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决心在前往戛纳的阳光海滩之前调整一下作息时间,把自己养得略微能见人些的,挣扎良久还是熬不住奔去了首映(嗯,居然有送海报,导演给你好评哦,亲!)。早前在电影院里看到预告片虽然煞费苦心地始终捂着本片的中心plot,但对于我这种陈腐极深的人来讲,片名已经是最大的剧透(于是不知道Tomboy是什么意思的童鞋请回避下文)

这样一个题材,很容易让人联想到Boys don’t cry的萝太版,但或许是文化习惯的差异,同样是女性导演,Céline Sciamma的主角是一个尚未发育的孩子(他们到哪里找到这么瘦的小女生!),于是自然或者说是刻意地避开了此类型影片中时常——应该说是一贯——因性、爱与婚姻等在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网中或是在沉默中内伤更甚者在暴发中伤中的成人的烦恼。

而跨到“青春期”这条境线的另一边,导演想提到观众面前,想四顾环问的,并非是一些人“顺理成章”所想到的为什么——为什么一个女生会变成男生。在这部电影里,没有这个“为什么”,这是“自然而然”的,是一种“选择”。
影片的一开始,首先进入观众视野的就是主角(我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因此不会称其为“她”)的短发在夏天的绿荫中飞驰,自由而欢快。自此之后,镜头始终停留在主角这一边,看伊和妹妹玩耍,跟伊一起打量镜子里那个小瘦身板是否能冒充成男孩。温馨的家庭氛围,真实的居家生活,再加上一个可爱的妹妹时不时带出的小幽默,不知不觉中观众已经进入这个设定中成为伊的共犯。不仅接受了这种“自然而然”,而且随着与这一群孩子关系的深入,也越来越害怕伊被揭穿。从踢足球时的些微担忧“就这身材应该能混过去吧”,到游泳时的步步心惊,明明只有家长里短平凡琐事的生活片段简直堪比惊悚片——姐姐看恐怖片都没这么捂着小心肝又咧嘴又捂眼的说。

我们都知道,被揭穿只是迟早的问题,于是影片越近尾声那一份本该童真趣致的欢乐就越让人看得牙涩。

所幸揭穿时并没有暴力。因为这还是孩子,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不过一起踢球打架游水,顶多就是和隔壁的小女生牵牵小手亲亲小嘴,全都可以被原谅的。大人究竟说了些什么,怎么解释如何道歉根本不重要。在这个可能会被某些导演极用来煽情催泪的过程中,我们仍然只同主角待在一起,对那种大难临头的滋味感同身受,多想伊能逃过这一劫。
不幸,也正是因为没有暴力,在许多同题材影片中集中在“外因”上的焦点变成自我拷问。正如妈妈说的“我不在乎你假装成男孩子,但是就要开学了。你难道能装一学年吗?必需要告诉他们事实。不然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还有别的办法吗?你能跟男孩子一起踢球,能跟男孩子玩角力,甚至真的跟妹妹所幻想的“哥哥”一样为了保护她而跟人打架且打赢了,又怎么样?你能站着尿尿吗?再过几年,你还能把T恤脱掉光着上身去踢球吗?你还能用一根橡皮泥混过去吗?(嗯,至少要塞袜子了)。你生理上是女生,这是事实。你觉得自己是男生,这也是事实。即使亲人呵护包容,即使朋友不计前嫌,我们的自我认定,总无法抵抗这个社会既定的规则。而到长成时,我们的自我认定里面到底有几分是天生带来的,有多少是社会附加的,已然浑然不清。譬如男生穿裤子女生穿裙子,譬如男生是蓝色女生是粉色,譬如男生有男生的名字,女生有女生的名字……可是我真的非得在晚会上穿裙子吗?我真的非要买粉色的hello kitty吗?我真的非被人叫这个名字吗?

我不自在。即使对自己的天生性别并无抵触,然而这个世界对女生使用的某些规则,仍然叫我不自在。而我忍受了这些样的不自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被人当成正常的礼貌的有规矩的存在。是因为绝计没有别的办法了,还是因为对自己究竟是谁,自己天然的选择不够清晰与坚定所以才自投罗网?

在影片的尾声处,林间的风声似乎给了一个答案,主角将连衣裙挂在树上,回到伊自己喜欢的打扮。而在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因自我性别认定而导致的羞辱后,Lisa如伊拉在影片开头初见时一般重新问了一遍“你叫什么名字”,回答”Laure”这个并不由自己选择的名字后仍然是Mikaël的笑容,配合意味着“新生”的小宝宝的诞生和片尾曲Always,导演还是比我乐观。

PS:小妹妹太可爱了。不仅在Lisa找上门的时候随机应变,而且还在跟同龄人的奶声奶气中一语道破兄控的天机,还会跟父母玩“瞒天过海”……萌屎人了~~~把姐姐的母性都萌出来了。

假小子Tomboy(2011)

又名:装扮游戏(台)

上映日期:2011-02-11(柏林电影节) / 2011-04-20(法国)片长:84分钟

主演:佐伊·赫兰 玛龙·莱瓦纳 马修·德米 让娜·蒂森 苏菲‧卡达 

导演:瑟琳·席安玛 编剧:瑟琳·席安玛 Céline Sciamma

假小子的影评

修
修 • 好酷
小排
小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