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八岁死于车祸,她老妈(银发短发的那位)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也好,出于私心也好,擅自把玛利亚当作珍妮替代品来养,给她洗脑,也给所有人洗脑:死的是玛利亚,不是珍妮。
人是不能变成另外一个人的,为了变成珍妮,玛利亚硬生生地幻想自己是这样的眉眼,金色的头发,淑女的举止,甚至有着写作天赋---这样强烈持续的幻想下,玛利亚小朋友人格分裂了,真实的她一直躲在这个人格面具下,逃避她无法面对的现实(好朋友死在自己旁边,被迫和家人分离,和死友母亲当作替代品……)
心理学上讲,这是人的自我保护机制起作用的表现,如果直面现实的悲痛,让人实在是无法承受的话,自我保护机制就开始工作了,方法很多,常见的就是这个:人格分裂。

然后,为了持续给予自己安全感,或者说潜意识里的自我对情感的需求是无法改变的,玛利亚把珍妮的母亲想象成自己母亲的样子,结婚对象也想象成家乡男人熟悉的模样,譬如她哥哥(为什么是她哥哥,我倒不觉得是乱伦心理根源之类的,我觉得是因为八岁之前他最熟悉的适龄男人样品就是她哥了,电影里这点我觉得做的很细致,人物心理分析太tm的精狠准了),生的小孩儿也长成自己家族人种的样子、房间布置也用老家类似的风格。

虽然多年过去,玛利亚用这种保护机制活得相安无事,她也一直在人格面具的庇护下顺利逃开了真实的自我和当年的惨事。但由于小说的失败,让压抑的自我又再次浮现,无处可逃的问题还是得面对了:这个会写小说的珍妮真的是我吗???我是谁???影片用八岁时的玛利亚不停地出现骚扰苏菲扮演的珍妮人格来表现玛利亚的这用心理波动。



也就是说,变脸也好,伤疤变形也好,空间扭曲也好,最后她渐渐变小也好,都是具象化地表现她的心理变化,这是这部电影的一大亮点,也是重要的信息传播手段,导演他,只是想讲清楚这复杂的心理变化吧!牛的是,他也真的表达清楚了!或者说表达得太细致太入骨了!我都不得不怀疑导演或者编剧是有切身体会么!我如果不人格分裂一下下哪里知道这么详细的感受哦?

反正好多隐喻按照这个思路去想,就知道导演想说的是啥了,最后一幕就是玛利亚最终认清了自己是谁,也安然和自己分裂出来的人格共处了。


p.s.我喜欢的一幕:按记忆寻回家的玛利亚在欢快的弹唱声中自在地舞了起来,镜头给的是特写,强调,这是与生俱来的舞动,也是她最终承认自我的关键一击,音乐果然强大……然后,我最喜欢的一幕来了,红衣女子热情的舞蹈,勾魂的眼神,暗示玛利亚本来就是这样的热烈女子啊!

不要回头Ne te retourne pas(2009)

又名:不可追忆 / 双面惊魂 / 不回头 / Don't Look Back

上映日期:2010-03-06(中国大陆) / 2009-05-16(戛纳电影节) / 2009-06-03(法国)片长:111分钟

主演:苏菲·玛索 莫妮卡·贝鲁奇 安德里亚·迪·斯戴法诺 蒂埃里· 

导演:玛丽娜·德·范 编剧:Jacques Akchoti/Marina de Van

不要回头的影评

Dawn
Dawn • 很烧脑
花猪
花猪 • OK
Sissi
Siss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