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0-09-03

盗梦空间:梦境这般谁人堪


 在“Inception”中的几个假设我认为不太合理。
1. 目标人物对造梦者的潜意识防卫。这是通过目标人物的潜意识在造梦者的场景中不知不觉制造的路人甲乙丙丁,在场景逐渐偏离物理常理的时候,会对侵入者(即造梦者)进行防卫甚至是主动攻击。这在最开始cobb把小女孩带入自己梦境以解释梦境构造的时候解释过。
我不认同这一点是因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做梦的人会千方百计地对梦境合理化,就算醒来之后觉得荒诞不经,在梦里他是没有这个防卫意识的。虽然我没有被别人的梦入侵过,但我认为这跟受某种外界刺激的原理是一样的。打个比方,在现实中旁边有汽车呼啸而过发出巨大噪音,在梦里头立即有反映,也许也是有辆汽车在梦境里出现,或者出现其它噪音来源,但你的梦境会想尽办法“圆谎”,解释一切不合理的事情,而不是首先排斥既发生的事物的存在。

2. 关于在梦里会有痛觉,从而会产生刺激。
痛觉是动物最敏锐最本能的感觉,它是在受到外界伤害下生命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机制;所以痛觉是不可能被随时模仿复制;一旦发生,除非伤害停止或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否则不能消除。所以在本片梦境中很多次人被枪击中面露痛苦表情是不准确的。大家应该很熟悉那个场景:电视剧里的人物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做梦,一般都会掐一下自己看看有没有痛觉。在梦里人们倘若受到伤害或死亡,也许会有细微感觉,但比起真正的痛楚那种感觉实在太微小了,然而这已经是尚还活跃的大脑皮层尽最大努力模拟出来的痛觉了。

3. 分不出现实和梦境
在limbo里编剧还作了另一个假设,就是进入者会失去部分记忆,譬如在结尾cobb忘记他为何要来找日本人诸如此类。其实有很多办法可以分辨梦境与现实,片中提到的陀螺判定是一个办法。另外就如第二点所说,人的一些生理上的感觉无法轻易复制和消除,除非在现实中得到解决。譬如饥饿感、憋尿感,甚至是ML中的快感等。如cobb和mole在梦境中过了50年,就算意识再少,在这么漫长的时间内肯定也会觉察到自己无论怎么吃都吃不饱,或者根本就从来没有出现过吃饭的环节,用这一点异常来判定现实和梦境非常轻易,而mole却极力否认那是梦境,这是一个常识错误。

除去这些设定上的漏洞,我认为本片仍然是个好片,你可以把它当做一个游戏,那么游戏中的一些虽不合理的设定就成了必须遵守的规则。整理一下,本片的结局可分为3个,虽然结局如何已经不重要了,但是观众当然希望是happy ending.
第1个结局:最完美的。cobb回到现实,跟孩子们团聚,陀螺最后停下来了。
第2个结局:之前所做的所有梦都是cobb一个人的幻想,他的所谓“队友”不过是机舱内互不相识的乘客,因为他看到了他们,于是在脑内留下印象,成为他梦境中的角色,拿行李时队友之间若有似无的眼神交流,也是一个错觉。当他看到齐藤打电话,误以为齐藤跟入境处交涉,其实不过是他对别人一个动作动机的胡乱猜测而已。在这种假设下,不存在他入境会被逮捕这个可能性,他其实随时可以回家看孩子;只是因为梦境太真实,他误以为自己被美国警方通缉。
第3个结局:Cobb根本没有回到现实,他掉进了另一层梦境中。也许死亡根本不能把他从limbo带回现实;如同电影中出现多次的循环封闭上下楼梯一样,电影中的多层世界也不过就是增加了维度的莫比乌斯圈,1到2到3到0到1到2到3到0…….. 如此往复永无止境。还有一个小暗示,就是cobb在结尾与齐藤在片子开头出现过的屋子里相遇,这可以解释成齐藤从未到过limbo,所以只能活在cobb之前创造出来的limbo场景中。而另一个解释是,悬崖房子的再现根本就是cobb自己的梦里的一个循环,而悲惨的他已经找不到梦境出口了。

另外本片名字叫inception,我觉得不仅仅限于cobb对mole和robert fischer的inception, 也有可能包括是他对自己的催眠,譬如以为看到孩子的脸就等于回到现实,陀螺停下来也等于回到现实等等。但这些假设对于我们的主角来说过于悲催,所以我还是不要想那么复杂好了。

盗梦空间Inception(2010)

又名:潜行凶间(港) / 全面启动(台) / 奠基 / 心灵犯案 / 记忆迷阵 / 记忆魔方

上映日期:2010-09-01(中国大陆) / 2020-08-28(中国大陆重映) / 2010-07-16(美国)片长:148分钟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艾利奥特·佩吉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编剧:克里斯托弗·诺兰 Christopher Nolan

盗梦空间的影评

刃
刃 • 挺好的
123
123 • 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