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的结局官方认定是Happy Ending,毕竟是“笑到最后”的喜剧,结尾的气氛渲染上也可以大致确认导演想传达的也是HE,这个结局是主角们的胜利。我在看完后也接受了这个定性,但总觉得这个定性在逻辑上有些不通,感觉怪怪的。今天忽然get到它怪在哪了,于是暂且胡乱地记一下思绪。
一、计划的目的
首先,我们得先搞清张大等计划内成员的目的到底是刺杀秦桧,还是逼出岳飞绝笔:
剧情开始向观众透露张大在策划秘密行动是在张大寻到密信后与车夫刘喜的对话。刘喜在对话中决定由自己前往何立处送密信,借机刺杀何立,理由是“不杀何立,难除秦桧!”在这里就提到了他们的目标是“除秦桧”,并可以大致推断出,张大与刘喜原本的计划(记为Plan A)是:张大拿到密信后就前往秦桧处,借送查出的密信为由,乘机刺杀秦桧。但由于在过程中两人意识到何立的存在会妨碍刺秦的成功开展,于是临时将计划更改为了我们最先提到的刘喜先拿密信去刺杀何立(Plan B)。虽然剧情到这里,信息只有刘喜这一句话,我们难以判断除秦桧是最终目标还是计划的一个流程,但不管怎样,这句话表明了在他们的计划中,秦桧是要被除掉的。
但由于刘喜刺杀失败,外加瑶琴主动介入,开启了plan C。这个计划中瑶琴负责在接近秦桧时将他刺杀,并且确实展开了行动,只不过依旧失败了。进行这个计划的时候,目的在对话中展现得很明确,就是要杀死秦桧,理由是他与金人通谋,主角团要除掉误国奸臣。
如果有人认为瑶琴刺秦桧是故意失败,没刺死他也是计划的一部分,目的是引出醋刑那段,引导孙均的觉醒与加入,那么在最后一次张大团队的行动中,计划则为张大与孙均共同合作,将秦桧独自引到囚屋中,然后二人直接将秦桧杀死。剧情到了这里,所有原本计划内成员的目的都统一是刺杀秦桧。
由此,孙均在与秦桧的对峙中,说张大费尽周折目的绝不是单纯杀人,而是逼出岳飞绝笔,然而从前面张大团队所有人的行为来看,目的都是统一的刺杀秦桧,因此孙均的说法并不成立。逼出绝笔不是张大团队的目的,而是孙均个人的意志。
孙均与张大到底有没有合作?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孙均真心实意地在狱中加入了计划,那么他就没必要再去为秦桧挡刀并刺死张大,因为张大的目的就是刺秦;如果张大的目的真的是孙均所说的为了逼秦桧背出岳飞绝笔,那么这个计划的核心逻辑其实是“使孙均觉醒让孙均升官以接近秦桧让孙均逼秦桧背诵”,而前面的一系列行为与牺牲就只是为了引出醋刑,从而使孙均看到张大背上的精忠报国,让孙均觉醒。那么如果是这样的话,不觉得前面计划的设计太没有道理了吗?为什么非得这样他才能觉醒?牺牲这么多人,作出如此繁琐的计划,但其实简单到只需要让他看到精忠报国四个字,七拐八拐的,作出这么多不必要的牺牲。况且目的是逼秦桧背诗,何必非要觉醒孙均,让孙均来逼?孙均此时级别也没有达到轻易独自见秦桧的地步,与让其他人想方设法接近秦桧后逼他背相比也没啥优先之处,还多了一道觉醒的程序。所以孙大原本计划就是逼出绝笔的设想是不成立的。
因此,由刚刚的梳理,我们确定一个基础前提:1. 张大等人的目的是杀死秦桧。2.张大等人的目的并未达成。3. 孙均并未与张大达成合意。4.逼出岳飞绝笔是孙均的目的,且孙均不想让秦桧死。
二、何为胜利
在这个基础前提下,我们下面步入正题。
在孙均的计划里,他要逼秦桧背出岳飞绝笔,并且故意不杀秦桧,为了“让他好好活着,背负千古骂名。”
这个理由就很让人困惑,因为孙均的逻辑让人很难理解。我知道导演设置这个剧情,是为了符合历史,因为历史上秦桧确实是活得好好的。但我们如今纵观这段历史属于是站在上帝视角去看,往事皆定局,秦桧也确实作为奸臣的代表人物,背负着千古骂名。但孙均是处在历史中的人物,他不能去开天眼预想到后世对秦桧的评价,站在当局的视角里,不杀秦桧,之后会发生什么?秦桧最终会不会被揭发?密信的存在作为秦桧通金的实证,秦桧继续活着还会给朝廷带来多少危害?还会有多少“岳飞”会因他的陷害而死?影片中秦桧阴险狡诈,防不胜防,让他继续活着,他一定会想到采取措施去掩盖这些事迹,洗白自己,如果他做到了,若后世没能揭发秦桧的罪恶,又何有背负骂名之有?
在当局的视角下,想要秦桧背负骂名,应当先揭发其通金的事实,因为电影的前段一直围绕密信展开,密信一旦被公开,秦桧的骂名便有了,秦桧的地位也不保了,杀秦桧也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亦不必担心承担刺杀了丞相的罪过。所以其实杀秦桧与秦桧背负骂名并不是二择一的选择,而恰好是方便同时进行的,杀掉秦桧,阻拦密信的源头就没了,这时孙均已高级别的将军,就算赴京面见圣上的机会没有,也可以去找秦桧的反对派韩世忠,把证据交给韩世忠,剩下的事也是水到渠成了。秦桧事迹败露,通敌可是诛九族的大罪,既有了罪名,便背负了骂名,还死了(也不用担心其会在上交密信过程中进行阻挠,且在之后也无法继续祸害朝政),这不是一举多得吗?
而这部电影的结局诡就诡在,导演将观众灌输了“杀死秦桧”与“背负骂名”是二择一的选择题。要想让他背负骂名,则必须让他活着。这里的逻辑实在令人不解,若强行解释,那我只能作一些离谱的猜测,或许孙均的逻辑是:让他活着成就更多丧尽天良的事迹,以至于罪孽深重,背负更大的千古骂名。
但这种设想这就更令人感到迷惑甚至愤怒了。电影中的岳飞绝笔《满江红》,本就是抒发对前功尽弃的痛惜,希望能够继续抗敌,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为民除害,为君分忧。而孙均却为这首词而将张大等人前期的努力全部前功尽弃,放了民族罪人秦桧,任其继续为非作歹,只为让他“留下千古骂名”?孙均的行为看似是为了《满江红》得以流传,但其精神却恰恰与《满江红》所背,不觉得讽刺吗?
但是在影片最后,孙均的目的确实是达到了。电影最后以胜利的姿态作结尾,但也只是对于孙均一人的胜利;跳脱出影片想要表达的意念,从整个客观事件来看,孙均其实是张大与秦桧两个阵营对峙之中忽然出现的第三方,但导演在拍这部电影时却并不是这样理解,在导演的意志中,孙均与张大在最后是同一阵营,孙均的任务完成也就是主角团的胜利。但这显然是充满了BUG的。
可是孙均目的的达成真的可以定性为“胜利”吗?这个结局真的是Happy Ending,值得被歌颂的吗?我们在此引入一个“向下的胜利”的概念,这个概念可以类比诺兰《敦刻尔克》中对于“胜利”的概念,《敦刻尔克》中对胜利的理解并不是打胜仗击退德军,而是面对劣势的战局,将逃亡的成功定义为“胜利”。那么《满江红》中的胜利可不可以也如此理解,是一种“向下的胜利”?
答案也必然是否定的。《敦刻尔克》中将逃亡成功作为胜利的前提是,若正面对峙,则必败无疑。在这种情况下,逃亡相比于正面对敌,显然是实质上损失更小的,因此逃亡的成功相较于必败的战役,避免了不必要的牺牲,因此是“胜利”的;但在《满江红》中,孙均并不是没有能力杀掉秦桧,但是他却选择了不杀,而让秦桧背负骂名,这其中的利弊损失是不成正比的,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如果我们还是以《敦刻尔克》进行类比,那么孙均的行为并不是面对必败的局势下选择保存力量的妥协,而是“英军完全有能力打败德军,但是却选择撤退不打,目的是让德军能够继续进军滥杀无辜,从而背负二战魔鬼的千古骂名。”在这样的类比之下,你觉得如此行为的英军到底是同盟军还是轴心军?
三、结论评价
因此,《满江红》的结局其实并不是主角团的胜利,而是秦桧的胜利,尽管他有所损失(使岳飞《满江红》传世了)。但在电影的结局中,所传达给观众的Happy Ending却将其定性为了主角团的胜利。这其中的逻辑诡辩,使得导演最终“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