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真没想到会在青春期之后重新看《狮子王》,而且还是坐在电影院里看真兽版。分镜基本上和原版一样,但是反过来令我再次感到原版电影是多么的卓远高超了。
之前有人一直给我吹说《狮子王》的原著是《哈姆雷特》。但事实上除了叔父篡位王子复仇以外跟哈姆雷特的故事不能说十分像吧。我想会让人联想到《哈姆雷特》的原因在于这个故事结构的古典性。非常古典,而且也非常吻合精神分析的结构。又或者说正因为是古典物语所以才完全吻合精神分析的结构。
当男孩负担起责任,成长为大人的过程中,他将在青春期中经历惶恐、低潮、恐慌。他将在心灵的意义上死亡一次,在黑暗(无意识)中和一些东西融合、探索、成长,然后构成一个崭新的自己。再和过去无法战胜的黑暗战斗,胜利。成为一个男人。

这个“无意识的融合”过程无疑就是辛巴和丁满彭彭的共同生活。它是一种嬉皮士的精神。在许多许多文艺电影中这个过程会被描述得充满苦痛或者压抑。然而在这里却是以一种无忧无虑的欢乐、“哈库呐玛塔塔”的方式体现出来的。这一点完全证明了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在人类漫长的精神史上,继上帝死亡、古典精神消失后,其作用主要在于疗愈人类的精神,作为某种已逝去信仰的替代品。
当辛巴成为一只无忧无虑的成年狮子、不再去想古典英雄那一套存在、责任感时,他表现为欢乐的、但其实他是沉重的。因为他是狮子不是疣猪。他是国王不是凡人。
“哈库娜玛塔塔”否定生命的意义,认为人是单独的、孤立的,一条“无情又无意义的直线”,终点是死亡。而要在这无意义的直线中找到意义,必须光荣地孤独,必须 be cool。这个信念明显和木法沙的教导冲突了,那么它是错的吗?不是。二者的冲突才能诞生崭新的东西。在辛巴被这两种道路的冲突所折磨时,他的存在意义,“他是谁”就在其中。这正是“节制”的含义。
当他的使命、他的物语再度开启,也就是作为“信使”的娜娜出现在他的无意识乐园中,侵略、掠夺,他用自己的力量守卫了乐园,跟娜娜“重逢”的一刻,这个时间点清楚地表现了,他必须从他潜意识的疗养乐园回到需要现实去实现它的责任。
自然这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完成。于是在彷徨中,他遇到了"贤者”,被指引,和过去埋在心中的种子重逢。前途晦暗,但是仍然有线索。这就是“星星”。后面的东西完全就是我们熟悉的那一套。恶魔、战车、战斗。最后他获得了“世界”。这个结构是所有冒险故事都必须遵循的结构。因为所有的要素都在其中。

小时候有个玩伴特别特别的喜欢疣猪彭彭,后来那个朋友也一点也不意外地被“垮掉派文学”吸引过一段时间。我们在青春期都想显得很酷,想通过证明生命的无意义来在这残酷的世界中找到一点存在感。这一点没错,虚无、转瞬即逝的光芒,这一点没错。但是它也并不是绝对的。
当一个人处在逆位的时候,他不能是他自己,他更不可能找到他自己,如果在这时候他是一个接受古典观念教育的英雄,他会被内疚和自责感杀死。因此他需要一种虚无主义的、一种欢乐而无意义的哲学作为疗愈。更有耐心和经验的人称之为忍耐、等待,但是年轻人在他的嬉皮村里度过的那段时光对他的人生同样有意义。之后他总会迎来顺位,一切都自然而然摆正了,世界需要你,你无需在去证明自己是谁,你无需了解自己是谁。因为你作为你正在命运的流动中,包括你的意志也成为命运流动的一部分。

古典主义的浪漫在于其悲剧性。英雄们在逆位时仍然是作为英雄的样子。而当下流行的虚无主义……虽然有疗愈精神的效果,代替那个已经不再的上帝,但它无法在一切都顺利的时候再继续指路,正犹如夜晚的星光,终要在白天到来时被日光吞没。胸怀星光,胸怀月光,同样胸怀日光。所有的光都能照亮道路。
只不过对于我个人来说,夜晚未免也太长了点吧。也或许人类此刻正好就处于一个漫长的夜晚之中。

狮子王The Lion King(2019)

又名:狮子王真狮版 / 狮子王真实版 / 狮子王真人版

上映日期:2019-07-12(中国大陆) / 2019-07-19(美国)片长:118分钟

主演:唐纳德·格洛弗 阿尔法·伍达德 詹姆斯·厄尔·琼斯 切瓦特· 

导演:乔恩·费儒 编剧:杰夫·内桑森 Jeff Nathanson/布兰达∙查普曼 Brenda Chapman/艾琳·梅琪 Irene Mecchi/乔纳森·罗伯茨 Jonathan Roberts/琳达·伍尔芙顿 Linda Woolverton

狮子王的影评

文
文 • 狮子王
br
br • 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