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ception的關鍵詞,是一個生理体验以及一個哲學命題,即"如何達到多重性高潮?"和"你如何分辨真實?",電影的技巧很高超足以使大多數觀眾得到多重高潮;劇情中也有如何分辨真實的技巧,不過其實最核心的問題還是"真實是否有意義?",主角給出了一個模糊的答案,那個答案確實打動了我。最後一個鏡頭并不驚喜,但我很喜歡,觀眾會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取捨。
虽然片子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但作为好电影,它做得已经足够了。

没有看最终预告片,没有看IMDB,没有看访谈,没有看影评,我对Inception除了中文名字(奠基、盗梦空间、潜行凶间)外几乎没有更多的了解,我只是看到演员阵容就激动了…错过了7月29号在香港的首映,不过却赶上了IMAX,与上次看TDK版一样,与诺兰又一次再IMAX相遇了。
可不知道为什么,我只看了片头,已经觉得这将是今年好莱坞最重要的商业电影,而对未来电影业界也许会有仅次于阿凡达的深远影响(未必就是好的影响…)。由于幕后主创几乎和TDK是同一班人马,一开始看着听着老是让我想起TDK。和TDK比其实未必是好事,现在我已经觉得TDK是一个偶然诞生的神话…第一次在IMAX看TDK震撼无比,全身发抖那么震撼。第二次在IMAX看,joker死掉之后我就睡过去了…直到双面人被干掉。后来买了正版DVD在家看,面对那12寸屏幕和2.1音箱我真的没有任何激动的感觉了。是的,我觉得TDK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但并不是一部优秀的诺兰的作品(现在回想起Memento和Prestige还是阵爽),它的精彩主要来自于影片较多的信息、持续快速的节奏以及满溢着的配乐的轰响,它的传奇色彩主要是来自与希斯莱杰和贝尔的表演(尤其是joker,看多少次都会被它打动。)至于TDK导演方面的缺点,其实在Inception中也延续了下来,也就是──没有调度。演员不需要在一个场景里通过特殊的走位来带动剧情(走也是为了介绍场景),镜头单独来看常常也只是纯粹功能性的存在(多机位带来的坏处么),真的…诺兰的镜头语言开始趋于简单化,戏剧的张力也很少是通过戏剧本身产生,而是由音乐和剪辑来造就。我不知道这对于观众来说,最终是好还是坏,但这样的风气已经开始在世界范围内的商业片里蔓延起来了(这风气到并不是从TDK开始)。
片子的配乐用得极满,我很喜欢HZ这次的配乐,不过听着听着有时候我觉得太好听了,就会跳出来开始想这片子那里不好…其实…Inception的故事本身…真的没有什么惊喜,但并不是说片子不好看,其实正相反,这个剧本非常好,我敢打包票今年这剧本一定入围奥斯卡,下半年没有神作出现的话它9成机会拿奖。但是这个剧本太好莱坞了,太规范了,发展的线路曲折得太成熟了,它也许会成为教科书,类似一本《如何让人达到多重性高潮》的指导编剧挑逗观众的教科书,不过当快乐有迹可循,不停的重复人终有一天也会厌烦──又或者总会有乐此不疲的新观众产生?
所以一个吸引人的电影故事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如果只讨论商业片的话,也许旧核新衣真的是王道,就像换换衣服,老婆也有新意了……而一个所谓的牛逼烘烘的大片最重要的,是要给观众展示不一样的世界观。看阿凡达的时候,很激动,确实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可是那个故事和那个世界观,并不是什么由古至今未曾有过的东西,但是卡梅隆在建造那个世界时下 了如此大的功夫,使得一些曾有过的幻想具备了全新的可信性,足以暂时征服人类了。诺兰也非常牛逼,他也知道人在面对未知世界时精神会如幼儿般开发,会对故事有较高的接受度,在资讯廉价八卦满天的网络时代,传奇似乎只能存活在另外的世界里。──所以,其实我是要夸诺兰。

查了下IMDB,果不其然诺兰这次保留了以前的摄影和剪辑,但启用了全新的美术和场景设计。诺兰以前的蝙蝠侠有一个受漫画粉丝诟病的地方就是场景太真实了,与歌谭相差甚远。这次的新设计可以看出诺兰还是偏好真实系,不过这也合理,剧情设定梦境就是要逼真得来骗人嘛,但是在真实中却有足够多具有梦特质的细节。无论是确认清醒的随身小物或是LD心中梦境的电梯,还有天花板上的灯,都很有趣。最终第二层梦境酒店的无重力设定也很精彩(以为是Joseph扎大旗么…),总之我觉得Inception的场景设计虽然不前无古人,但也是非常成功的。

剪辑依然是诺兰的强项,可惜只看了一次,不足以学习到他的剪辑是如何牛逼如何是观众高度亢奋,但是可以概况分析其中一个部分。如果把这世界上的技术派导演分为偏摄影和偏剪辑的,卡梅隆是偏摄影的,诺兰我想就是偏剪辑的。Memento是一次不错的剪辑实验,而Inception里诺兰则把剪辑学里的时间概念运用到了极致。
通常对剪辑师而言,时间是有三种的,即 故事时间,戏剧时间,萤幕时间(drama duration, screen duration什么的…姑且…这么翻译,求专业剪辑同学提供国内翻译)。如果从字面上不能理解的话,平行剪辑是最好的例子,例如影片同时交代足球运动员A射门B补救,AB几乎同时对射门这一事件做出反应,但在电影中就需要用至少两个不同的镜头来交代AB在事件中各自的反应。整个事件所需的时间可能只是一秒钟,但是因为用了两个镜头来交代他们同时不同地的反应,戏剧时间就被拉长了,变成了2秒。但通常一秒无法交代清这电光火石的瞬间,镜头可能使用蛮镜或者被分割被反复,时间又被拉长了。最终,观众在萤幕上看到的表现这个瞬间所用的真实时间,则是萤幕时间。另外一个很好的例子,大家都想到了吧…就是一场篮球赛可以打几个星期的《灌篮高手》……
诺兰在inception中梦境深入概念中提到,人在发梦时反应特别快,所以对时间的感觉就会变慢,5分钟的现实时间等于一小时的梦,深一层的梦时间则过得更慢,到第三层10小时就等于10年了。多重梦境就是一个加强版的平行剪辑,只是A在同一故事时间内同时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做了不同的事情,使得剧情时间被翻倍(而且时间流逝的速度还是不同的!),而用慢镜来表现第一层梦境汽车坠河的数秒时,萤幕时间又再次被放慢了(用DVD可以算下这最缓慢的坠落到底用了多长时间)。诺兰用同一批人在数个不同的场景制造不同的紧张气氛,最后叠加在一起时再一口气爆发(剧本上也是铺排悬念最后一起释放),这就像观众被不停的带上接近高潮的平台,却迟迟未能达到,最后一而再再而三所攀登上高峰的感觉自然比如履平地所攀上的高峰要层峦叠嶂奇峰突起得多……



好,情绪转换一下…什么剪辑时间啊多重高潮啊以后有时间慢慢研究…简单说一下我被inception故事的内涵。其实我觉得内涵什么的,最讨厌了…这次诺兰探讨的问题原本也不合我胃口,所以我一直有点郁郁…
还记得那个号称人类史上最大的悖论吗──你如何分辨你所处的世界是否真实?影片里给出了一个分辨梦境和真实的办法,制作一个只有你知道其秘密的随身道具(这很酷,我也准备造一个,而且我想好了,就是制作起来有难度…)。但是影片又提出了进一步的问题,即"真实重要吗?真实比梦境更有意义吗?",梦境无疑比真实更有吸引力,page同学在片子同意这样的说法,很多阿凡达迷也是这样认为。那如果有机会成为梦中人,你还会选择真实吗?这个问题我想很多看过《黑客帝国》的人早已经有了答案。但是inception给出的一种答案,让我当时如同火车经过的铁轨被震得一愣一愣的
靠记忆给一段对白:
你在等待一辆火车
火车将要驶去某个地方
你知道那个地方
但你似乎并不肯定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 are together

霎那间我对这片子的感觉就扭转了。

就像阿凡达一样,我觉得那片子除了技术之外并无惊喜,剧情也老套,但是却有打动人的弥足珍贵的真情。
既然一切都会化为虚空,生命苦短,只有真情可贵。
不过那是比生命更短暂的东西,哈哈。



关于片子的乱弹数点:
1. 追求真实与否有意义吗?如果你没有答案,可以去看《搞笑日和之平田的世界》……不管你是梦境的制作者或是规则的服从者,哪怕你是平田真悲剧男,如果无法确认真实,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别成为失败者。
2. 真实同时也是个和电影有关的讨论,电影是个造梦机器,电影太过真实的话,电影会去向哪里?IMAX广告已经说自己的画面比真实更真实了,还有3D什么的,4D什么的,眼见为实这种事,快要不存在了,还是已经不存在了?
3. 这片子究竟要不要看IMAX版?IMAX版一定比普通的更精彩,音乐会控制你,画面会吸引你,你会更投入。如果是看什么优酷枪版的话,我相信你看影片解密获得的乐趣一定比看电影更大(I'M FUCKING SURE THAT!!!)。但问题又来了,如果的观影环境在你对电影的评价中起了很大的影响,那么这部电影究竟算不算一部好电影?其实对于一个技术派的业者…我当然有自己的答案,但对普罗大众来说呢?其实花的钱更多,电影带给你的快乐会更多,这也是件公平的事吧。
4. 这部片子坚定我拍电影是需要对建筑知识有所了解的看法。
5. Joseph太有爱了,一开始brick里两人联袂出场已经很经验了,居然还向ellen page骗吻… Zooey和Page这两大美国独立电影女偶像就都被他搞定了…话说他的闷骚摩羯男形象真是越来越深化了,当初那个skin里的gay男已经找不到了(你看他走路那姿势…)
6. Page是第一女主角,绝对的。
7. 演Fischer的那个弯酸男,在诺兰的电影似乎总逃脱不了被带头套的命运啊…
8. 故弄玄虚什么的真的不重要,在网络时代自然会有人帮你解密,乐此不疲。所以牛逼装得像了,自然有人说你是真的。(我是不找点骂的就写不了影评么…唉)
9. 剧情可以为了世界观服务,世界观够强大,逻辑硬伤就会被人忽视掉,因为是不同的世界啊!(好像我已经说过了?)
10. wally pfister的摄影天才特别之处似乎只在调战重力上?(当初把摄影机转过来拍Joker的独白我也是感动到不行。)Ellen Kuras在暖暖内含光里的表现比他强多了…



<图片1>

“1. 缸中的大脑(Brain in a Vat)



没有比所谓的“缸中的大脑”假说更有影响力的思想实验了。这个思想实验涵盖了从认知学到哲学到流行文化等各个领域。这个实验的内容是:想象有一个疯狂科学家把你的大脑从你的体内取出,放在某种生命维持液体中。大脑上插着电极,电极连到一台能产生图像和感官信号的电脑上。因为你获取的所有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都是通过你的大脑来处理的,这台电脑就有能力模拟你的日常体验。如果这确实可能的话,你要如何来证明你周围的世界是真实的,而不是由一台电脑产生的某种模拟环境?



解读:



如果你觉得这听起来很像《黑客帝国》,那么你说对了。这部电影以及其他一些科幻作品,都是在这个思想实验的影响下创作出来的。这个实验的核心思想是让人们质疑自身经历的本质,并思考作为一个人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这个实验的最初原型可以一直追溯至笛卡尔。在他的《Meditations on the First Philosophy》一书中,笛卡尔提出了能否证明他所有的感官体验都是他自己的,而不是由某个“邪恶的魔鬼”产生的这样的疑问。笛卡尔用他的经典名言“我思故我在”来回答这个问题。不幸的是,“缸中的大脑”实验更为复杂,因为连接着电极的大脑仍然可以思考。这个实验被广泛的讨论着,有许多对于此实验前提的反驳,但仍没有人能有力的回应其核心问题:你究竟如何才能知道什么是真实?”

盗梦空间Inception(2010)

又名:潜行凶间(港) / 全面启动(台) / 奠基 / 心灵犯案 / 记忆迷阵 / 记忆魔方

上映日期:2010-09-01(中国大陆) / 2020-08-28(中国大陆重映) / 2010-07-16(美国)片长:148分钟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艾利奥特·佩吉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编剧:克里斯托弗·诺兰 Christopher Nolan

盗梦空间的影评

刃
刃 • 挺好的
123
123 • 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