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很少追剧,因为既然是剧,大部分情况下意味着和电影对比,演员、编剧、剧本平均水平较低,要把故事花更长的时间用更多情节才能讲完。因此这部剧我是上周一次性集齐花了大概一周看完的。

但纯英剧和美剧不同,英剧有很多短小精悍的,1~3季结束,每季6集以内,每集20~60分钟,这种总时长其实并不比电影长多少,演员阵容较小,主角若干,配角每个都有固定的作用,共同推进故事;而美剧,u know。。。当然并不是说没有好的美剧,有,但绝对稀少,且故事推进主要以商业性为核心,起伏较大。

KE作为英美合作(应该是吧)则成了一部较为失败的混血作品:既有着部分水平较高的演员,又有着很强的故事性和创意,但囿于主创团队的撕裂,继承了美剧极为普遍的剧情断崖,较为高开,但迅速低走,最后摔得极难看。4季、每季8集、从一半(第2季结尾)就开始不回头地往下掉,太典型了,回想一下美剧《Hero》、《Prison Break》之类。

首先需要指出,本作中最出彩的角色必然是Villanelle--这个名字本身就给角色有略简单的明确定位:villan意为“恶人”,elle则是法语中的“她”。招来英国新生代中较为有特色的Jodie,为这个角色添上好看的脸庞,加上角色本身略微倾向于psycho的设定,集合了天使、恶魔、纯真、残暴几个特性,演员的把握算比较成功;同时尤其在前3季中观众是能很明显看出角色对于自身的探索和疑问,对情感的渴望,以及被职业包裹下的美好特质的闪现的,由此观众的拯救欲被唤醒,因此角色出彩是必然的。反观Eve就弱得多,观众既看不到她的挣扎,角色对于自身想要的是什么也十分混沌,她在第二季之后的行为更缺乏解释和动力。于是这couple的招牌,在第一季勉强撑了撑,第二季就开始垮下来,整4季下来很多人基本上是在看半独角戏,从评论也能看出8成以上的焦点在V身上,而E的功能性非常弱(不要说什么幽默和反差,这种特质随便一个季抛型配角就能圆满完成)。

但4季看下来许多人更有感觉的则是Carolyn这个角色,这是本作中真正的高手。大家若对Fiona Shaw的大名没印象或仅仅停留在“哈利姨妈”这个简单角色中的话,简单说两句:她的表演始于4、50年前,获的可都是英国戏剧类奖项——在本人看来比奥斯卡这种商业向的奖杯更能证明演员实力——40多岁时获得授勋(Ian则50多岁才被授勋),有兴趣的去看她97年的Richard II,就会知道Carolyn这个角色她能信手拈来,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的——相比之下Jodie就稚嫩得多,如果是Fiona把Carolyn这个角色演到了10分,Jodie的角色则在天使向上最多5分,恶魔向7分,童真向4分,残暴向5分。若没有脸庞加持,怕是评分会直接降掉1颗半星。想象一下,让Sandra和Jodie互换一下角色,你还看吗?而假设让Fiona来饰演V这个角色,我相信她对各个分裂向的诠释只会更好,但收视率和评分仍然会降许多。

第4季是毁灭式的。其实从第二季一开始就隐隐不对,因为第一季中出现的黑人女队员直接被cut了,且极为敷衍地交代了一下“她认为这工作不适合她”。Whaaaaat??然后Eve直接换了个团队就又开始了?而这个团队本身并非专业特工组成,居然能继续承担MI6的工作??Nina Sosanya在新团队中饰演又一黑人队员,但上来就顶个肚子——这意思很明显,接下去的剧情如果需要,角色生完孩子就还能继续,甚至还可能延伸出工作和家庭的纠葛之类的;但如果剧情不需要,季抛的理由已经打好铺垫了。于是在第三季中第二个团队又整个消失了,把Kenny杀死来强化剧情推进的表面动力——但这种增强其实就意味着疲态了。接下来走马灯似的出现了许多甚至是集抛型角色,其功能性简直可以用残破来形容,Aaron Peel这么简单就完了?Paul上来就那么强势,直接被毙了就??Dasha虽然老了,但好歹是曾经的头号杀手啊,面对K这么简单就挂了??Niko人呢?Hugo真的就是纯粹白痴吗?心理分析师Martin需要时就召唤一下,随时随地随便用?Geraldine人呢?给Carolyn配一个这么脆弱、痴心且多愁善感的女儿角色目的是什么?仅仅为了形成对比??Eve的新男友什么情况什么背景??Pam这个角色匆匆上阵,又是极为动摇却基本没有魅力,还是个实力较差的菜鸟杀手,K为什么对她这么亲切?然后直接就剧终了,这个角色呢?

而且一路上死了这么多人,从来没见过杀手们蒙面、戴手套或在刺杀之后对现场进行清理的,指纹、脚印和杀手自己的血迹满天满地,苏格兰场4季都在度假吗?

。。。。。。

等等。


杀死伊芙 第四季Killing Eve(2022)

又名:杀死伊芙 最终季 / 嗜血娇娃 / 双姝 / 追杀夏娃

主演:吴珊卓 朱迪·科默 费奥纳·肖 金·波德尼亚 罗伯特·吉尔贝 

导演:斯特拉·科拉迪 阿努·梅农 艾米莉·阿特夫 

杀死伊芙 第四季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