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录片《台北故宫》里,我看到了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这是我十分喜爱的作品,图中的留白让人浮想渺渺,出神入画,凝神之际,我的眼里竟然是含着泪的。后来,我试图向一位朋友描述那种感受,却难以具体。钱穆先生曾说看待本国历史须有温情和敬意,也许温情只能感受,不可言传。
台北故宫博物院(简称“台北故宫”)里,像《富春山居图》这样的古物珍品有几万件,他们九成来自清宫旧藏和遗存,是中华文化精华中的精华。为了躲避战乱,这些古物自从上世纪30年代便离开了他们的家——北京故宫,开始了三十多年的迁移流转,最后安顿在台北近郊外双溪的台北故宫。三十年对于这些历经百岁千载的古物来说,不过一叶,但却是中国最为混乱动荡的三十年,他们的颠沛流离也见证了这段岁月,每件古物都可以写出自己让人不胜唏嘘的往事。
比如台北故宫馆藏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它与王氏家族的《中秋帖》、《伯远帖》是乾隆皇帝的最爱,一齐放置于故宫三希堂内。后来,另外两帖被溥仪卖到民间,而《快雪时晴帖》幸免。抗战时期,随大批故宫文物南迁,直至台北外双溪。建国后,另外两帖被中央政府购回,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从此,故宫三希便被台湾海峡分隔至今。
据说把耳朵凑近海螺,你能听到大海的波涛。当我通过屏幕看到这些古物的时候,也感受到类似的脉动。它们寂然安处在那里,泛着柔润平和的光泽,这光泽是被岁月磨洗过的,时光愈久,气息愈加纯净。周遭的空间也仿佛凝滞,将千年酿造的感动沁入人的呼吸,不用去讲它们的故事,你已经感觉到也许在前世某一角落,你的生命与它们有过交汇。这是民族文化留给我们的先天直觉,文明在冥冥之中延续下去。
《台北故宫》在介绍馆藏文物的同时,也讲述了那群护送故宫文物的守望者的故事。有了这些故事,故宫文物才是完整的。和古物呆久的人,是没有多少私念的,想的只是将它们保存下去,传之后代,也将故事流传下去,呵护这些古物是他们生命的主线。他们最大的心愿是将这些古物放回北平故宫,但他们终究没有想到这一别大陆,就过去了六十年。他们有遗憾,但无疑也是幸福的,一生与古物相伴,守望着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火种,有多少人有这样的福气?故宫书画专家庄严在外双溪和同事们玩曲水流觞,这让我很是羡慕,连他们的娱乐方式都深深地渗透着文人的飘逸味道,他们的生命已经和那些古物融在一起了。台北故宫老院长蒋复骢为自己写的挽联最是让人动容,不知道还有什么言辞比这更能真切动情地概括他们的一辈子:
碌碌无能,一生只做一桩事,尝尽酸甜苦辣;
劳劳不惜,终岁难偷半日闲,浑忘喜怒哀乐。
故宫文物使台湾这个文化根底薄弱的岛屿变得厚重博大,也使台湾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镇。在台湾,台北故宫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必修课,也许对于孩子们,这些静处的古物和他们的距离有些遥远,但却构成了他们每个人人生故事的一部分,我们的文明在这样的过程中进行着自己的延续。让人感到新鲜的是,纪录片里也展示了台北故宫运用现代的手段去宣传自己,比如拍摄时尚广告、动画片以及电影,发掘着先人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和共通。诚然,世界在变化,而人对生命和母体文化的感动却是一样的。
当我看完整部纪录片的时候,我突然发现,那些古物已经并不仅仅是一个个物件,它们是我们祖先的身影,是他们对生活的应然期待,是他们对自然的本真感怀,是他们对爱和美的执着沉醉,如同历史长河携来的块块鹅卵石,记录着我们每个人对它们的感动和赞叹,让后来的人们继续把玩和回味。

台北故宫(2009)

主演:杨新 耿宝昌 

导演:周兵 

台北故宫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