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中文版小说之后,先看了1978年版,再看了2004年版,感觉各有特色。
从演员和角色来说,个人觉得78年版更胜一筹,尤其杰奎琳这个角色。我记得书里对杰奎琳的设定是一个黑发的/娇小可爱/活泼的女孩,在78年版里,米亚法罗演出的杰奎琳一出场就和书里一样,很热情地拥抱了琳内特,像只可爱的小鸟。相比之下,04年版的杰奎琳就显得更丰满,也没那么活泼。78年版的菠萝更可爱和幽默。不过78年版的减少了几个出场人物,对那个共产主义的中二少年和罗莎莉的感情发展处理得一般。78年版的演技真的是很好,尤其是事发当晚那场戏,米亚法罗说的话,唱的歌,开枪后一下子把枪“失手”扔到沙发底下一气呵成的动作,以及之后的自责和失魂落魄都很合情合理。但在04年版里,杰奎琳开抢之后,还特地一脚踢到沙发底下,感觉有点说不通,一个情绪失控的人,哪里还会想到去隐藏胸器。
人物塑造方面,04年的琳内特比78年的琳内特讨人厌多了,04年的琳内特是《穿普拉达的女王》里那个小助理演的,可能我先入为主吧,对她印象一般,太瘦,形象有点刻薄,也没有78年的美。其实书里的琳内特也没太让我反感,我反而挺惋惜她的,遇人不淑。两个版本的电影,都给她加了更多讨人厌的戏码,比如,琳内特曾在上流社会圈子里诋毁贝斯纳医生的医术,她还起诉奥特本夫人将她写进色情小说里,这些都是书里没有的。
但电影的改编也都很出彩,比如那个爱偷珍珠的老太太,就通过珍珠和蚌的对话,暗示琳内特是个不关心他人疾苦的人。在阻止女仆嫁人这件事上,我一开始也没觉得有打错,万一那个男的确实不好呢,可后来明白问题在哪里,琳内特这样做就跟书里一开始的强制拆迁/强制收益一样,可能对别人没有实质的坏处,但是伤了别人的心,因为琳内特不知道对别人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还有菠萝的台词。在78年版里,参观金字塔时,菠萝用神话故事委婉地劝诫彭宁顿不要妄想侵吞他人的财产,不然不会有好下场。还有结尾处,菠萝引用莫里哀的名言“The greatest ambition of women is to inspire love",以及告诫订婚的罗莎莉要像美国人说的那样Take it easy,这些都是呼应书里,菠萝认为杰奎琳爱得太深了。
话说杰奎琳和西蒙之间的爱,真的太明显了。事发之后,西蒙对于妻子的死,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悲伤或愤怒,之前对杰奎琳恨之入骨的态度也一扫而空,转而关心杰奎琳的心理状态,还安慰她不要自责和担心。而杰奎琳,还去和罗莎丽讨论口红,这一点实在太失误,出了这么大的事,还有心情讨论这些,太反常了。这些都很明显地是在自我暴露。
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杰奎琳在剧中说“One must follow one's star wherever it leads",后来真相大白之后,杰奎琳问菠萝,“我的那颗星是不是陨落了?” 我想我很久以后也会一直记得善良智慧的菠萝安慰杰奎琳时说过的话,爱情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要向前看,不要让邪恶住进心里。



尼罗河上的惨案Death on the Nile(1978)

又名:尼罗河上谋杀案 / 尼罗河谋杀案

上映日期:1979-07(中国大陆) / 1978-09-29(美国)片长:140分钟

主演:彼得·乌斯蒂诺夫 简·伯金 洛伊丝·奇利斯 贝蒂·戴维斯  

导演:约翰·吉勒明 编剧:安东尼·沙弗尼 Anthony Shaffer/阿加莎·克里斯蒂 Agatha Christie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