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语法错误和表达不清之处请谅解,有且有多种观点表达并不是极端否定和刻意指责。理智讨论才是获取更多观点的必经之路,才疏学浅,只想说点自己的话,一直在学习,感恩。

2023.11.23,我顶着凛冽的寒风穿越了数百公里的村庄和麦田,和朋友在北京西单首都电影院约了一场《怒海》的点映,当天的北京风吹的实在厉害,但每当这种时候,天空格外透彻空气就格外的好,我还和朋友开玩笑,平常你不可能在国家博物馆这里看得到那么清楚的中国尊。

只看一遍电影的确让我这个普通的业余电影爱好者没办法更深刻的理解电影更内涵的东西,但我想留住点刚看完的想法,还有通过复盘和分析把观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作为日后自我的反思和纠错的东西,仅供自己思考,其中负面评价无抬杠和讽刺之意。

曹保平导演的编剧和讲故事的能力毋庸置疑,从《光荣的愤怒》《李米的猜想》到《狗十三》《烈日灼心》,包括《追凶者也》,每一个作品都用十分引人入胜的故事来表达着关于当下社会和人性善恶的问题,十分深刻和富有警醒作用。怒海中关于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以及树立人格的表达十分明确,两个家庭四个大人两个孩子六个人中各有各的问题,一边是被忽略一边是被溺爱,两个极端,同时也造就了两个极端性格的人。从小没有体会过被爱的两个孩子长大了也不懂得如何爱别人,畸形的爱恋方式以及情感表达本身就是一种定时炸弹,在情绪到达一个无法再自控的节点,随时爆炸,伤害自己同时也会波及他人。

我共情丽娜的处境,离婚的父母谁都不爱她,一个人在家里,一个人钻进小小的衣柜,一个人上学放学吃饭睡觉,小小年纪承受了极大的孤独和恐惧,却被老金的一句“没事儿,我闺女皮实”之类的话全部掩盖,女儿以这么残酷的方式死去了却还在说“丢人”,听到这写台词的时候我差点吐出来,那种自以为是的刚愎自用的无知的糟糕的父权形象让我反感甚至恶心。童年阴影和糟糕的经历让长大后的丽娜在遇到情感挫折后的表现往往是极端的扭曲的甚至变态的。反观李苗苗这边的人格,母亲的溺爱和父亲的强权,让他在逃亡和逃避事实的情绪中反复横跳,这也导致李苗苗成为了一个从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格,在他的认知里,杀了人也可以被掩盖,没有同理心和责任感,所以他不懂得“挽救”别人,可以眼睁睁看着丽娜被自己割了十七刀而只是害怕和躲避。人性被塑造成什么样,很难被个人所决定,即使是后天的自我教育也很难改变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景岚对着老金那句“本来我们可以成为亲家”让我毛骨悚然。可怜的丽娜,最后的用我爱造句,她说:“爱是...爱是...我不知道。”不懂得爱不要紧,可以去学,最可悲的是不自知。像我朋友说的那样,人在成为父母之后,为了孩子可以丧失理智或变成“魔鬼”。

说另一个观点,我发现了这电影的各种制片人和监一共33人,几乎是大于前边五部电影的人数总和,这里边似乎有了不太一样的味道。说回电影本身,导演好像偏离了他最拿手的东西,就是认真讲故事,没有花里胡哨的镜头和场景,只专注于人物和故事。但这部电影,充斥了一些的形式主义甚至是不符合逻辑的地方,其中包括,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两条铁轨的地铁追逐戏,高速公路的鱼雨追逐戏,老金把李苗苗拖到了灯塔上,以上这些是为了制造紧张情绪和表现人性的扭曲和疯狂,而刻意加入一些刺激场面而且是背离逻辑的时候,故事就不再纯粹了,会适得其反,会反噬片中那些关于社会和人性真实的表达。总而言之,如果他们说,电影人要吃饭,电影人也是商人,这个社会的商业性本就大于艺术性,没人喜欢去看没流量没颜值没噱头满是人性阴暗面的电影,我都无话可说好吧,我选择闭嘴。只不过电影院里我们可能再也看不到纯粹的关于人性和社会问题表达的电影了。

最后再讲一句:宣发的那句“建议十八岁以下观众谨慎选择观看”,我呸,这就是你对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的认定吗?这就是所谓的电影分级的初始形态吗?这就是一句为了吸引观众走进影院且毫无价值的噱头的废话。既然能进院线,那懂得都懂,没必要拿电影分级这种大事做营销噱头,如果只拿暴力和性作为电影分级的尺度和标准,那电影艺术对人性和社会的表达之于世界将毫无意义和价值。


涉过愤怒的海(2023)

又名:怒海 / Across the Furious Sea

上映日期:2023-11-25(中国大陆)片长:144分钟

主演:黄渤 周迅 祖峰 张宥浩 周依然 颜北 孙安可 闫妮 王迅  

导演:曹保平 

涉过愤怒的海的影评

阿陌
阿陌 •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