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电影名字的第一眼想起来的居然是小说《荡寇志》,这本书改写了水浒传的后半部分。原来豪气干云、义薄云天的梁山108将在这本书里都成了“寇”。所以我觉得本片叫做《荡倭风云》会更贴切一些,虽然名字上不那么顺口了……
言归正传。倭寇盘踞岑港,名将俞大猷久攻不下,无奈之际,胡宗宪表示要让新来的戚继光试一试,毕竟戚继光已经在龙山这个碾麦场率领大军打败了数十鬼子。这个套路大伙很眼熟,三国演义的著名桥段,温酒斩华雄其实就是这样的,俞涉、潘凤之流自称名将却被华雄斩于马下,最终还得靠区区马弓手关羽前去了结。这是很常见的名人出场的套路,武侠小说里也再常见不过。只是这里用俞大猷做背景,真的好吗?也许导演也是没办法,谁让这仗本来就是俞大猷和戚继光打的呢?俞大猷这时候“讨贼不力”的锅已经背定了,这当口居然有人来分锅,简直求之不得。
<图片1>
不过戚继光是来砸锅的,并不是来分锅的。
戚继光在导演、演员以及群演的帮助下,轻而易举的就拿下了岑港。虽然有部分倭寇逃跑,但是他觉得并不不影响大局。但这只是他觉得,不几日,他就因为私放倭寇被免职了。明代有些人就是这么闲的没事找事找存在感。不像现在的公务员,上班没事可以斗地主打游戏。免得给别人添乱,这是我觉得游戏对现代社会最大的贡献之一。当然,立了功却被免职。戚大将军是比较沮丧的。对此一直耿耿于怀,以至于后来听说倭寇又来,他满怀对长期奔波在外的倭寇身体的关怀,对胡宗宪说:“绝对不能让他们再跑了!”<图片2>
戚继光在家赋闲,似乎要浪费他的军事天赋。好在戚继光自己不这么想,他带着自己的兄弟老婆微服私访当起了驴友。一开始差点被自己的兵给揍了,幸好戚将军指挥若定,赶走了几个兵痞。但是他知道靠这些兵痞是不能打赢倭寇的。于是他经过了一系列我不了解的活动。。。(比如扳手腕,看泥马???)假装不小心到了义乌这个地方,当时的义务居民还没有开发他们小商品零售的天赋。但他们依旧同外地人进行着生命上的往来——来就往死里打。和以往打倭寇的明军简直天壤之别,这是中国人有史以来的伟大传统,“勇于私斗,怯于公战。”他们的战斗精神感动了在一边看戏的吃瓜将军戚继光。于是戚继光就想招这些人去当兵,他们去打倭寇那战斗力杠杠的啊!但是义乌村民都不傻,谁放着安稳揍人日子不过跟你去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刀口舔血的生活?征兵遇到了一定的阻力。
但这难不倒戚大将军。
因为他发现,大家不能参军的主要原因是有一个叫大成(真姓大的话,说不定是大张伟什么远房祖宗。不过历史上好像姓陈)的地头蛇,不让大家去,要让大家好好挖矿。戚继光苦口婆心告诉大家参军的好处和挖矿的不好,可这个地头蛇就是不听。最后戚将军无奈。只好文的不行来武的。还好我们的戚大帅文武双全,既吃荤又吃素。终于强龙压过了地头蛇,地头蛇大成带着村民加入了戚继光的部队。戚继光不仅有了自己的独立团,还捡了个张大彪!
可是打仗是件技术活,新兵蛋子们怎么训练呢?戚继光对此也很有一套,他发明了几个兵种配合作战的新式阵法和战术。于是戚家军闪亮或者粉墨登场啦!
不好意思,啰嗦了很久。鬼子们,你们肯定久等了吧。
果然急不可耐的鬼子们,兵分三路,分别进攻宁海,新河和台州。宁海和新河都是幌子,目的就是让戚继光自顾不暇,疲于奔命。主力好进攻台州——江浙总兵胡宗宪所在。戚继光在轻伤几人的代价下击退宁海的倭寇就发现,鬼子另有所图。于是派一半部队驰援新河。另一半兼程赶往台州。结果在台州城外花街遇见倭寇,打的十分辛苦,胡总兵派来的“书记”都给战死了。但最终还是歼灭倭寇。
寇首仓田保昭最后说了一句中国著名兵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瞬间提升了这部打杀剧的内涵,不过一个倭寇显得比我们戚将军还有文化,这还了得?于是片尾用一个戚夫人无语的镜头来做结尾,估计是要在倭寇跟前扳回一城。<图片3>

这部电影的人物设定还是可以的,几个主要人物,戚继光、俞大猷和胡宗宪都选的不错。赵文卓的戚继光像一个初出茅庐但是精明干练的将领,要是能“儒”点就更好了,须知我们历史上的戚大将军不止领兵打仗,武艺高强。还有很多传世作品,其中包括数十首诗作。洪金宝的俞大猷除了体型不像常年转战南北,久经战阵的将军之外,就属配音不能接受。胡宗宪确实像一个深谙官场之道的大明官吏,长得像,台词像,演的也像。其实我更想说一句,在那个戚继光、俞大猷和谭纶出生入死、大杀四方,誉满天下的时候。真正忍辱负重的英雄是总兵胡宗宪。
剧情上大概是可以接受的,毕竟这部剧名字是《荡寇风云》而不是《戚继光传》。所以只讲抗倭,特别是戚家军创立之后一战成名的这几场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有些细节上不敢苟同。
第一:很多镜头之间衔接不够顺畅,很多显得繁冗。也许是导演跳跃性思维比较高。但是这样容易导致故事的连贯性差,电影首先要照顾观众的感受,不懂这段历史的可能会看懵。不必要的镜头也经常出现。戚继光打完兵痞后扳手腕和看泥马??泥马啊!<图片4>

哦这个泥马后面还有大用,但是这个扳手腕实在是。。。放在这里简直太突兀。也许就是为了显示戚继光“惧内”的高尚品格。但是全片描述戚继光“惧内”的镜头已经不少,这里就显得太过啰嗦。我们戚将军就这一个优点吗?居然反复来炒。巧妇有米只做炊饼?全片的结尾也很突兀,似乎苍田保昭兵败自杀之后就实在没得演了。匆匆一个镜头就结束了,,,来两句旁白也好啊!
第二:戚家军之所以强悍,不仅在纪律严明。而且各兵种配合作战,天衣无缝的攻防系统是其攻击力强悍的主要原因。鸳鸯阵是它的代表。影片里只在训练的时候展示了一下鸳鸯阵,实战的时候就成了常规普通阵法。这…………不能理解。<图片5>
<图片6>

花街之战,简直就成了双方相持不下的情况,以至于戚家军死伤惨重。这跟史书记载大相径庭啊,这一战实际上疲于奔命以少敌多的戚家军仅阵亡三人而已。那打仗还不是跟砍瓜切菜一样就把小鬼子报销了。也许导演是鉴于之前抗日神剧的风评不太好,束缚了手脚。其实完全不用担心,戚继光在抗倭的时候那就是“神”。这个导演倒是可以去横店取点经。
第三:两军交战,要描写战场细节,一般都是三个方面。兵对兵、将对兵和将对将。本片这三个方面描叙都挺全面,看得出导演功底还是有的。不过我觉得戚家军完全没有必要如此描写。占领绝对上风的正规军打这些跨国流寇哪里还用主将亲自出马,更何况,戚继光设计的战阵根本没有他的位置。他只能居中调度,这才是主帅最主要的职责。
我这个人比较喜欢有样学样,用一个和电影一样的结尾方式吧,6分,剧终!

荡寇风云(2017)

又名:战神戚继光 / 荡寇 / God of War

上映日期:2017-05-27(中国大陆)片长:129分钟

主演:赵文卓 洪金宝 万茜 小出惠介 仓田保昭 唐文龙 刘俊孝  

导演:陈嘉上 编剧:熊召政 Zhaozheng Xiong/王思敏 Sze Man Wang/谭广源 Frankie Tam/吴孟璋 Mengzhang Wu

荡寇风云的影评

无常
无常 • 找茬
叶风
叶风 •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