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0-08-13

盗梦空间:I am still in the dream


        莱昂纳多在《Inception》这部电影里的角色是梦境盗贼,进入别人梦境盗取其意识深处的秘密信息。一次偶然,他被斋藤雇佣,由此开始了“在梦境中植入信息”即“Inception”的计划。从“read”到“write”,不仅是用字不同,也是危险系数的次方增长。因为梦境对人的影响深远,改变一个小细节,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从而把他的生活完全颠覆。对被侵入者来说危险,对侵入者来说也同样。梦境的时间比现实长,现实中的十小时,是第一层梦境的几天,第二层梦境的一个月,第三层梦境的一年。而莱昂纳多需要进入第四层梦境或更深处。一不小心,就会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迷失自我,把梦境错当现实而永远无法醒来。更有甚者,陷入执着的意念中,醒来以后无法相信现实,认为一切都还是梦境。
        有幸做过三层梦。在梦中行为举止如同日常,所遇所见人事都无大区别,隐隐是过了一日,下楼梯时踩空了脚,竟然从床上醒来。又过了与平日无异的一段时间,又醒来。回到第一层梦境时已然不信这是真实,然而穷极努力,怎么摔怎么跳都无法清醒,如同电影中的梅,处于极度的多疑和歇斯底里之中。最终终于是真正醒了。头疼欲裂,竟如整夜不睡一般。
        因而看这电影,倒还蛮能理解。
        《Inception》中有很多可圈可点的设定。一是“投射”。潜入别人的潜意识时,所遇人、物都由别人创造出来,一旦意识的主人对侵入者起了疑心,所有人都会用敌视的眼光望过来,一旦认定是外来者,则集体对他进行攻击。确实很像记忆中梦境会有的极端行为。只是平日的梦中,即使是自己的意识,还是有可能会被其他的自我意识围攻,“追杀”这类情节屡见不鲜。这便是所谓人类的自寻烦恼。
        二是“女人比男人更容易混淆梦境与现实。”不知这观点经实验验证否,不过个人直觉不错。女人爱做梦。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梦,更多是白日梦、幻想这一类。从某个细节,脑补其他的细节,因而得出“好浪漫啊”之类的感叹。又或者是像见过的很多暗恋的小女孩,终日里幻想着和对方在一起,因为对方的一点举动而脸红心跳。这种情结很美好,但它确实不是现实,幻想再多,到头来也是一场空。只是置身其中的人不觉得,情愿蹉跎罢了。
        由此想到,诺兰试图通过这部电影表达的,也许不仅仅是梦。当一个人陷入妄念时,对外界的敏感度降低,排斥度增高,不扎实不稳定,又何尝不是梦境状态。有时是对自我的过分自信,有时是对一件事一个人的过度渴求,有时是爱,有时是仇恨。似梦非梦,似醒非醒。妄念是梦,让人飘飘然,让人刺痛,让人迷茫,让人绝望。可它又不是真正的梦,不能靠失去平衡时对中耳的刺激而惊醒——这才是真正可怕的。
        三是“混沌”。在电影中,人在梦境中死去有两种结果,清醒或者进入下一层梦境。由于莱昂纳多等人入梦前用了镇静剂,在药效过去之前若是醒来,不会清醒,反而是进入时间极慢的“混沌”状态,分不清现实与梦境,不敢自裁的人,也就这样在梦境中度过一生。电影中的斋藤便是如此。引申开来,则是妄念的真实与否,在于时间的长短。时间越长,假变为真,永不可挣脱。至此,妄念变为执念。
        四是影片的名字本身,“Inception”。其实所有的妄念,一开始都不过是一个种子。对于《唐山大地震》中的方登来说,仇恨和一切心理障碍的种子,是“妈妈没有选择我”。对于这部影片中的梅来说,对世界的不信任的种子,是莱昂纳多在她潜意识中植入的那个细小图腾。人类思维有极大的扩散性,难以把握走向。正如文章开头所说,一个种子,一个小小的想法,在意识中生根发芽,最后改变整个人生。
        你会不由得想,变成现在的自己,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有人说“父母的一句话”,有人说“想要更好的生活”,有人说“突然累了”,有人说“难得糊涂”,有人说“他在桌子的对面对我很灿烂地笑,那笑就像是晴朗的天空”……
        一切的开始,都不过是一个种子。
        等等,那真的是我们自己的想法么?会不会一切只不过是一场“Inception”,有人进到我的梦境里,放下了一个图腾,往后衍生的一切事件,都在他的计划之中?
        谁也不知道。

盗梦空间Inception(2010)

又名:潜行凶间(港) / 全面启动(台) / 奠基 / 心灵犯案 / 记忆迷阵 / 记忆魔方

上映日期:2010-09-01(中国大陆) / 2020-08-28(中国大陆重映) / 2010-07-16(美国)片长:148分钟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艾利奥特·佩吉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编剧:克里斯托弗·诺兰 Christopher Nolan

盗梦空间的影评

刃
刃 • 挺好的
123
123 • 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