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说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在动物人格化这一方面的喜剧设计令人捧腹,一些包袱让人赞叹“还可以这么玩!”;还有一些桥段则是“竟然玩的这么好!”
必须表明,《彼得兔》应该是一部面向成人的电影,就算要当做一部童话,那也一定是“反叛的童谣”。原著就是在讲反叛与脱离禁锢,与大多数和谐主题的童话故事已然不同,更何况片头已经明显告诉你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反叛故事。
如果你所有的观点都建立在“这是一部给儿童片”上,那就不用往下看了。我不仅要剧透《彼得兔》,也要剧透《黑豹》。
有人说三观不正,我无法赞同。《彼得兔》和同月上映的《黑豹》故事的冲突起因其实是一样的,都是为父寻仇,这是一个经常被文学艺术作品使用的复仇套路了,很奇怪的是,少有人说黑豹的三观,彼得兔却会被认为三观不正。
《黑豹》中,同是皇室血统的老二为报杀父之仇,卧薪尝胆多年,之后通过公平的方式战胜表哥,拿下王位。他的诉求很简单,一是报仇,二是用自己国家的力量为处在水深火热中的黑人出头。这样一出“王子复仇记”的结局是复仇在某种程度上成功了(杀掉了惠特克的角色),但“王子”最后死了,编剧写死他的原因我们完全可以认为是他太暴躁了,心中有恨,如果他掌握了政权容易出事,这是最合理也是最能让人接受的解释了。不要忘了,黑豹重新称王之后,所做的事情是和老二一样的,不再低调地当一国之君,转而迈向国际,与之不同的是,黑豹相对平和许多,毕竟黑豹的豹生经历要比老二幸运的多,也不用像老二一样自己出去闯,遭受诸多磨难。那么问题来了,受尽命运折磨的老二真的该死吗?
《黑豹》的伦理关系相对复杂,《彼得兔》则简单明了。
兔子一家的地被人抢了,父母被杀了,所以他和《黑豹》中的老二一样,也要报杀父之仇,这个报仇结果是怎样的?老头死了,这完全是咎由自取,与兔子无关,侄子最后和兔子和解并与邻居喜结连理,那么其实兔子只报了抢地之仇,还是地产共同使用,而“杀父之仇”呢,完全抛到脑后了吧。作为侵略者的侄子,他虽然只是承接了没什么联系的亲戚的仇恨,但最后完成了自我的提升,实现了梦想,也收获了爱情;作为原住民的彼得兔,最后只是放下了仇恨,收货了地产的共同使用权。有些人站在人类的角度,认为兔子太过分了简直是反派角色,这个电影三观不正,那么“人类至上”的三观才是正的?也不用把兔子人格化,就算把兔子换成是熊猫那样的保护动物,主角抢了熊猫的栖息地,并杀了两只熊猫做成了熊猫派,熊猫奋起反抗对主角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也不会有什么人说这个三观不正吧,甚至动物保护协会还要站出来为熊猫说话呢你信不?所以个体生物的价值是什么,人打兔子可以,兔子打人不行?当然大家作为人类有这样的站队思维很正常,但是你如果上升到三观的程度,要不要在劳烦思考一下你所谓“三观”真的要以“人类至上”为基础吗?
在看黑豹的过程中,我是同情老二的,他并没有做错什么,心中的恨可以说是命运一手造成的,因为什么?因为他运气不好。黑豹之父杀了弟弟,黑豹也杀了弟弟,这是一个错误引发的另一个错误,而黑豹最终认同了他死去的叔叔的想法,帮助黑人,我不得不说这两个炮灰死的太冤了。
黑豹的主角光环让观众认为他一定是胜利者,也许他不是最强者(在挑战中被打败了),但绝对会是胜利者,观众情绪是被带到黑豹这一边的。
彼得兔虽然是片中主角,但毕竟不是人类,加之多数回合他都是棋高一着,人类则是斗争中失败的一方,所以观众的支持方向有可能会被带到人类那边去,一旦自己支持的一方败下阵来,就会找一些理由,类似“三观不正”,来批评本片。我在文章开头说过,这不是一部儿童片,不适合儿童观看的原因不是什么三观正不正,而是动作场面过多,毋庸置疑,所有动作场面过多的电影都是不适合儿童观看的。成人尚会谈及三观,小孩子懂什么,他们只是擅长模仿,谈及模仿,说本片会带坏小孩子的观众,你们真的认为没看过本片的熊孩子战斗力会低于片中的兔子么?
在《黑豹》和《彼得兔》同期上映的情况下,作为可以独立思考的成年观众,能够想到并提及《彼得兔》三观不正,我会感到有些可怕,你们所谓的“正三观”,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所有字幕走完之后会有一声貌似是兔子的哼声,《小丑回魂》字幕之后会有小丑的笑声

比得兔Peter Rabbit(2018)

又名:彼得兔

上映日期:2018-03-02(中国大陆) / 2018-02-09(美国)片长:95分钟

主演:詹姆斯·柯登 多姆纳尔·格里森 罗丝·伯恩 伊丽莎白·德比茨 

导演:威尔·古勒 编剧:威尔·古勒 Will Gluck/罗伯·列博 Rob Lieber/碧翠丝·波特 Beatrix Potter

比得兔的影评

哦哟
哦哟 • 可爱