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一团漂浮在地上的理想主义之火
理想主义之火
是火,一团火,但无依靠的飘在地上,璀璨也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后就会迅速的燃烧殆尽·。
看电影之前朋友问我这部片子可能会讲些什么?我说从宣传片来看的话,应该是一个底层小角色不畏艰险追逐自己梦想的故事。朋友有些不屑地说“应该还是老一套,小人物几经波折,最后再加上一个找寻自我。千篇一律,小资情调,不喜欢。”
我没着急反驳,可能确实长期以来这样的故事模式造成了审美疲劳。但“找寻自我”并不单单是一个故事的套路,同样是一个最根本的母题。
与“复仇”一样,你可以在任何一部电影当中找到这样的一个有关于找寻自我的母题,因为在塑造人物角色使之立体所需要用到的弧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角色找寻自我的过程。
降低了几分期待,自我安慰道“先相信,降低期待才会有惊喜,不是吗?”
当走出电影院的时候,这个题目一下子就从我的脑海当中闪现出来。热烈,一群因为热爱而走到一起的小伙伴,用彼此之间的力量汇聚成一团向上的火。他们怀揣理想主义、坚守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向前。
与其说这是陈烁不断追梦,一个小人物逐渐历练的过程,我更觉得这是一群nobody坚持的故事。尽管他们在电影中仅仅是作为主角的背景板,在主角不断历练过程当中通过剧情线的NPC,但你无法否认他们如此真实,离我们这样近。
当所有人都告诉你天才是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和百分之一的天赋得来的时候,他一定没有告诉你爱迪生这句话的后半句才是关键。重要的不是那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而是那百分之一的天赋。
当我们从小就喝惯了这样的毒鸡汤之后,当走入现实却发现寸步难行。理由不是因为毒鸡汤将我们的心灵毒害,因为任何一个成年人都具备了最基本的判断能力,而是这一直以来的高憧憬与期待坠入现实之后带来长久的冲击与不适。
如何完全调动观众情绪
热烈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能够完全煽动观众的情绪,与大鹏之前所拍的电影一样,总是差那么临门一脚。
这里想要表达的并不是指电影街舞不够燃,我已经看到有太多的博主称这部电影为所谓“最燃暑期档”了。不错,舞蹈、动作、中间情节的欺负的确够,但作为一个观众我更期待的是能够达到一个感情与剧情上的同步高潮。作为一个励志追梦的老套故事模板,电影的剧情走向我们是能够完全预料得到,那么怎么处理这中间的起伏就完全是导演的能力了。
所以当我们心里有了一个预期,更为需要的就是如何处理观众情绪上的高潮。电影中主角因为受挫不得不离开惊叹号时候,主角看到母亲又一次演出时候,队伍中小伙伴因为现实不能够再跳街舞的时候,这些都是能够打动观众的情绪点。
虎头猪肚凤尾中凤尾的点睛之笔
前面所谓铺设了这么多,结尾显得至关重要。
因为在我看来一个故事的高潮处并不是单单需要调动起观众的情绪达到高潮,更是对一个故事的前情与未来发展有一个表达。
电影中一波三折的确让观众的情绪跟着调动起来,以至于如果结局不是欢呼雀跃人声鼎沸似乎就压不太住了前面的一波三折。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恰恰丧失了一种对传统叙事的留白。
下面是我对电影结尾的一点改动
1:最终决赛现场。第五局。内
全场的灯光再一次亮起,仿佛世界的目光此刻都汇聚在陈烁与凯文身上。
经历了五局的鏖战,“惊叹号”现在已经将比分扳平,所有人都在等待最终决战的到来。
凯文挑衅式地向前,双臂加紧向上又向下,一副鄙视的姿势。
自负的选择最终决战他将用solo的方式与陈烁决出胜负。
双方的队员都在等待陈烁的回应,陈烁走向前去用Bboy的方式接受了来自凯文的挑战。
Bgm再一次响起,凯文选择了最困难的街舞动作。与此同时,陈烁也用同样顶尖的舞姿回应。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这个动作不仅比拼样式,同样比拼耐力。
2:旧剧院。回忆时刻。内
陈烁此刻已经忘了自己在哪,大脑又一次空白,场内场外也在此刻安静。
场景又一次转换,来到了他从小看父亲母亲表演的剧院当中。
手掌轻轻拂过因为千万次练习已经变得伤痕累累的地板,想起之前所经历的种种一切。
无人的旧剧院,用最热烈的一种方式跳完了整首歌曲。(此处省略描述街舞的五百字)
字幕逐渐升起,整场剧就在此处戛然而止。
片尾彩蛋:在教练丁雷的办公室柜子上多了一座街舞全国大赛的冠军奖杯,一张赛后的大合影也摆在桌子上。
凯文依旧与他的外国队友一同训练着参加世界各地的比赛。
丁雷喝着茶笑着看着,楼下训练场惊叹号们的队员们继续刻苦训练着。
陈烁依旧骑着共享单车赶场出发向下一个目的地。
追梦永不停止,希望永远热烈
如果一个故事选择了贴近生活,远离不切实际的乌托邦,那么这个故事一定能走入观众的心里。
借助电影,这个造梦的翅膀向前腾飞。如果说热烈是一团火,一群由于对街舞的热爱的小伙伴们相聚在一起凝成的一团火,璀璨闪耀在空中。
但同样需要稳稳地落在现实主义的地上,这一团象征着理想主义的火才能永远热烈永远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