live

上映日期:1994-06-30(中国香港) / 1994-05-17(戛纳电影节)片长:132分钟

主演:葛优 巩俐 姜武 牛犇 郭涛 张璐 倪大红 肖聪 董飞 刘天 

导演:张艺谋 编剧:芦苇 Wei Lu/余华 Hua Yu

活着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