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分改成五分,多出来的那一颗没忍住,还是与一分论长短了。发现好多把电影踩在脚底的都在掰扯细节,来,屡顺一下。
首先,说为什么抓了秦桧却不杀。试问:杀了秦桧就不和谈了?天下就太平了?贪官就消失了?闹呢。
虽然秦桧在朝中实力不能小觑,但那个皇帝只是昏庸却并非傀儡,他才是扯线的手,在和谈这件事上谁支持都不如宋高宗赵构的坚持。
秦桧能到如此高位除了才能更重要的是揣摩圣意,圣上的暗示要懂,皇帝要做但不能明说的要去悟,而皇帝不许却执意坚持的下场就参考岳飞。管你有什么功劳,只需赐你一个“莫须有”。
所以当下就算死了一个秦桧立刻就会有张桧杨桧顶上来,眼前就能到手的荣华富贵总是炙手可热,那个位置总要有人做,权倾天下啊哪怕只有一天也值。赵构会不知道朝堂上那些跪着的官儿怎么想的?而且真要在这个当口杀了秦桧还给赵构除了一个隐患,如果能把这棵大树扳倒他另栽一棵反而更衬手。
杀他没有意义。
其二,会背诗了不起啊,一首满江红就撼动军心?
战前动员听说过吗?没见过真的电视电影看过吧,就算不相信自己人拍的漂亮国拍的也没看过吗?甚至不是战前,球赛一定看过吧!如果赛前激昂的氛围队员间互相的鼓励依然感受不到,我实在没话说。
关于诗还有一个可笑的质疑:这些人怎么就能确定岳飞留下的话不是骂秦桧的脏话?
电影里交待的清清楚楚,这个设定是依据剧中介绍岳飞被杀前在关押他的牢中留了满墙的字,岳飞死后秦桧独自对着这堵墙沉思半日,之后让人全部刮掉一字不留。一句骂他的脏话能让他看半天?秦桧还没那么闲,看半天又一字不留地铲除干净,除了重要信息其他大可不必。
而且,一首诗的力量,我信。
镜头从大院摇出去后,满屏铠甲披挂的兵将,他们都是小人物名字都没有,他们也都是看着国破家亡的大宋百姓。单拎出一个,没人敢和当朝宰相对线,但不代表他们没有血性没有激情。《满江红》就好似火种,洒在那些心里就是希望,只要有风过总会燃烧起来。
很多人也一定和我一样相信。
再说,孙均为什么在狱中不动手要费尽周折在楼上整一出。
这明明是张大和孙均定下来的最后一搏,张大要孙均一定要取得秦桧的信任,要成为这里官阶最高可以随时出现在秦桧身边的人,只有这样才会找到最合适的时机出其不意一击必中。而且此时秦桧身边有一个身手凌厉的保镖,孙均还带着手枷,万一擒不住秦桧屋外的人冲进来他们必死,哪怕混乱中秦桧丧命,按照他们的计划这依然是失败的结果。
是啊又有傻子把自己的命搭在了未知的计划中,后来孙均万一受不了诱惑成了秦桧真正的走狗呢?对于结果他们一个个倒下的时候都无法确定,只是认真完成自己的使命,剩下的唯有对同伴的信任。
张艺谋导演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层层反转步步推进,看似机关重重,通过家国情怀民族大义,小人物的执着与信念,其实讲了一个浪漫的故事。
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也都千差万别,因为我们会思考,有感情。一分有一分的理由,喜不喜欢是非常主观的东西,电影看完图一乐呵,理性评价,别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