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eption》里有一个场景,前哨者Arthur手执自动步枪,向一个敌人开火,这时伪造者Eames走到他旁边,很幽默地对他说:“亲爱的,让你的梦想再大一点吧”,说着举起了流弹发射器轰的一声把敌人炸没了。Nolan给所有观众一个可探讨的结局,那我也不妨随心所欲地畅想一下,说说自己所体会到的一些影片细节和设想的结局吧!


知识备注篇:现代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荣格曾经提出对梦进行建构式解梦,即他认为梦常常是对潜意识的一种积极的构建,梦中内容可以不是出自某种原因,而是为了推动梦者达到实现某种心理潜能的目的。


主要人物篇:
①Extractor盗梦者:Cobb
   Architect造梦师:Ariadne
   Point Man前哨者:Arthur
   Forger伪造者:Eames
   Chemist药剂师:Yusurf
   Tourist观光客:Saito
②Mark目标人物:Robert Fischer
③Shade暗影:Mal(Cobb的未婚妻,破坏者)

PS:关于潜意识
正常人的潜意识在梦境中投射出来的人平和,形同路人。
搞不清楚状况的人的潜意识在梦境中投射出来的人总是注视着自己,这代表怀疑。
受过意识训练的人的潜意识在梦境中投射出来很多保护自己的人,会对他人进行攻击。
心理有阴暗面的人的潜意识在梦境中投射出来阻止者/破坏者。


场景篇:多人梦境,环环相套梦中梦
①每个场景都是梦境的一层,每个梦境都有一个梦主(Dreamer),其他人进入他的梦境里进行演绎。
②第N+1层的时间段要是第N层的12倍。
③一般人做梦只能进入第一层,而要进入第二层,需要普通试剂辅助;当进入第N层,且N>2层时,需要加强型试剂辅助。
④当N>1时,N+1层和N层同时kick(牵引),可以唤醒N+1层的人,让其回到第N层(穿越)。


进入梦境所需品:
盗梦机、试剂(普通/加强)


穿越梦境所需条件:
初级梦境:kick(音乐、重力下坠的冲击)、杀死
深度梦境:同步kick


实施过程:
①首先由Ariadne造梦,造梦的人对其他人不能泄露任何造梦的信息(为了避免在其他人的潜意识里留下信息,以至投影在梦境里制造出更多的阻止者/破坏者)。
PS:从这里可以看出,其实一般造梦者是不可以进入梦境里的,因为他自己的潜意识也是可以制造阻止者/破坏者的,除非他是一个对现实和梦境区分很明白的人。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行动刚开始的时候Cobb并没有算Ariadne的人头,没有给她订机票,其实就是根本没想着让她一起入梦。造完梦,Ariadne可以说任务已经完成了。只是之后Ariadne说可以进入梦境帮助Cobb,Cobb觉得Ariadne是个意识清晰的人才会答应一同前往。而对于Cobb来说,他是一个忘不掉过去的人,他的潜意识里对他的妻子产生了深深地愧疚,所以Cobb在桥上追着Ariadne说:“在你的记忆基础上来构筑,会更容易令人失去对于什么是真实什么是梦境的把握”。事实上Cobb说得是肺腑之言,因为如果让他构建梦境,将会是一座记忆之城。而对于盗梦小组的其他成员来说,也都知道自己的任务就是在梦境中给Fischer植入信息,所以潜意识不会在梦境里投射出阻止者/破坏者。

②入梦,不具体说了,列个表看吧:
场景 梦主 牵引者 造梦者
-----------------------------------------------------------------
现实生活 无 航空小姐 无
梦境第一层 Yusuf Yusurf Ariadne
梦境第二层 Arthur Arthur Ariadne
梦境第三层 Eames Eames Ariadne
梦境第四层 Cobb 无 Cobb
梦境边缘地带Limbo Cobb 无 Cobb

这里我有一个疑问,为何前三层梦境,留下的牵引者都是那层的梦主本人呢?有何说法吗?还只是巧合?

另外,就是我觉得有BUG的地方了。
首先,如果当初Cobb曾经和Mal到达的最后一重算是Limbo的话,为何Cobb对现实记忆那么清晰,并且能够进入到Mal的梦里将其的意识修改?!如果他进入了Mal的梦里,那么就是进入了第Limbo+1层梦境了。而且当他“再次”到达Limbo见到Saito的时候,记忆却非常模糊,和之前跟Mal在一起的那次感觉完全不同。
其次,为何到了Limbo,反倒可以不遵循前面的穿越规则,不需要牵引者,不需要同步kick,只要自杀就能回到现实?那如果死亡可以让人回到现实,为何不能等到Saito自然死亡而非要去找他呢?我觉得这里太过牵强。


关于陀螺以及结局:
最后一直打转的陀螺给了大家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很多朋友更倾向于Cobb最后回到了现实里。我去看这部片子前在贴吧上曾经看到有人说电影落幕后还会有特别的情节发生,所以当我看到陀螺一直打转然后咔嚓落幕后还是不肯离去,但是直到字幕打完也没有看到什么。后来回来一查才知道原来是有人听到了陀螺停下的声音。虽然所有人都希望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但是我看完以后仔细回味,还是觉得Cobb在梦境中更合适一些,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Saito在Limbo一个人孤独地度过了近一生,没有记忆,没有欲望,一个度过了近一生的人即使最后依稀记起来点什么,对于他来说人生的酸甜苦辣都尝过了,那么对于现实里的那些商业斗争,对他还有诱惑力吗?我觉得在那种混沌状态下,他当时的意识已经取代了几乎忘记的现实意识,他不可能一下就被说服然后自杀。所以我们只看到了他伸向手枪的手,但并没有看到他自杀的画面。

其次,有人说Cobb最后看到了他的孩子的脸,说明他已经回到现实里了,我觉得也不尽然。以前Cobb一直没办法在梦境中看到孩子是因为他的意识不愿意去真正面对妻子离去,然后栽赃Cobb无法让他见到孩子的事实,Cobb对Mal的思念和负罪感交织成一种矛盾的心理。而在这次的第四层梦境中,Mal问Cobb:你怎么知道你所在的不是梦境?Cobb说:因为一直以来我有深深的罪恶感。此时,Cobb深知哪个对他来说才是真实的,并且在之后和Mal的交谈中,也让Cob慢慢解开了心结。所以看到孩子的脸并不能说明什么。另外,仔细看过后面字幕的人应该可以发现,Pillipa和James的扮演者分别各用了两位小朋友,前后差距两岁,而真实世界的一趟航班只有10个小时,所以从这点来说Cobb回到的不可能是真实世界。我所想的合理解释是,Saito并没有自杀,或者自杀后并不能回到现实里(这个理论是基于我前面说的BUG,其实他们到的并不是Limbo,而是第五/六/七…/N层,自杀只能让他们掉落到更深的一层梦境里),自然Cobb即使回到现实也无法和孩子相聚。所以他自己为自己编织了一个梦,一个可以和孩子团圆的梦。这里我们可以回忆一下Cobb之前到化学家地下室里,碰见的那个老头说得话:“那些人来这里做梦是为了醒来。在他们看来,这里是梦境,梦里的世界才是现实。”如果当一个人知道现实是残酷的,他终将把现实放下的时候,梦境就是他的现实。

再者说,Cobb醒来的时候想从同伴的脸上搜寻到些微线索,而大家只是友善地对他笑,并无异样。包括后来在机场和Fischer擦肩而过时,Fischer也只是表现出来些许迷惑。如果是在现实,Fischer肯定会有其他举动的吧!

另外,我觉得对于Saito来说,他的商业目的达到了,Fischer回到现实里会按照他们植入的想法去做,也就是说Fischer终将在别人制造的谎言中生活下去,如果盗梦者们也都回到了现实生活,那么影片表达的情感就是植入意识是可行的,这表现出来的东西太一边倒了。而如果说Saito已经尝过了人的生老病死,对于他来说商业目的已经不重要了,他也不会回到现实社会, 他其实也是个失败者;至于Cobb也无法在现实里达成和孩子团聚的愿望,这样表现出来的东西就比较平衡,大家其实都是Loser。

在这里我还有一个疑点:既然图腾是很私密的,为何Mal的陀螺Cobb之后可以用?Cobb的潜意识投射出的破坏者Mal完全可以伪造一个陀螺迷惑Cobb啊~!


关于影片的中文翻译:
盗梦空间这个名字取得并不恰当。所谓“盗梦”,仅限于影片刚开始Cobb受雇他人进入Saito的梦境盗取他的商业机密的行动,而影片大篇幅讲述的是盗梦小组进入梦境篡改/植入信息的行动。我觉得叫“造梦空间”还差不多。


Nolan给所有的观众展现的并不只是影片中的造梦传奇,相信很多看完《Inception》的人都会对这个片子有一个自己的认识,都会制造一个能说服自己的情节过程。可以这么说,每个人能可以成为“The Architect”,只要你能制造出一个不离谱不失真的情节。

盗梦空间Inception(2010)

又名:潜行凶间(港) / 全面启动(台) / 奠基 / 心灵犯案 / 记忆迷阵 / 记忆魔方

上映日期:2010-09-01(中国大陆) / 2020-08-28(中国大陆重映) / 2010-07-16(美国)片长:148分钟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艾利奥特·佩吉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编剧:克里斯托弗·诺兰 Christopher Nolan

盗梦空间的影评

刃
刃 • 挺好的
123
123 • 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