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小说改编基本法》

第一条 尊重原作诡计
第二条 请勿随意加戏
第三条 时刻保持悬疑

如果说国外也有“热门IP”这个概念,那“阿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必然在列。
2016年,BBC宣布翻拍阿加莎·克里斯蒂7部经典作品,除了当年大获成功的《无人生还》和次年的《控方证人》,还包括《无妄之灾》《死亡终局》和《ABC谋杀案》等多部阿婆经典,预计每年圣诞节一部。
加之去年引爆年底的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这种密集的改编频率大概只有我国的大IP《西游记》能一较高下,可见英国人对于阿婆的小说怀抱怎样的狂热。
但即使是BBC这样靠质量打天下的大厂牌,也难逃过于频繁的改编带来的质量起伏。
刚刚播完的《无妄之灾》(Ordeal by Innocence)就成了阿婆小说改编的一场大型灾难。
《无妄之灾》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被青山绿水环抱的别墅(阳岬)中。
慈善家瑞秋·阿盖尔在平安夜遭人谋杀,证据确凿,养子杰克锒铛入狱,未几死在狱中。痛失两名亲人的变故虽然不幸,但家中其他成员渐渐也就走出悲痛,开始新的生活。
两年后,一名自称当夜目击证人的男子突然现身阳岬,这个迟到的证人不仅带来了事发当晚杰克的不在场证明,也带来了“真凶潜伏在家中”的恐惧:如果凶手不是杰克,又会是谁?
卡司星光熠熠,放眼望去都是熟人。
这部剧明星云集,其中包括《真爱至上》的比尔·奈伊、《逃出绝命镇》的凯瑟琳·基纳、《傲骨贤妻》和《唐顿庄园》的马修·古迪等人,在演员阵容上可以说维持了 BBC 在改编阿婆小说时一贯的高标准。
此外本剧的幕后团队,也延续了前两年制作《无人生还》和《控方证人》的班底。
阿婆本人也对这部作品无比满意,更曾在自传中称:“我所著的侦探小说中,最让我满意的是《怪屋》和《奉命谋杀》(即《无妄之灾》)。”
但这部剧却从一开始就让推理迷和阿婆粉隐隐不安。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本片编剧曾公然表示,自己从没看过阿加莎·克里斯蒂任何的作品或者她作品改编的影视剧。
阿婆:没看过我的原著就改编,心也是大。
于是三集播毕,《无妄之灾》的口碑出现了罕见的大分歧:
没看过原著的人,认为此剧制作精良,结尾高能,演员演技爆炸。
看过原著的人,则无不吃惊于这种完全脱离原著的改编方式。
豆瓣的两条高亮评论,刚好代表了观点泾渭分明的两个群体:非原著党几乎没人提及剧情中的推理部分,而原著党刚好相反,就推理薄弱这一点就足够踩死这部剧。
坦率地讲,非原著党们夸得都对,画面、摄影、剪辑、演员颜值……这都是BBC的强项。
但你得承认,这一切都与推理毫不相干。
阿婆本人最爱的两部推理作品之一,被改编成了一出大型豪门伦理狗血撕逼大戏,推理元素荡然无存。虽然观剧体验各种奔放刺激,但对于一部脱胎自推理小说的电视剧来说,这种操作实在难言成功。
现在想想,这几年无论阿婆的作品还是东野圭吾的作品,推理小说影视化屡见不鲜,但成功之作却少之又少。
去年苏有朋执导的大陆版《嫌疑人X的献身》,改编得也是一言难尽。
明明原著都是大热乃至经典之作,受众广泛,为什么搬上银幕后观众却不买账?
推理小说的改编,究竟有没有什么套路可以遵循?又有哪些准则务必要遵守呢?
尊重原作诡计
对于推理小说影视化来说,尊重和严守原作对于诡计的设定是一条铁律。
诡计之于推理小说,就相当于一个前所未有的科幻创意之于科幻小说,它支撑了整部作品的存在。诡计显失精彩甚至诡计缺失,对一部推理小说来说都是彻底的失败。
所以在改编一部推理小说时,保证诡计原汁原味地呈现是重中之重,也是改编的底线。
遗憾的是,即使是这么明显的道理,还是有很多失败案例。
比如BBC这一版《无妄之灾》。
========轻微剧透预警========
其实早在2007年,ITV出品的系列剧《马普尔小姐探案》第三季中,就曾经改编过《无妄之灾》这个案子。
《马普尔小姐探案》作为ITV的招牌制作,口碑也是相当不错。
当时的改编也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除了对阿盖尔一家所有成员的性格和人物关系进行了不合理的改动,也由于推理部分过于草率遭到质疑。
对于这部高分剧集来说,这一集是明显的质量低谷。
但这一版极大地还原了原著的诡计,尤其是透露了杰克对中老年妇女的特殊吸引力,保存了原著里凶手的犯罪动机。
在BBC版中,这种动机则不再具备——甚至凶手也不再是原著中的凶手。
好吧,这没关系。假如编剧从第一集就为这位最终的凶手埋下伏笔,精心安排了作案动机和行凶手段,那这种改编虽然大胆,但也算得上精彩。
可剧中的改编手法,简直是在侮辱观众的智商。
阿盖尔家各怀心事的四个兄弟姐妹。
众所周知,阿婆的小说作为古典推理(东方叫做本格推理)的杰出代表,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注重公平与理性逻辑,尽可能地让读者和侦探站在同一平面上,拥有相同数量的线索。
这就要求叙述者从一开始就不能对读者(观众)有所隐瞒,读者(观众)可以一边看剧情,一边同步推理,享受逐步揭开真相的快感。理论上,如果读者(观众)够聪明,是可以先于侦探角色猜出凶手的。
可在这一版《无妄之灾》中,真凶的动机直到最后20分钟才突然被推到台前。即使知道了真相,回头去找蛛丝马迹,也难以对凶手的行为作出合理解释。
凶手的动机在时间轴尽头才突然出现,猜得出我头给你啦!
除此之外,古典推理强调用正确的方式解谜,也就是推论的方法必须绝对严密科学,不能模棱两可或者臆断。
在《无妄之灾》中,克斯蒂最终锁定真凶,却并非基于一个严密的推理过程,基本上是拍脑袋得出结论。不仅如此,她是在心中有了明确人选之后,才开始寻找线索。
决定性的证据出现得非常草率。
这种预设真凶,然后倒过来证明的做法,已经是程序上的谬误了。
至于凶手简单粗暴的作案手段更是不提也罢。难以想象凶手在非激情杀人时完全不考虑制造不在场证明,甚至不考虑如果受害人反抗自己要如何脱身。
不仅如此,在原著中,无论菲利普之死还是蒂娜被刺伤,都有明确指向真凶的线索,特别是蒂娜失去意识前留下的只言片语,几乎是帮助卡尔格瑞博士锁定凶手的最后一块拼图。
而剧中凶手杀死菲利普的方式却完全没有得到还原,观众拿头推测?
菲利普死前曾有暗示凶手的细节——但最终被证明是编剧的误导!
所以BBC版的《无妄之灾》,看的过程中会觉得不明觉厉,看到最后会觉得大快人心,但所有这一切,都已经与“推理”半点关系也没有,而只不过是一场深宅大院里的豪门撕逼。
请勿随意加戏
这种情形没有上一种恶劣,但考虑到大多数编剧在改编过程中还算遵守第一条游戏规则,而这一条相对高发,所以观感上,随便加戏对观众造成的伤害,搞不好还要高于摧毁原著诡计。
加戏的失败案例就更多了,甚至可以说大多数推理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都或多或少存在这种不良现象。
加戏就加戏,能不能不要加这种“拿着这张支票离开我女儿”的恶俗梗?
在BBC版《无妄之灾》中,编剧仿佛生怕本剧的豪门恩怨气质不够浓厚,于是给阿盖尔家的每个家庭成员疯狂加戏。
首当其冲就是格温达——阿盖尔家的准女主人。
这个形象在原著中被描述为“黑发黑眸,精力充沛,身心健康,给人能干又聪慧的印象”。她曾是里奥的秘书,表面上看来是深受爱戴的继母形象,督察长胡许(这个角色在剧中也被抹掉了)认为她“规规矩矩地吸引人”,海斯特甚至在和博士的对话中表达过“我一向喜欢她”,甚至“很高兴父亲能娶她”。
就是这样一个讨人喜欢的形象,在剧中莫名其妙地变得很婊,不仅搔首弄姿,而且异常的没人缘,从一开始就以一个一心扑男主人,生怕自己无法上位的无脑形象出现。
妖艳贱货格温达。死者竟然放心让这种女秘书待在老公身边,怕不是脑子瓦特了。
做出这种改编,除了为了让剧情更有煽动性,或者说更有噱头,其他全无用处。而这种改动,只能让作品的格调大大降低。
剧中另一个因为加戏失败显得失真的角色,是原著中的主视角人物:亚瑟·卡尔格瑞博士。
作为原著中的重要证人,卡尔格瑞博士的出现直接推翻了当年阳岬山庄一案的全部结论。也正是在他的坚持下,警察介入,时隔两年后旧案重提。
能够看出,博士在原著中是一个性格强势有主见的人,在了解案情时也经常插话。并且由于其物理学家的身份,他对于数字非常敏感。这些性格特质和职业技能都决定了其证词的可靠性。
但在剧中,博士的性格变得神经质,动辄哭唧唧,并被强加了在精神病院呆了两年的离奇经历(原著中卡尔格瑞博士是作为科考队成员在南极探险两年,因而无法替杰克作证)。
好好的物理学博士变成了哭包你敢信??
这种从根上改变人物性格的做法,使得原著中作为侦探存在的博士,在剧中只能沦为边缘人。
至于编剧为什么给博士加这种药不能停的戏,还是只能归结于太想增加冲突感和戏剧效果吧。安排警察局长开车自杀式袭击博士,大概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
警察局长贝拉米(原创)追杀卡尔格瑞博士未遂,反致自己死亡。这场莫名其妙的追杀戏,既无实际用处,也于情理不合。
像这种给人物加戏的坏毛病,即使在大银幕上也并不罕见。
去年年底群星荟萃的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中,作为导演兼主演的肯尼思·布拉纳,就给自己扮演的侦探波洛大肆操作了一波。
讲道理,其实对于这种太有名的作品,改编只要不做画蛇添足的事情,安分守己跑战术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什么是画蛇添足呢?
像是开头强行塞一个没头没脑完全开天眼的案子、强行放大主角身上细枝末节的特点(强迫症)、无中生有的格斗技能、无厘头的情伤……
最可怕的是,波洛居然有了感情戏,天了噜。
当然,加戏这件事也并不绝对。特质放大、甚至增加一些原著没有的设定,有时也能起到理想的效果。
在这一点上,《神探夏洛克》和《大侦探福尔摩斯》这两部影视作品,对于福尔摩斯这一形象的再演绎,可以被视为教科书式的案例。
在这两部作品中,福尔摩斯被增加了人性的特质,尤其是强化了对于艾琳·艾德勒的感情。
在一部基片里杀出一条BG血路,艾琳功不可没。
但在这两部作品中,福尔摩斯的行为都完全没有受到情感因素的干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增加与艾琳的互动,反而强化了原作中那个大侦探的“情感绝缘”特质,成为角色吸粉的利器,也更好地填充起了人物形象。
此外更重要的是,被增加的“感情戏”并非凭空置入,而是与案情和破案紧密关联。甚至可以说,对于剧情的推动贡献颇大。
反观2017版《东方快车谋杀案》,你实在难以从中获取到“凯瑟琳”这一人物的存在,究竟对整起案件的发展和破解有什么帮助。
这种加戏行为,就是所谓的“随意加戏”,应当坚决杜绝,发配到天朝玛丽苏剧中。
在大陆版《嫌疑人X的献身》中,这场石泓超声波袭击唐川的追车戏码,也被网友戏称是赞助商要求加的。
时刻保持悬疑
需要率先明确的一点是,“悬疑小说”与“推理小说”是两个概念。
推理小说固然包含悬疑元素,但就像我们前文所说,严格的推理小说(即古典推理)中,侦探需要与读者共享线索,即便有所隐瞒,也要将这种隐瞒告知读者,譬如“黑斯廷斯,我已经发现这件事情的关键点了,但我现在不能告诉你”。
作家隆纳德‧诺克斯在1928年立下了著名的“推理小说十诫”(Ten Commandments of Detection),在古典推理的黄金期曾被奉为圭臬。
悬疑小说却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与读者共享信息,反而需要通过强烈的悬念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读下去(而非参与进来)。
所以悬疑小说不需要读者介入推理。
但推理小说——特别是古典派——却务必要时刻保持悬疑感。
以阿婆的侦探小说为例,她的小说多为密室推理,而且通常要到结尾才揭晓真凶(这种编排手法在欧美被称作“Whodunit”)。大多数推理小说都是这样的套路,要把凶手是谁这一层悬念保留到最后,所以推理小说大多被归类在Mystery Story(神秘小说)中。
试想一篇小说,从一开始就把谜底透个精光,悬念全无,读者无可推理,那它何德何能可以被称之为推理小说?
虽然大部分编剧在改编推理小说时不会改得这么无脑,但许多改编版本用太多不必要的情节冲淡了悬疑气氛,或是错判了悬疑感和惊悚感,造成成品直观看上去更像是犯罪题材或是惊悚题材。
《无妄之灾》从一开始,就过分强调庄园内的阴森和凶案发生后的恐怖气氛,无论是发现瑞秋尸体时克斯蒂的惨叫,还是数度出现滴落的鲜血,乃至卡尔格瑞博士因为停药导致的幻觉,这些设计对于惊悚气氛的营造,远大于悬疑感。
说这拍的是推理剧,只怕阿婆的棺材板要压不住了。
不仅如此,剧中大量的闪回也有损影片的悬疑气质,看起来俨然是一场华丽的回忆杀。
相较而言,保持悬念这件事在社会派推理小说中没有那么重要(当然还是重要的),但在阿婆小说这样的古典派作品中却重要到无与伦比。一旦悬疑感被冲淡,作品的可看性直接衰减一半。
在阿婆小说的改编作品中,口碑最好的当属1957年比利·怀尔德导演的《控方证人》。这部电影在1958年第30届奥斯卡金像奖上揽获六项提名,成为推理改编的一座巅峰。
豆瓣11万网友打出9.6的高分,位列TOP250的第41位,成为推理作品之王。
这部作品完美地将阿婆原著的悬念留到最后,巅峰的一场庭审戏也让电影一战封神。
同样改编自这部同名小说,去年BBC的英剧版《控方证人》却叫人大失所望。其原因无外乎是法庭上的重场戏被大幅提前且潦草带过,总共两集的体量却被大量无关案情的情感戏填充,整部剧看起来拖泥带水苦大仇深,悬疑的部分被极大地稀释了。
不知所谓的老年人床戏……

可见,当剧本早早地丧失了对悬念的把控,作品当然也就失去了观众的心。
近两年BBC在操作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时接连失手,也暴露出了推理小说影视化改编的症结。
强如BBC都难免失手,足见问题之大。
但细想起来,那些成功的改编也无非就是做好了如上三件事,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原著的精髓得以原汁原味地再现。
如若不然,改编只会像新版的《无妄之灾》一样,成为推理小说的一场“无妄之灾”。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架空(ID:jiakong2017),这里是科幻、奇幻、悬疑、惊悚的世界,欢迎关注。

无妄之灾Ordeal by Innocence(2018)

主演:比尔·奈伊 安东尼·鲍伊 安娜·钱斯勒 莫文·克里斯蒂 克里 

导演:桑德拉·戈尔德拜彻 编剧:莎拉·菲尔普斯 Sarah Phelps/阿加莎·克里斯蒂 Agatha Christie

无妄之灾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