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切入《盗梦空间》 10-09-04

知心莉香姐姐的节目时间: 第八弹


今晚刚刚独自看完《盗梦空间》,这是本年第三次独自看片了,陪乐逼看傻逼片,一个人看牛逼片,一直是我的追求。


毫无疑问,《盗梦空间》带有太强烈的心理学的意味了,还杂糅了脑神经科学的很多东西,而网上的分析从逻辑关系和世界观设定入手,也是汗牛充栋,而我,也从自己最感兴趣的心理学角度入手分析吧。




1 为什么mal总是在阻止cobb

我相信这一点是最为明显的疑点,无论是在开始的齐藤梦境2中,还是在Fischer梦境limbo中,mal总是在挟持控制着cobb需要的人物。

若从mal的意义上,则可以简单的理解为mal希望通过这种行为一方面破坏cobb,一方面借助任务失败来留住cobb。

Mal是什么,mal只是cobb的潜意识,是他在脑中构建的形象,与真实的mal关系其实并不大(假设片中呈现了现实层面,即c是对的而m是错的),而她的行为内在也是源自cobb内心需求,是c的潜意识层面外化的一种自我防御。

在cobb的世界中,是他通过移植“limbo是虚构”的想法来迫使mal同意与他一起卧轨并回到现实,而因为移植的深度,导致了mal在现实世界中仍不能相信而跳楼自杀,于观众看来,很容易觉得cobb对m有种强烈的负罪感。

负罪感一般有两种消除途径,一个是通过对自我的攻击否定来维持内心状态的平衡,这也是为什么m在总是在阻止cobb的工作,通过m之手来惩罚cobb,惩罚他对mal犯下的过错。当然,其中也可能有cobb想通过假想的m破坏自己来获得内心对这次任务失败的免责——这是m造成的,不是我的失误!

而另一种方式,就是认可,认可m的想法,这曾经是他们之间最大的隔阂,也是c表面无论如何也无法说服自己让步的重点。但源自内心的负疚,可能造成内在的一种认可支持,这也体现在m的梦境中他们俩永远在纠缠“现实还是梦境”的话题,若有坚定地信念,c就不需要假借m在梦中来反驳自己了。但这种认可支持可能也是源自c无法接受是自己植入了这个想法导致m的自杀,所以假借认可支持来回避负疚感的防御机制。你看,认可m——防御负疚——导致认可m,像“现实还是梦境”一样,这就在潜意识层面变成一种逻辑圈,这也是潜意识的可怕之处,一个人若陷入其中,若非专业的分析与治疗,否则很难逃脱。

而m的屡次破坏,更是说明c内心想与m长相厮守的心理,也是c不停地做梦回味他们过去的内生动力。





2 关于负罪感

其实从《穆赫兰道》、《记忆碎片》、《禁闭岛》、《恐怖游轮》开始,这些悬疑电影一直是拿着佛洛依德说事,这一方面可能源于佛洛依德理论习惯从精神病、犯罪者的视角出发,更加适合电影剧本的想象力。不过若单纯从佛洛依德理论而言,其实在潜意识层面出现的更多的是带有强烈欲望和本能色彩的“本我”,而不是像“负罪感”这样的有道德解释的词汇,所以我在接下来的分段描述中,将试着呈现mal和cobb内心更加深刻的欲望和本能。




3 为什么mal在在开始的齐藤梦境2中是破坏cobb,而在Fischer梦境limbo中是挽留cobb?


这一点可能很多人会骂我:傻啊,只有在limbo层面挽留cobb才有意义,可以长相厮守啊

那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这些梦的层次究竟是什么?就是潜意识,而我们的意识,总有很多防御机制,随着层次的提高,防御机制随着下降,到了limbo层,算是人的意识降到很弱的一种情况,这时候人的防御机制降至很低,人们最心底的欲望和本能就会显现出来。这些都是cobb的潜意识,也就是说cobb内心最底层的欲望是和m在一起,但在齐藤梦境2中,他受到防御状态的影响,更多的是希望达成任务目标。

这其实是诺兰关于潜意识的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所以,我一直很喜欢他的电影,深有深的理解方式,浅有浅的,往往走至最后,发现其中的内涵都有相通之处。



4 为什么mal很少提及儿女

我忽然想到可能另很多女生感到不舒服的一件事情,仔细回忆电影,发现m很少提起他们的儿女,唯一的一次还是在现实层面上不相信儿女们的真实性。这从另一个角度,便是一种独占欲,他们在limbo中孤独的五十年,导致了一种强烈的共生性,强烈的独占欲,甚至连儿女(小孩)都无法从中加入这种关系。而这种共生性我相信很多女生都经历过,好比我和8岁的妹妹关系亲密,曾经惹得ex觉得妹妹只是一个娇气的女孩并对她显得生疏一样。尤其在结婚的初期,女性对第三者(儿女)的出现是抱有极大的敌意的,而这种敌意也只有在亲自哺育后才能转化为亲情(若没有亲自哺育,估计就像《唐山大地震》原著里那个担心养女勾引养父的养母一样),而女性的角色也会才从享受的新娘变成辛劳的母亲。



5 为什么cobb要植入思维害死了mal

和最爱的人呆在一个可以自己创造的世界50年,听到这个想法,或许很多女生感觉是浪漫吧。而于我,确是怯生生的恐惧,我相信等女生识破了“王子公主从此幸福生活在一起”的经典谎言后,也会被它折磨不已。好比永恒的承诺,这承诺给了我们情爱的自由吗?这其实是对爱的约束。被约束的爱已经失去爱本质中的那种洒脱。所以cobb在植入思想后,带着m在卧轨前说的一句话:不要怕,火车带我们去远方。这句话毋宁说对mal而言,不如说是cobb对自己的期待。去什么远方重要吗?不重要,因为于人内心而言,总有种遇见未知的好奇与探究欲,有种摆脱已知与重复的冲动,即使可以在已知的世界当上帝也不能代替。

而对于很多人而言,mal真的很可怕,她爱你,爱的舍弃儿女,爱的不顾生命,爱的不需其他,这让她看上去真的缺乏自我的,没有自我也就没有灵魂,她不能享受孤独,只能通过一种共生才能获得价值,必须依附在某种关系里才能生活。说实话,我们都见过身边有这样的人,爱得死去活来,爱她的人都活在一种内疚感中,而让我们旁人看得敬畏,看得害怕,让人自惭形秽,凭空生出许多莫名的罪恶感,直到这个罪恶感真正成为罪恶。



6 为什么cobb总是见不到儿女们的脸

以对儿女的情感而言,明显cobb比mal多了更多的亲密与期待。

那个总是见不到儿女们的脸的场景,就是cobb最后一次见他们的机会,之后他因为被当成罪犯而不能回国。

在我们的人生中,总是有很多特定的情境需要承担与化解内心的郁结。好比cobb最后见儿女的那次,因为后悔没喊他们的情绪过于浓烈,而形成了一种情感挚,嵌入并固着到了这个境遇之中。这也是为什么cobb在梦中总见不到儿女们,脸是情绪表达的中心,见不到脸是一种意象,象征着疏离,当然也是象征着逃避,因为cobb害死了他们的母亲,觉得没脸与他们面对面。





7关于梦境与人生

梦是我们对欲望和本能的一种投射,是我们内心对亲密、破坏、性欲等的渴求与释放,而影片里说:你记不得梦是怎么开始的,你记得的梦都是中间的部分。同样的,我们也可以联想到:你记不得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你记得的人生是从中间开始的。这么一想,人生就更像一个大梦了。所以,也没必要纠结最后那个陀螺是否停止,本来,这世界的构造也是在乎一心。



8关于影片本身

其实仔细回想,我觉得电影的设定本身还是带有不少bug的,其中很多并不符合心理学或脑科学的科学设置,更甚的是有一些在电影中互相矛盾的bug。不过有时候就是这样,你越想得多,你就发现自己也能找到不少可以自圆其说的方法,这又陷入到某种诠释与过渡诠释的圈套里了。我毕竟还是菜鸟一个,杀bug这种高难度的事情就交给别人去干吧。反正越是牛逼的电影越有人愿意花时间在上面构建哲学体系,像曾经的《matrix》一样。虽然我并不喜欢电影中刻意穿插的很多动作镜头,有影响了诺兰电影纯洁性与世界观容量的嫌疑,不过基于现在商业化的世界,也只能轻叹一声了。


盗梦空间Inception(2010)

又名:潜行凶间(港) / 全面启动(台) / 奠基 / 心灵犯案 / 记忆迷阵 / 记忆魔方

上映日期:2010-09-01(中国大陆) / 2020-08-28(中国大陆重映) / 2010-07-16(美国)片长:148分钟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艾利奥特·佩吉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编剧:克里斯托弗·诺兰 Christopher Nolan

盗梦空间的影评

刃
刃 • 挺好的
123
123 • 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