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播放《满江红》终于不用单独付费了。没想到这么难看,很失望,幸好春节没有掏钱去电影院看。《流浪地球2》纵然有一堆槽点,和国师的《满江红》相比那还是明显整体胜出一截。你要说《满江红》特别差,放到如今的电影市场中来说,那肯定不是,没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因为有朋友春节看过说还不错,又是喜剧,所以我不知不觉抱了不切实际的期望,结果是落差越大,失望越大。
这电影哪里好笑?从头到尾我一次也没有笑出来。结尾煽情煽得让人觉得除了假,就是空,形式远大于实质,国师这审美和电影技巧,真是陈咬金三板斧走遍天下。剧情方面,为了反转而反转,留下了一堆前后矛盾的逻辑漏洞,到最后编导也不想去圆了(无所谓,人类的记忆,七秒钟嘛),结尾来个大煽情,收。成了!
我从来都不排斥主旋律电影,只要是拍得真的好。光有教育意义是不够的,那叫说教,一部好的主旋律电影需要有说服力,故事背后的情感、价值观应该是自然而然生发的,而不是矫揉造作之力催逼出来的。
我想我为什么会反感电影《满江红》,是因为张艺谋用他自己的方式成功地把这首词庸俗化了。《满江红》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阕词,是只看文字读着读着眼眶就会湿润的那种。上中学的时候课外阅读,我抄写在笔记本上。有一次爷爷拿了我的摘抄本去看,问我是不是抄错了一个字?笑谈渴饮匈奴血,不是笑谈可饮匈奴血。错得离谱,不求甚解,那时候我对这种基本的对仗都没有过脑子,但就是喜欢这首词优美的语言和澎湃的气象。之后这么多年,重读过无数遍,依旧喜欢,却也多了几分小时候不曾有过的体会,最喜欢的是“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两句,情义跌宕,千言万语,一切尽在其中。起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也很惊艳,一开篇气氛就完全营造出来了。
这首词是不是岳飞写的,一直有争议。因为这首词最早出现在明朝人编的书里,宋元典籍都不见记载;而且岳飞孙子岳珂编的《岳王家集》也没有收录这首词。我个人倾向于相信这首词是后人依托岳飞之名写的,主要不是因为贺兰山在宁夏,而金的大本营在东北;也不是这首词带了曲的特征,更通俗化,到底是抬眼还是望眼,还是为了凑字写成抬望眼,是为了避免重复字出现而生造名词将贺兰山阙写作贺兰山缺吗;也不完全是“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有点象后人盖棺定论之言;主要是他生前敢写下“靖康耻”三个字实在令人震惊,如此驳官家的面子,在任何朝代都是犯大忌!所以这首词宋朝不见记载是被封杀了吗?
不过不管这阕词是不是岳飞写的,修辞有没有瑕疵,都是我心中词作的Top 10。
无论如何,《满江红》都不是绝笔的气象,“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像是临死之人的遗言吗?它也不是对秦桧的谩骂诅咒,“秦桧”干嘛这么怕这阕词流传后世呢?还连夜铲除,染黑了河水之云,bla bla bla……
整部电影的高潮就是全军复诵《满江红》。可是,《满江红》的意境怎么可能是这种军训式喊口号?怎么复诵啊?听得清吗?知道是哪些字吗?听过一遍就记住了?那现代还发明复读机干嘛,人类智力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南宋士兵个个过耳不忘,都是小镇做题专家。明知道这是假的,你怎么会感动呢?伪高潮吗,叫得越响越假。
国师不光是把《满江红》庸俗化了,而且有愚民倾向,把观众当傻子。观众跟着导演的指挥棒走,让你笑就笑,让你哭就哭,让你花钱买票你就买,让你背诵《满江红》你就背,不看手机提示,真能够背得下来的,也算你牛掰。当然,傻子确实多,但正能量电影的意义难道不是去点化这些傻子吗?让傻子更傻,还要让他们自我陶醉,那不是阿Q吗?
另外,“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不是蒋捷的名句吗?岳飞死了一百年之后他才出生,电影里张大和瑶琴却争着要唱蒋捷的《一剪梅》。主要这两句太有名了,所以特别扎眼。算了,小纰漏,娱乐电影,可以忽略。
当然这片子也不是一无是处。张译演得真好,一颦一笑都是文章,比拿奖的《悬崖之上》出色多了,易烊千玺和雷佳音也好,但沈腾……他是用来给这部电影打喜剧标签的吧?贺岁片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