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07-07-01

名利场:米拉的隐语

很早就想写一写它,04年的电影,前前后后看了不少遍,刚刚到无锡又翻出来看了一遍。因为电影的精彩,去翻了一下原著(汗:-)发现事实上原著和电影是差很多的。
原著属于现实主义批判小说,设立了一些列人物以求获得在描述整幅19世纪英国尚礼社会画面的过程中,达到某种批判与揭露。然而编剧JulianFellows显然没有把重点放在社会批判上,甚至可以说影片中对上流社会的浮华奢靡的热情描述成了亮点与浓墨重彩之处。原著中的“群丑图”是没有绝对主人公的,而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极为鲜亮的、幽默、狡黠、热情、胆大、敢做敢为、工于心计又不失真性情的贝姬。她的光芒超过了所有男人和女人。来自美国南部的Reese Witherspoon有一张带着尖下巴细长眼睛的美丽脸庞,那种美丽不是珠圆玉润不食人间烟火的,而带着一股子狡猾和野心。然而这份狡猾和野心是有着真性情为底色的,显得不世俗不肤浅却经不住让人赞叹。当她一身泥浆的走进彼特·克洛里伯爵的府邸做家庭教师,她的眼神是那样的高贵和自珍。她从小的梦想就是跻身尚礼社会,贫穷的家世让她饱尝了社会底层的滋味,她不甘心,她要反抗。于是她的美貌她的才华她的心计都赋予了艳丽并且有着强大生命力的光泽。她的生长是那样的生机勃勃,野心满满。她的爱是理智的,却也是带着真实血肉的。可以认为她的婚姻都是为了取得某种地位,但是不可否认她对罗顿的爱是真实并让她痛苦一生的。
我想说的并不只有这些。影片中除了导演米拉·奈尔一贯的印度风情、工于细节、暗示性强的色彩之外,值得注意的,同时也是留给我无限余味的是米拉所赋予影片的“无为”情节。最后的结尾落在贝姬在落入风尘之后偶遇少女时代结识的**伯爵并随之去了印度(影片的背景是摄政王时代的英国,那时的不列颠号称日不落,很多军官驻守印度),这种顿悟一般的归宿是米拉一贯的含蓄与节制情感的风格所致。编剧所把各种千头万绪的线索拉进剧本,使得这部《名利场》缺乏强调戏剧化的冲突和社会的批判。总之,《名利场》留给我们的不是对于主人公悲剧性格根源的社会性思考,而是一种道不清说不明的情绪——感慨世事易变的沧桑。这和米拉出生于印度大概有很大关系,这种特殊的“无为”情节只可能来自一个土生土长的印度导演。米拉的意图大概是完全颠覆原著的批判而把影片重新塑造成为她对历史的理解或者说是对宿命的理解的表达。有评论家说“过度的飘零感于人生感慨令新版《名利场》成为一场视觉盛筵。”我认可他的感悟,但否认他的结论。由“怀旧”“无为”“命运”而非“批判”“社会性”“戏剧性”的观点对其进行关照,米拉完全做出了她想要的效果。所有细节的积累、主人公的服饰、贵族庭院背景等等,这些所谓“视觉盛筵”的精心雕铸,都是为了铺陈一种繁华易逝的感伤,都是为了最后那五分钟印度之行所造成的开朗情绪与主体升华的铺垫。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锣、摩洛哥的灯笼、印度的织品……各种声光色影烟雾气味都充斥了奢靡细腻并且略加感伤的调子。影片的美术设计得到了所有好评,有人一味欣赏它的华丽精美,有人则把它作为把柄进行指责,这无疑都是肤浅无力且不足一览的评说。

名利场Vanity Fair(2004)

又名:浮华新世界(港/台) / 浮华世界 / 浮华若梦

上映日期:2004-09-01片长:141分钟

主演:瑞茜·威瑟斯彭 乔纳森·莱斯·梅耶斯 加布里埃尔·伯恩 安吉 

导演:米拉·奈尔 编剧:马修·富尔克 Matthew Faulk/Mark Skeet/朱利安·费罗斯 Julian Fellowes

名利场的影评

Freya
Freya • Va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